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7036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绕盘,包括收放导线器、圆盘状的盘纤A盘、正反S内盘线、正盘出纤口、圆盘状盘纤B盘、反盘出纤口、中轴、摇把、中轴轴承、支架固定螺丝、盘纤盘两侧支架;绕盘左半部分为盘纤A盘,正盘出纤口,绕盘右侧为盘纤B盘,反盘出纤口;盘纤A盘、盘纤B盘中间均设有轴孔并通过轴孔安装中轴、中轴轴承;盘纤两侧支架亦设在盘纤A盘、盘纤B盘的两侧,支架固定螺丝连接左右两侧支架即X形支架;所述盘纤A盘、盘纤B盘处于平行位置。盘纤B盘处于平行位置。盘纤B盘处于平行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绕盘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过程中光纤的使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光纤的(40米)光纤绕盘。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光纤绕盘主要采用固定在设备的绕线纤柱,作为光纤余线的盘绕装置。采用绕纤柱式盘绕装置存在盘绕不够整齐、有序、精确,不宜在接通业务时盘绕,以及在盘绕以后难以实施调度、更换、维护等问题。现有的盘绕装置都因其直径较大等原因,未能在通信领域广泛使用。
[0003]如CN201520198553.2涉及一种光纤绕装置,包括底座、收盘架、导向套及环绕盘,其中所述的收盘架末端安装在底座上,并与底座铰接,所述的收盘架顶部设传动轴,传动轴末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前端与环绕盘连接,导向套通过连杆与收盘架铰接,导向套上设过线孔,且过线孔轴线与环绕盘顶端相切,环绕盘包括底板、顶板及连接柱,底板与顶板通过至少三根连接柱连接,且连接柱两端环绕底板轴线均布并分别与底板、顶板滑动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光纤的(40米)光纤绕盘,研发一种通用的小直径光纤绕盘装置,它不仅解决绕式盘绕装置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而且还能够将整个光纤绕装置的直径控制在最小程度,达到结构简单、美观、稳固、盘绕余线长的理想效果,具有推广应用的意义。尤其是40米光纤绕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光纤的(40米)光纤绕盘,包括收放导线器、圆盘状的盘纤A盘、正反S内盘线、正盘出纤口、圆盘状盘纤B盘、反盘出纤口、中轴、摇把、中轴轴承、支架固定螺丝、盘纤盘两侧支架;绕盘左半部分为盘纤A盘,正盘出纤口,绕盘右侧为盘纤B盘,反盘出纤口。盘纤A盘、盘纤B盘中间均设有轴孔并通过轴孔安装中轴、中轴轴承;盘纤两侧支架亦设在盘纤A盘、盘纤B盘的两侧,支架固定螺丝连接左右两X形支架(板)。所述盘纤A盘、盘纤B盘处于平行位置。在所述A盘、B盘两侧设有一个盘纤盘两侧支架及螺栓用于固定绕盘的整体结构,保证盘纤A盘和盘纤B盘的转动;盘纤两侧支架起到了固定绕盘的作用,帮助在施工过程中更加的稳定。通过把手可以将光纤从绕盘中释放(收纤)出来。
[0006]光纤盘两侧支架为一对X形,X形的顶端且位于盘纤A盘、盘纤B盘的外侧均设有支架固定螺丝连接左右一对两侧X形支架。支架固定螺丝的中间为台柱状,台柱的两端为螺纹,台柱的长度为盘纤A盘、盘纤B盘再加加上一对X形的支架板的厚度,台柱的两端为螺纹支架固定螺丝(螺母)固定用于保护盘纤A盘、盘纤B盘绕中轴的自由旋转且无应力。中轴的固定亦类似结构。
[0007]所述盘纤A盘、盘纤B盘中间存在中轴、中轴轴承、支架固定螺丝。用于加固盘纤A盘和盘纤B盘使得A盘B盘在作业的时候更加灵活方便。中轴中且位绕盘最左侧设置一个摇把。
[0008]摇把用于释放和收纤光纤,这样就使得施工作业的时候更加轻松,节省了人力成
本。
[0009]有益效果:在光纤布设工程作业中,最重要的光纤盘的设计与应用,光纤盘的设计不仅直接会加快光纤布设的效率,更会影响到整体工程的进度、质量以及安全性。传统的光纤绕盘上侧面开设有椭圆涡状线形凹槽,所述椭圆涡状线形凹槽内设有光纤进出通道,再绕在盘轴上。本专利技术解决传统光纤盘绕板结构缺陷易有应力导致模式畸变和耦合,输出激光光束质量差,光纤中模式不稳定阈值功率降低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光纤绕盘的费时以及损坏部分光纤的传输性能的问题。并通过某变电站实地项目对新提出的设计进行验证,可以证明所提方法及绕盘装置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0010]本专利技术绕盘的半径小,可根据光纤卷取半径特点灵活调整收卷放卷,设置一个摇把用于释放光纤,这样就使得施工作业的时候更加轻松,节省了人力成本。从而可广泛适用于多种光纤的放卷、乃至收卷,有效满足多种工作状态下的光纤收放卷使用的需要。光纤布设时的应力低而且质量好,均匀受力放出光纤,不会突然施加大应力造成损伤、及对光纤的铺设质量有保证。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光纤绕盘整体结构爆炸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光纤绕盘的中间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更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光纤的40米光纤绕盘,包括收放导线器4、4

1、盘纤A盘3、正反S内盘线槽3

3、正盘出纤口、盘纤B盘3

1、反盘出纤口、中轴7、摇把与中轴轴承1、支架固定螺丝5、盘纤盘两侧支架2、2

1。中轴7上设有槽或凸轨7

1(摇把与中轴套入的内壁上设有匹配中轴上槽或凸轨的凸轨或槽),绕盘左半部分为盘纤A盘,正盘出纤口,绕盘右侧为盘纤B盘,反盘出纤口。中间通过中轴、中轴轴承、支架固定螺丝5连接左右两盘绕盘。盘纤两侧支架2、2

1起到了固定绕盘的作用,支架中央设有轴孔6(盘上亦设有轴孔),帮助在施工过程中更加的稳定。通过把手可以将光纤从绕盘中释放出来。盘纤A盘和B盘的内侧平面内设有正反S内盘线(槽)3

2,槽孔连通盘内中轴,供光纤尾端置于正反S内盘线(槽)内;所述的于光纤的40米光纤绕盘,所述盘纤A盘、盘纤B盘中间存在中轴、中轴轴承、支架固定螺丝。用于加固盘纤A盘和盘纤B盘使得A盘B盘在作业的时候更加灵活方便。所述的于光纤的40米光纤绕盘,所述绕盘最左侧设置一个摇把。用于释放光纤,这样就使得施工作业的时候更加轻松,节省了人力消耗。
[0014]收放导线器分别是A盘B盘的被动轴或导向轮;把手可以拨出或嵌入分别绕A或B盘,把手可以拨出或嵌入(两个位置)分别驱动A或B盘
[0015]光纤缠绕在中轴上面,通过摇动手把带动收放导线器绕中轴旋转,可以将光纤从绕盘的反盘出纤口释放出来,如图2。摇动手把套在中轴上能旋转,收放导线器(套状结构及设有端部固定口与摇动手把固定并固定盘纤A盘、盘纤B盘)。
[0016]所述盘纤A盘、盘纤B盘处于平行位置。在所述A盘、B盘两侧设有一个盘纤盘两侧支架用于固定盘纤A盘和盘纤B盘。
[0017]所述盘纤A盘、盘纤B盘中间存在中轴、中轴轴承、支架固定螺丝。用于加固盘纤A盘
和盘纤B盘使得A盘、B盘在作业的时候更加灵活方便。所述基于光纤的40米光纤绕盘,所述绕盘最左侧存在一个摇把。用于释放光纤,这样就使得施工作业的时候更加轻松,节省了人力成本。
[0018]设有两个收放导线器,通过两个收放导线器更加分别紧固A、B盘,也能连接A、B盘。通过手摇手把,光纤从A盘释放,再到B盘出来;收放导线器分别是A盘B盘的被动轴或导向轮轴,把手可以拨出或嵌入位置,分别嵌入A或B盘的盘轴固定并能绕动A或B盘,即把手可以拨出或嵌入分别驱动A或B盘;把手可以拨出或嵌入(两个位置分别卡住A盘轴、B盘轴位置),分别驱动A或B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收放导线器、圆盘状的盘纤A盘、正反S内盘线、正盘出纤口、圆盘状盘纤B盘、反盘出纤口、中轴、摇把、中轴轴承、支架固定螺丝、盘纤盘两侧支架;绕盘左半部分为盘纤A盘,正盘出纤口,绕盘右侧为盘纤B盘,反盘出纤口;盘纤A盘、盘纤B盘中间均设有轴孔并通过轴孔安装中轴、中轴轴承;盘纤两侧支架亦设在盘纤A盘、盘纤B盘的两侧,支架固定螺丝连接左右两侧支架即X形支架;所述盘纤A盘、盘纤B盘处于平行位置;盘纤A盘和B盘的内侧平面内设有正反S内盘线槽,槽孔连通盘内中轴,供光纤尾端置于正反S内盘线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绕盘,其特征在于,盘纤盘两侧支架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涛孙恒东蒋骏王章轩杨永前陈金林殷鑫赵宇峰陈超赵恺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