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抢险车支撑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7710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抢险车支撑驱动系统,包括车体(1),在所述车体(1)上设有与水平液压缸(11)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21),与竖直液压缸(12)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22);在所述车体(1)上还设有与旋转缸(4)、第一液压缸(41)、第二液压缸(42)以及第三液压缸(43)连接的第三驱动装置(23),三个所述驱动装置均与动力装置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三个驱动装置分别对应操控水平液压缸、竖直液压缸、旋转缸、第一伸缩臂和三个液压缸,不仅能支撑车体,又能支撑两个伸缩臂,还能带动底座转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快速调整施工位置,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安全性,操作调控便捷。操作调控便捷。操作调控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抢险车支撑驱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电力抢险车支撑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电力抢险车主要是以辅助人工检修电路为主,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工程量也越来越大,这也就伴随着后期需要对工程进行定期的检修,维修等工作,而现有抢险车基本都是设置普通升降台的运输车,在对工程进行检修的过程中,面对工作情况的变化,在工作位置的调整方面显得比较麻烦,并且调整过程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便于调整工作位置、同时保证操作稳定性的电力抢险车支撑驱动系统。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电力抢险车支撑驱动系统,包括车体,在所述车体上设有至少两个水平液压缸,在所述水平液压缸上设有第一驱动装置,在每个该水平液压缸的输出端均设有竖直液压缸,在所述竖直液压缸上设有第二驱动装置;在所述车体上还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与旋转缸的输出端连接,在该底座上铰接设有第一伸缩臂,在所述第一伸缩臂的输出端设有第二伸缩臂,在两个所述伸缩臂之间设有联动块,在所述底座与第一伸缩臂之间设有第一液压缸,在所述第一伸缩臂与联动块之间设有第二液压缸,在所述第一伸缩臂与第二伸缩臂之间设有第三液压缸,所述旋转缸、第一伸缩臂以及三个所述液压缸均设有第三驱动装置,三个所述驱动装置均与动力装置连通,所述动力装置由第一驱动装置带动水平液压缸在水平方向移动,该动力装置由第二驱动装置带动竖直液压缸在竖直方向移动,动力装置由第三驱动装置分别带动三个液压缸支撑两个伸缩臂,并由旋转缸带动底座转动,不仅能调节车体的平衡,还能快速调整施工位置。
[0006]采用上述设置,设置的第一驱动装置带动水平液压缸在水平方向移动,设置的第二驱动装置带动竖直液压缸在竖直方向移动,并形成支撑柱样式,能够稳定车体,必要时,也能撑起车体,避免车体的轮胎圆面窜动而影响稳定性;第三驱动装置分别带动第一伸缩臂和三个液压缸输出端的移动,以便带动第一伸缩臂的转动以及支撑第二伸缩臂,同时还能带动旋转缸在水平方向转动,即带动底座在水平方向转动,不仅能提高车体的平衡稳定性,还能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快速调整施工位置,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安全性,液压传动效果稳定,操作调控便捷。
[0007]为了便于分配动力输出,同时便于分别调控各个驱动装置,作为优选,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油泵,所述油泵的一端设有与油缸连通的抽油管,另一端设有与第二驱动装置的进油口连通的第一连接管,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与油泵连通的第一溢流阀,在所述第一溢流阀与油泵之间还设有与油缸连通的溢流管,该第二驱动装置的出油口与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通,该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一驱动装置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出
油口与第一进油管的一端连通,该第一进油管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二进油管,在两个所述进油管之间连通设有储能器;所述第二进油管与第三驱动装置对应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出油口由第三连接管与油缸连通。
[0008]为了简化结构,同时满足移动和静止的控制,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遥控伺服阀,在所述第一遥控伺服阀的一侧连通设有第一进油管和第一连接管,另一侧连通设有第一接油管和第二接油管,在所述车体上设有四个水平液压缸,四个所述水平液压缸的一侧均与第一接油管连通,另一侧均与第二接油管连通。
[0009]为了简化结构,同时满足移动和静止的控制,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与第二连接管依次连通的第二遥控伺服阀以及两个第三遥控伺服阀,每个所述第三遥控伺服阀都连通设有两个竖直液压缸,每个所述竖直液压缸上均设有第一双向液压锁,由第一双向液压锁控制对应竖直液压缸内的液压油进出。
[0010]为了简化结构,同时满足能分别控制液压缸和伸缩臂的移动和静止,作为优选,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在第二进油管上依次并联连通设置的第四遥控伺服阀以及四个第五遥控伺服阀,所述第四遥控伺服阀的一侧连通设有第三进油管和第四连接管,另一侧连通设有第三接油管和第四接油管,所述第三进油管与第二进油管连通,所述旋转缸的一侧与第三接油管连通,另一侧与第四接油管连通,在所述第三接油管和第四接油管上还连通设有第二双向液压锁,在所述第四连接管上连通设有第一调速遥控器,所述第一调速遥控器的一侧设有与第三连接管连通的第五连接管,在所述第三进油管与第五连接管之间连通设有第二溢流阀;在四个所述第五遥控伺服阀的一侧均连通设有第四进油管和第六连接管,另一侧均连通设有第五接油管和第六接油管,所述第四进油管与第二进油管连通,第一伸缩臂以及三个所述液压缸的一侧分别与对应的第五接油管连通,另一侧分别与对应的第六接油管连通,在所述第五接油管和第六接油管上还连通设有第三双向液压锁,在四个所述第六连接管上均连通设有第二调速遥控器,四个所述第二调速遥控器的一侧均设有与第三连接管连通的第七连接管,对应位置的所述第四进油管与第七连接管之间均连通设有第三溢流阀。
[0011]为了控制液压油的流向,并过滤液压油中的杂质,减小磨损,作为优选,装置内的在所述抽油管上沿出油方向依次设有过滤器和电磁阀。
[0012]为了便于观察支撑强度,便于调整作业压力,提高使用安全性,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二进油管上连通设有可调式节流器,在所述可调式节流器的一侧连通设有压力表,在所述压力表和可调式节流器之间设有截止阀。
[0013]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三个驱动装置分别对应操控水平液压缸、竖直液压缸、旋转缸、第一伸缩臂和三个液压缸,不仅能支撑车体,又能支撑两个伸缩臂,还能带动底座转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快速调整施工位置,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安全性,操作调控便捷。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液压原理图。
[0016]图3为第一驱动装置使用状态的液压原理图。
[0017]图4为第二驱动装置使用状态的液压原理图。
[0018]图5为第三驱动装置与旋转轴的液压原理图。
[0019]图6为第一伸缩臂与三个液压缸伸出时的液压原理图。
[0020]图7为第一伸缩臂与三个液压缸回移时的液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由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技术包括车体1,在所述车体1上设有至少两个水平液压缸11,在所述水平液压缸11上设有第一驱动装置21,在每个该水平液压缸11的输出端均设有竖直液压缸12,在所述竖直液压缸12上设有第二驱动装置22;在所述车体1上还设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下端与旋转缸4 的输出端连接,在该底座3上铰接设有第一伸缩臂31,在所述第一伸缩臂31的输出端设有第二伸缩臂32,在两个所述伸缩臂之间设有联动块33,在所述底座3与第一伸缩臂31之间设有第一液压缸41,在所述第一伸缩臂31与联动块33之间设有第二液压缸42,在所述第一伸缩臂31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抢险车支撑驱动系统,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体(1)上设有至少两个水平液压缸(11),在所述水平液压缸(11)上设有第一驱动装置(21),在每个该水平液压缸(11)的输出端均设有竖直液压缸(12),在所述竖直液压缸(12)上设有第二驱动装置(22);在所述车体(1)上还设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下端与旋转缸(4)的输出端连接,在该底座(3)上铰接设有第一伸缩臂(31),在所述第一伸缩臂(31)的输出端设有第二伸缩臂(32),在两个所述伸缩臂之间设有联动块(33),在所述底座(3)与第一伸缩臂(31)之间设有第一液压缸(41),在所述第一伸缩臂(31)与联动块(33)之间设有第二液压缸(42),在所述第一伸缩臂(31)与第二伸缩臂(32)之间设有第三液压缸(43),所述旋转缸(4)、第一伸缩臂(31)以及三个所述液压缸均设有第三驱动装置(23),三个所述驱动装置均与动力装置连通,所述动力装置由第一驱动装置(21)带动水平液压缸(11)在水平方向移动,该动力装置由第二驱动装置(22)带动竖直液压缸(12)在竖直方向移动,动力装置由第三驱动装置(23)分别带动三个液压缸支撑两个伸缩臂,并由旋转缸(4)带动底座(3)转动,不仅能调节车体(1)的平衡,还能快速调整施工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抢险车支撑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油泵(5),所述油泵(5)的一端设有与油缸(7)连通的抽油管(71),另一端设有与第二驱动装置(22)的进油口连通的第一连接管(61),在所述第一连接管(61)上设有与油泵(5)连通的第一溢流阀(611),在所述第一溢流阀(611)与油泵(5)之间还设有与油缸(7)连通的溢流管(612),该第二驱动装置(22)的出油口与第二连接管(62)的一端连通,该第二连接管(62)的另一端与第一驱动装置(21)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1)的出油口与第一进油管(51)的一端连通,该第一进油管(51)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二进油管(52),在两个所述进油管之间连通设有储能器(613);所述第二进油管(52)与第三驱动装置(23)对应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三驱动装置(23)的出油口由第三连接管(63)与油缸(7)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抢险车支撑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1)包括第一遥控伺服阀(81),在所述第一遥控伺服阀(81)的一侧连通设有第一进油管(51)和第二连接管(62),另一侧连通设有第一接油管(91)和第二接油管(92),在所述车体(1)上设有四个水平液压缸(11),四个所述水平液压缸(11)的一侧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上向鹏陈绍敏李江涛向贤兵姚昌模曾小义欧儒春唐前辉张友利孙红雨谢德勇陈颖罗远福鲁冠军陈晓余黄丹张大伟梅其政刘建国高倩霞雷施轩王磊吴华兵聂思宇雷利斌赵兴赵鑫孙正圆王康宁蒋金陶谭龙伟柳帅黄瀛周姜宇航董长昊徐昇邵龙黄平直杨钦云高鹏徐文浩徐瑶赖福晴吴鏑文柯奥王茂王一斌岩轰罕司嘉威吴至豪李欣棋李欣潞石东富向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