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疗手术器械清点的手持扫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6927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医疗手术器械清点的手持扫描设备,包括:设备本体,该设备本体包括具有第一型腔的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安装有通讯组件;扫描本体,用于对医疗器械的感应扫描,该扫描本体包括具有第二型腔的附壳体,所述附壳体与所述主壳体连接;封装胶体,所述封装胶体密封灌胶于所述主壳体和所述附壳体内,以排除所述手持扫描设备内的空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严密的闭合结构设计并使用封装胶体密封灌胶于主壳体和附壳体内,使手持扫描设备内空气全部排空,进而使该手持扫描设备能够支持低温灭菌器灭菌,在本设备灭菌之后,可与无菌的器械共存于同一个工作空间范围内,有效解决了带有RFID标签的手术器械在手术过程中的四次清点过程中扫描清点当前无法实现的问题。过程中扫描清点当前无法实现的问题。过程中扫描清点当前无法实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医疗手术器械清点的手持扫描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手术器械追踪管理
,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带有RFID标签的医疗手术器械清点的手持扫描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对医疗手术器械的需求逐年增加,有必要对医疗器械进行追踪管理,为进一步保证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有效,保证患者健康和生命的安全,各个医院主体对医疗器械的追溯管理精细程度更加细化。原有的追踪到灭菌器械包的做法,颗粒度太粗,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院精细化管理要求。已有不少的医院和科研机构针对使用RFID技术管理单件手术器械作出了探索,并且发表了相关专利。
[0003]手术器械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四次清点:第一次清点,即手术开始前;第二次清点,即关闭体腔前;第三次清点,即关闭体腔后;第四次清点,即缝合皮肤后(引用自《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中华护理学会手术室护理专业委员会编制,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版,第165页)。目前,针对手术室环境下手术器械识别和清点均采用人工清点,人工清点可能会出现差错,不利于安全性的保障,且该方式需要多次核对清点过程及确认清点结果,人力成本较高,工作效率低下。另外,术中患者使用的清洁手术器械均需要为无菌状态,目前的已公开的专利清点设备并非为手术室环境设计,均为固定式读取设备,如果将无菌器械移动到这些设备上进行读取后将丧失无菌状态,不能供手术继续使用。
[0004]如申请号为:CN 111603248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子手术器械清点台,包括:包括清点台本体以及设置于清点台本体的RFID阅读器、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RFID阅读器、通信模块均电性连接,所述通信模块与RFID阅读器通信连接;所述清点台本体包括至少一块器械存放板,所述器械存放板上设置有多个RFID阅读器。该电子手术器械清点台存在如下问题:
[0005]一,该清点台仅适合放置在消毒供应室,体型较大,占用空间大,不可以随意移动,当操作人需要将器械进行清点时,需要手工将所有器械移动到器械清点台上进行读取,而对于术中正在使用不可取下来的器械的扫面清点就难以实现,如:巾钳,用来固定手术操作区域周围的无菌巾,或者是仍在使用的止血钳等器械的清点,此设备无法使用。
[0006]二,该清点台无法实现在灭菌状态下使用,会使已灭菌的手术器械受到污染,无法在后续的手术中继续使用。
[0007]再如如申请号为:EP 3207491 B1的欧盟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子手术器械清点台。对比上述中国专利(CN 111603248 A)此欧盟专利使用了多读写器和更多的天线,从不同角度对器械筐或者器械网篮内的手术器械进行扫描读取。此外,为了避免从固定角度读取时,射频信号受到屏蔽或者反射,并在器械筐下设置了传动机构,可以使器械筐在固定的轨迹上进行往返运动。此外,传动机构还可以对网篮进行旋转、倾斜和晃动,旨在改变器械标签与天线的相对位置,使得天线的查询信号能更好的覆盖到每一个标签。因此,该电子手术器械清点台使用传动装置可提高读写器装置的读取能力,比上述中国专利设备有更好的读取性
能。但是其存在问题与上述中国专利设备一致,只能进行已清洗器械或者污染器械的读取,不能进行无菌器械的读取,无法实现在灭菌状态下使用,会使已灭菌的手术器械受到污染,无法在后续的手术中继续使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医疗手术器械清点的手持扫描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手术室环境下器械识别和清点的一系列难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医疗手术器械清点的手持扫描设备,包括:
[0010]设备本体,该设备本体包括具有第一型腔的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安装有通讯组件;
[0011]扫描本体,用于对医疗器械的感应扫描,该扫描本体包括具有第二型腔的附壳体,所述附壳体与所述主壳体连接;
[0012]封装胶体,所述封装胶体密封灌胶于所述主壳体和所述附壳体内,以排除所述扫描设备内的空气。
[0013]进一步地,所述附壳体远离所述主壳体的一端连接有前堵塞件,所述前堵塞件上设置有注胶排气部。
[0014]进一步地,所述附壳体靠近所述主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扣结构,所述主壳体靠近所述附壳体的一端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相适配的第一卡槽结构。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结构内,所述封装胶体灌胶在所述第一卡扣结构与所述第一卡槽结构的第一卡接处,所述第一卡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橡胶圈。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主壳体远离所述附壳体的一端连接有后堵塞件,所述后堵塞件上设置有第二卡扣结构,所述主壳体远离所述附壳体的一端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扣结构相适配的第二卡槽结构。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槽结构内,所述封装胶体灌胶在所述第二卡扣结构与所述第二卡槽结构的第二卡接处,所述第二卡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橡胶圈。
[0018]进一步地,所述附壳体内安装有接收天线,所述接收天线与所述通讯组件电连接。
[0019]进一步地,所述通讯组件包括主板本体和设置在所述主板本体上的通讯模块、电源模块、温度传感模块、蜂鸣模块、射频读写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可充电锂电池,所述射频读写模块与所述接收天线使用有线连接。
[0020]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上连接有与外部电源连接的接插件,所述接插件上设置有金属针脚,所述后堵塞件内设置有与所述金属针脚相适配的插接孔和用于吸附外部充电线的磁吸石,所述磁吸石用于避免充电线脱落。
[0021]进一步地,所述主壳体上连接有操作板,所述操作板上设置有触摸键和指示灯,所述指示灯包括用于显示电量是否充足的电源指示灯、通讯连接指示灯及扫描工作指示灯。
[0022]进一步地,所述手持扫描设备可以同时对多把器械的RFID标签进行读取。
[0023]进一步地,所述手持扫描设备读取的标签信息可以通过通讯模块发送给上位机,
在盘点完一套器械后,如果器械有缺失时,上位机软件警示操作用户相关信息。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1、本专利技术通过封装胶体密封灌胶于主壳体和附壳体内,将第一型腔、第二型腔内的空气排空,使手持扫描设备内无空隙空气,进而使该手持扫描设备耐真空,能够支持低温灭菌等离子灭菌器灭菌,灭菌后可与无菌的器械共存于同一个工作空间范围内,有效解决了带有RFID标签的手术器械在手术过程中的四次清点过程中扫描清点难以实现的问题,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人为清点手术器械可能出现的差错,提供更精准的手术器械核对方式,保证整个手术的安全操作,对于术中正在使用不可取下来的器械的扫面清点难以实现的问题也能够迎刃而解。
[0026]再者,本专利技术的手持扫描设备移动方便,能够像手术器械一样作清洗处理,能够进一步保障手持扫描设备的清洁,便于无菌状态的实施。
[0027]2、通过前堵塞件上设置的注胶排气部,优选但不限于注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医疗手术器械清点的手持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该设备本体包括具有第一型腔的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安装有通讯组件;扫描本体,用于对医疗器械的感应扫描,该扫描本体包括具有第二型腔的附壳体,所述附壳体与所述主壳体连接;封装胶体,所述封装胶体密封灌胶于所述主壳体和所述附壳体内,以排除所述手持扫描设备内的空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疗手术器械清点的手持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壳体远离所述主壳体的一端连接有前堵塞件,所述前堵塞件上设置有注胶排气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疗手术器械清点的手持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壳体靠近所述主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扣结构,所述主壳体靠近所述附壳体的一端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相适配的第一卡槽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医疗手术器械清点的手持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结构内,所述封装胶体灌胶在所述第一卡扣结构与所述第一卡槽结构的第一卡接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疗手术器械清点的手持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远离所述附壳体的一端连接有后堵塞件,所述后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志焦利峰吕紫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银色轨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