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的教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77793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的教学系统,包括图像录入模块、AI识别模块、教学知识点录入模块、修改和录入模块、标签和索引模块、触控面板终端,数据交互模块、知识点展示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将AI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应用于现代化教学系统,学生整理出相关教材中的知识点,针对教材中出现的相关疑难点或者不懂知识点,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和AI技术将纸质教材上的疑难点或者不懂知识点进行识别、运算最终从数据库中得到相应的解答;无需用户花时间去整理、手动录入,交互体验好,应用效果好。应用效果好。应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的教学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的教学系统,属于人工智能


技术介绍

[0002]AI人工智能目前在商用服务上的技术是很发达和先进的,例如:具有腾讯AI开放平台、华为ModelArts等商用开放平台,上述商用开放平台具有样本量大,功能丰富,算法领先的优势。
[0003]然而,却鲜有涉及针对教学系统的开放程序。而目前随着教育领域对智能化的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对于当代教育需求。
[0004]目前国内的学生学习有两种途径,一是在学校或者其它课外教育机构由授课老师教学,二是自学。现有的自学模式中,学生在自学时,有两个难处,一是书本上对疑难知识点的指导不会展开得很详细,学生很难深入理解知识点可能似懂非懂就过去了。二是,如果学生希望深究,就需要通过网络通过输入的方式查询或向资深者咨询,过程繁琐,又难以整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的教学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的教学系统,包括:图像录入模块、AI识别模块、教学知识点录入模块、修改和录入模块、标签和索引模块、触控面板终端,数据交互模块、知识点展示模块。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图像录入模块用来对纸质教材进行扫描得到电子图像教材,
[0008]所述AI识别模块用来对电子图像教材进行特征提取、AI识别得到第一数字教材,第一数字教材上传到云端数据库;
[0009]通过教学知识点录入模块将下载的数字教材上传到云端数据库;
[0010]通过修改和录入模块对云端数据库的数字教材进行知识点归纳和总结,并将归纳和总结内容插入到数字教材得到修改后的数字教材;
[0011]通过标签和索引模块对修改后的数字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打上标签和建立索引链接;
[0012]从云端数据库下载第一数字教材并显示在触控面板终端的显示屏,用户根据纸质教材对应的内容对第一数字教材进行校正、修改得到第二数字教材,第二数字教材上传至云端数据库;
[0013]用户根据学习需要通过触控面板终端对第二数字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截取、排版、录入得到待解惑数据;对待解惑数据通过数据交互模块、标签和索引模块从修改后的数
字教材中抓取对应的相关知识点;
[0014]待解惑数据以及与待解惑数据对应的相关知识点在触控面板终端进行文字展示,语音展示和视频展示通过知识点展示模块向用户展示。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对比模块,通过对比模块对第一数字教材与云端数据库存储的数字教材、修改后的数字教材进行相似度比对,将相似度大于设定阙值的数字教材、修改后的数字教材归集为待选教材集合;将待选教材集合中的每一篇待选教材在触控面板终端的显示屏进行显示,用户对待选教材集合中的每一篇待选教材与纸质教材对应的内容进行比对从而筛选出与纸质教材对应的内容相符合的待选教材,与纸质教材对应的内容相符合的待选教材即得到第二数字教材。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AI识别模块在进行AI识别过程中,先构建神经网络,利用遗传算法结合BP神经网络构成深度学习模型。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用户通过触控面板终端对第二数字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截取、排版、录入的方法如下:
[0018]用户通过对第二数字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框选得到框选内容,对框选内容进行截取得到重点内容;
[0019]当对框选内容的文字部分进行文字底部划线的方式选择得到重点内容,重点内容选择完毕之后通过“确认”按键进行确认,确认完毕后框选内容的剩余部分全部删除;
[0020]当对框选内容的文字部分进行文字中部划线的方式将非重点内容给删除,非重点内容全部删除完毕之后通过“确认”按键进行确认,确认完毕后框选内容的剩余部分即为重点内容;
[0021]当需要对重点内容进行排版时,通过移动不同的重点内容并将其按照预设的要求进行排版;
[0022]当需要对重点内容进行录入时,通过输入法在重点内容附件输入对应内容。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当对框选内容的文字部分进行文字底部划线时,通过AI识别模块对划出的线段与被划线的文字之间的覆盖程度、覆盖位置进行判断;当判断结果为“划线成功”时,被划线的文字保留且继续划线动作;当判断结果为“划线失败”时,将判定为“划线失败”的那部分划出的线段删除,重新进行划线动作。
[00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当对框选内容的文字部分进行文字中部划线时,通过AI识别模块对划出的线段与被划线的文字之间的覆盖程度、覆盖位置进行判断;当判断结果为“划线成功”时,被划线的文字被删除且继续划线动作;
[0025]当判断结果为“划线失败”时,将判定为“划线失败”的那部分划出的线段删除且对应的文字重新还原,重新进行划线动作。
[00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疑问集中解答模块,用户通过触控面板终端输入需要解答的疑问题干,首先通过数据交互模块、标签和索引模块从修改后的数字教材中抓取对应的相关知识点并且用户判断相关知识点是否有用;如果判断结果是“没有用”,那么将疑问题干传递给疑问集中解答模块,对疑问题干处的疑问题干通过模糊算法进行匹配、合并、分类。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将AI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应用于现代化教学系统,学生整理出相关教材中
的知识点,针对教材中出现的相关疑难点或者不懂知识点,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和AI技术将纸质教材上的疑难点或者不懂知识点进行识别、运算最终从数据库中得到相应的解答;无需用户花时间去整理、手动录入,交互体验好,应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对框选内容的文字部分进行文字底部划线的方式示意图;
[0030]图2为对框选内容的文字部分进行文字中部划线的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2]实施例1
[0033]所述基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的教学系统,包括:图像录入模块、AI识别模块、教学知识点录入模块、修改和录入模块、标签和索引模块、触控面板终端,数据交互模块、知识点展示模块。
[0034]所述图像录入模块用来对纸质教材进行扫描得到电子图像教材,
[0035]所述AI识别模块用来对电子图像教材进行特征提取、AI识别得到第一数字教材,第一数字教材上传到云端数据库;
[0036]通过教学知识点录入模块将下载的数字教材上传到云端数据库;
[0037]通过修改和录入模块对云端数据库的数字教材进行知识点归纳和总结,并将归纳和总结内容插入到数字教材得到修改后的数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的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录入模块、AI识别模块、教学知识点录入模块、修改和录入模块、标签和索引模块、触控面板终端,数据交互模块、知识点展示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的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录入模块用来对纸质教材进行扫描得到电子图像教材,所述AI识别模块用来对电子图像教材进行特征提取、AI识别得到第一数字教材,第一数字教材上传到云端数据库;通过教学知识点录入模块将下载的数字教材上传到云端数据库;通过修改和录入模块对云端数据库的数字教材进行知识点归纳和总结,并将归纳和总结内容插入到数字教材得到修改后的数字教材;通过标签和索引模块对修改后的数字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打上标签和建立索引链接;从云端数据库下载第一数字教材并显示在触控面板终端的显示屏,用户根据纸质教材对应的内容对第一数字教材进行校正、修改得到第二数字教材,第二数字教材上传至云端数据库;用户根据学习需要通过触控面板终端对第二数字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截取、排版、录入得到待解惑数据;对待解惑数据通过数据交互模块、标签和索引模块从修改后的数字教材中抓取对应的相关知识点;待解惑数据以及与待解惑数据对应的相关知识点在触控面板终端进行文字展示,语音展示和视频展示通过知识点展示模块向用户展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的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比模块,通过对比模块对第一数字教材与云端数据库存储的数字教材、修改后的数字教材进行相似度比对,将相似度大于设定阙值的数字教材、修改后的数字教材归集为待选教材集合;将待选教材集合中的每一篇待选教材在触控面板终端的显示屏进行显示,用户对待选教材集合中的每一篇待选教材与纸质教材对应的内容进行比对从而筛选出与纸质教材对应的内容相符合的待选教材,与纸质教材对应的内容相符合的待选教材即得到第二数字教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的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I识别模块在进行AI识别过程中,先构建神经网络,利用遗传算法结合BP神经网络构成深度学习模型。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菲左楠江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