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回转外套筒泥浆导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736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回转外套筒泥浆导流装置,包括连接筒体结构、限位引流结构和辅助结构,所述连接筒体结构的外部外壁设置有限位引流结构,且限位引流结构的底部外壁连接有引流排放结构,所述限位引流结构的内部内壁连接有辅助结构,所述限位引流结构包括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橡胶层、存储槽、合页、螺孔和螺栓,且第一导流槽的外部一侧设置有第二导流槽。该全回转外套筒泥浆导流装置,通过合页可将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分别包裹于外套筒的外壁两侧,将外套筒的排水孔包裹,利用水带与存储槽连通,可将其泥浆通过水带排放至合适位置,通过磁石的金属磁性吸附特点,可辅助限位引流结构提高安装时的便捷性。引流结构提高安装时的便捷性。引流结构提高安装时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回转外套筒泥浆导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全回转外套筒泥浆导流装置
,具体为一种全回转外套筒泥浆导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全回转外套筒泥浆导流装置,是为了能够使全回转外套筒泥浆能够顺利的流着指定地方,减少对全回转仪器以及施工操作面的污染,对全回钻外套筒排放泥浆的排放口进行限位引导,使其排放的泥浆可有序向指定位置进行排放,是一种辅助导流装置。
[0003]由于现全回转外套筒泥浆随意的排放在全回转仪器上以及施工操作面上,造成了污染和施工操作不方便,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施工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全回转外套筒泥浆导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回转外套筒泥浆导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由于现全回转外套筒泥浆随意的排放在全回转仪器上以及施工操作面上,造成了污染和施工操作不方便,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施工质量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回转外套筒泥浆导流装置,包括连接筒体结构、限位引流结构和辅助结构,所述连接筒体结构的外部外壁设置有限位引流结构,且限位引流结构的底部外壁连接有引流排放结构,所述限位引流结构的内部内壁连接有辅助结构,所述限位引流结构包括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橡胶层、存储槽、合页、螺孔和螺栓,且第一导流槽的外部一侧设置有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的外部外壁设置有橡胶层,且第一导流槽的内部设置有存储槽,所述第一导流槽的外部外壁一侧固定有合页,且第一导流槽的外部外壁另一侧设置有螺孔,所述第二导流槽的外部外壁一侧设置有螺栓。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呈半包裹状,且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与合页之间为活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流槽与橡胶层之间为粘贴连接,且橡胶层均匀分布于第一导流槽外壁。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筒体结构包括外套筒和排水孔,且外套筒的内部内壁开设有排水孔。
[0009]优选的,所述引流排放结构包括水带连接栓、第一螺纹和水带,且水带连接栓的外部外壁一侧开设有第一螺纹,所述水带连接栓的底部内壁连接有水带。
[0010]优选的,所述水带通过第一螺纹与水带连接栓构成可拆卸结构,且引流排放结构沿着限位引流结构中部对称分布。
[0011]优选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限位连接孔、连接块、第二螺纹和磁石,且限位连接孔的内部内壁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部外壁一侧开设有第二螺纹,且连接块的内部
内壁固定有磁石。
[0012]优选的,所述限位引流结构通过辅助结构与连接筒体结构构成磁性连接,且辅助结构设置为两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全回转外套筒泥浆导流装置,通过合页可将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分别包裹于外套筒的外壁两侧,将外套筒的排水孔包裹,利用水带与存储槽连通,可将其泥浆通过水带排放至合适位置,通过磁石的金属磁性吸附特点,可辅助限位引流结构提高安装时的便捷性。
[0014]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呈半包裹状,通过合页可将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分别包裹于外套筒的外壁两侧,并且配合顺时针旋转螺栓将其连接于螺孔内,在于可使呈半包裹状的第一导流槽与第二导流槽形成闭环,将外套筒的排水孔包裹,使其排出的泥浆,可流入存储槽,防止泥浆随意出现随意排放的作用。
[0015]水带通过第一螺纹与水带连接栓构成可拆卸结构,通过顺时针旋转水带可将水带安装于水带连接栓,并与存储槽连通,在于通过连接的水带可将其泥浆通过水带排放至合适位置,减少污染和施工操作不方便的情况。
[0016]限位引流结构通过辅助结构与连接筒体结构构成磁性连接,第一导流槽与第二导流槽内部内壁分布设置有一组辅助结构,通过顺时针旋转连接块,可将固定于连接块内部的磁石与第一导流槽与第二导流槽进行连接,在于通过磁石的金属磁性吸附特点,可辅助限位引流结构提高安装时的便捷性以及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连接筒体结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局部立体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连接筒体结构;101、外套筒;102、排水孔;2、限位引流结构;201、第一导流槽;202、第二导流槽;203、橡胶层;204、存储槽;205、合页;206、螺孔;207、螺栓;3、引流排放结构;301、水带连接栓;302、第一螺纹;303、水带;4、辅助结构;401、限位连接孔;402、连接块;403、第二螺纹;404、磁石。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所示,一种全回转外套筒泥浆导流装置,包括:连接筒体结构1,连接筒体结构1的外部外壁设置有限位引流结构2,且限位引流结构2的底部外壁连接有引流排放结构3,限位引流结构2的内部内壁连接有辅助结构4,连接筒体结构1包括外套筒101和排水孔102,且外套筒101的内部内壁开设有排水孔102。
[0022]如图2所示,一种全回转外套筒泥浆导流装置,限位引流结构2包括第一导流槽201、第二导流槽202、橡胶层203、存储槽204、合页205、螺孔206和螺栓207,且第一导流槽201的外部一侧设置有第二导流槽202,第一导流槽201的外部外壁设置有橡胶层203,且第一导流槽201的内部设置有存储槽204,第一导流槽201的外部外壁一侧固定有合页205,且第一导流槽201的外部外壁另一侧设置有螺孔206,第二导流槽202的外部外壁一侧设置有螺栓207,第一导流槽201、第二导流槽202呈半包裹状,且第一导流槽201、第二导流槽202与
合页205之间为活动连接,通过合页205可将第一导流槽201、第二导流槽202分别包裹于外套筒101的外壁两侧,并且配合顺时针旋转螺栓207将其连接于螺孔206内,在于可使呈半包裹状的第一导流槽201与第二导流槽202形成闭环,将外套筒101的排水孔102包裹,使其排出的泥浆,可流入存储槽204,防止泥浆随意出现随意排放的作用,第一导流槽201与橡胶层203之间为粘贴连接,且橡胶层203均匀分布于第一导流槽201外壁,第一导流槽201与第二导流槽202卡合固定于外套筒101后,利用均匀贴合于第一导流槽201、第二导流槽202外壁的橡胶层203提高其密封性,可有效的防止其出现渗漏的情况,引流排放结构3包括水带连接栓301、第一螺纹302和水带303,且水带连接栓301的外部外壁一侧开设有第一螺纹302,水带连接栓301的底部内壁连接有水带303,水带303通过第一螺纹302与水带连接栓301构成可拆卸结构,且引流排放结构3沿着限位引流结构2中部对称分布,通过顺时针旋转水带303可将水带303安装于水带连接栓301,并与存储槽204连通,在于通过连接的水带303可将其泥浆通过水带303排放至合适位置,减少污染和施工操作不方便的情况。
[0023]如图3所示,一种全回转外套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回转外套筒泥浆导流装置,包括连接筒体结构(1)、限位引流结构(2)和辅助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体结构(1)的外部外壁设置有限位引流结构(2),且限位引流结构(2)的底部外壁连接有引流排放结构(3),所述限位引流结构(2)的内部内壁连接有辅助结构(4),所述限位引流结构(2)包括第一导流槽(201)、第二导流槽(202)、橡胶层(203)、存储槽(204)、合页(205)、螺孔(206)和螺栓(207),且第一导流槽(201)的外部一侧设置有第二导流槽(202),所述第一导流槽(201)的外部外壁设置有橡胶层(203),且第一导流槽(201)的内部设置有存储槽(204),所述第一导流槽(201)的外部外壁一侧固定有合页(205),且第一导流槽(201)的外部外壁另一侧设置有螺孔(206),所述第二导流槽(202)的外部外壁一侧设置有螺栓(2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回转外套筒泥浆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槽(201)、第二导流槽(202)呈半包裹状,且第一导流槽(201)、第二导流槽(202)与合页(205)之间为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回转外套筒泥浆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槽(201)与橡胶层(203)之间为粘贴连接,且橡胶层(203)均匀分布于第一导流槽(201)外壁。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鹏程罗凯旋田寿俊沈浩陶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