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患用定位手腕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849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医患用定位手腕带,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环形带体,环形带体上设有功能腔,功能腔内设有智能控制模块和识别模块,环形带体上径向开设有多个圆孔,圆孔内设有滚珠,环形带体内还开设有环形孔,环形孔与功能腔和任一圆孔均贯通,环形孔内设有连接带,连接带穿过所有滚珠与智能控制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用户的活动范围进行监控,从而有效防止用户走失,即针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控,避免走失,提高了管理的便捷性;通过在手腕带上设置滚珠,通过滚珠的设置可有效缓解环形带体与手腕之间的摩擦,同时,减少了环形带体与手腕之间的接触面,提高了穿戴的舒适性。提高了穿戴的舒适性。提高了穿戴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患用定位手腕带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医患用定位手腕带。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走失老年患者现象频频发生。多数走失老年患者都是老年痴呆症(阿兹海默,AD)患者。AD患者交流沟通比较困难,一旦走失,找回的难度较大。虽然AD患者都被建议口袋或胸前悬挂登记有自己相关信息的胸牌或身份纸条。但是一旦走失,即使口袋或胸前有胸牌,家人或医护人员也需要一段时间来进行寻找。
[0003]目前,大部分医疗中心采用的仍旧是普通的手外带。仅用于治疗时身份识别使用。针对AD患者并没有起到防走失后快速定位的作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医患用定位手腕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患用定位手腕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医患用定位手腕带,包括环形带体,所述环形带体上设有功能腔,功能腔内设有智能控制模块和识别模块,所述智能控制模块被配置用以提供定位和提供驱动力,所述识别模块被配置用以与信息识别终端接触识别用户信息;
[0006]所述环形带体上径向开设有多个圆孔,所述圆孔内设有滚珠,所述环形带体内还开设有环形孔,所述环形孔与功能腔和任一圆孔均贯通,所述环形孔内设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穿过所有滚珠与智能控制模块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形带体采用橡胶或者硅胶材料制成。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内设有振动单元。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珠内部呈镂空状,部分滚珠内填充有固体颗粒物,所述滚珠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珠上设有数字符号。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珠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对用户的活动范围进行监控,从而有效防止用户走失,即针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控,避免走失,提高了管理的便捷性;
[0013]通过在手腕带上设置滚珠,通过滚珠的设置可有效缓解环形带体与手腕之间的摩擦,同时,减少了环形带体与手腕之间的接触面,提高了穿戴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剖视图;
[0017]图中:环形带体

1、功能腔

2、滚珠

3、连接带

4、智能控制模块

5、识别模块

6、圆孔

101、环形孔

102、线槽

21、透明板

22。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医患用定位手腕带,包括环形带体1,环形带体1采用橡胶或者硅胶材料制成,提高穿戴的舒适性,同时具有弹性,便于穿戴和脱卸,在环形带体1上设有功能腔2,功能腔2内设有智能控制模块5和识别模块6,所述智能控制模块5被配置用以提供定位和提供驱动力,所述识别模块6被配置用以与信息识别终端接触识别用户信息;识别模块6可采用二维码或者条形码配合扫描终端,实现用户信息的识别,同时也可以采用NFC芯片,实现感应识别,即用户主动将手腕带与识别终端靠近即可识别,可用于门禁管理出入,使用方便,智能控制模块5内设有定位芯片,当用户携带手环超出指定区域时,管理终端便会进行报警,从而对用户的活动范围进行监控,从而有效防止用户走失,即针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控,避免走失,提高了管理的便捷性。
[0020]所述环形带体1上径向开设有多个圆孔101,所述圆孔101内设有滚珠3,所述环形带体1内还开设有环形孔102,所述环形孔102与功能腔2和任一圆孔101均贯通,所述环形孔102内设有连接带4,所述连接带4穿过所有滚珠3与智能控制模块5连接,如图2所示,通过滚珠3的设置可有效缓解环形带体1与手腕之间的摩擦,同时,减少了环形带体1与手腕之间的接触面,提高了穿戴的舒适性。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滚珠3内部设置呈镂空状,部分滚珠3内填充有固体颗粒物,所述滚珠3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在智能控制模块5内设有振动单元,当用户超出活动范围时,智能控制模块5内的振动单元启动,并通过连接带4将振动传递至滚珠3上,滚珠3震动使得滚珠3内的颗粒物与滚珠3本体进行碰撞,从而发出声音,从而警醒用户,或者引起周围人的关注,即使用户走失,由于周围人员的关注度较高,也便于寻找。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滚珠3上设有数字符号,可以根据用户的床位信息以及楼栋号设置滚珠3的组合,从而便于医院其他医院人员的查看,便于将用户送回至病房内,同时也可将重要监护人的组合在上面,便于其他人与监护人取得联系。
[0023]优选地,所述滚珠3采用硅胶材料制成,可以提高滚珠3与手腕接触的舒适性。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
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因此,从任意一处来说,都应将实施例看作是指导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有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患用定位手腕带,包括环形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带体(1)上设有功能腔(2),功能腔(2)内设有智能控制模块(5)和识别模块(6),所述智能控制模块(5)被配置用以提供定位和提供驱动力,所述识别模块(6)被配置用以与信息识别终端接触识别用户信息;所述环形带体(1)上径向开设有多个圆孔(101),所述圆孔(101)内设有滚珠(3),所述环形带体(1)内还开设有环形孔(102),所述环形孔(102)与功能腔(2)和任一圆孔(101)均贯通,所述环形孔(102)内设有连接带(4),所述连接带(4)穿过所有滚珠(3)与智能控制模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婷曹勇林飞夏清平
申请(专利权)人:高州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