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6889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部重整器组件(100)和/或基部重整器辊模单元(130),其包括大致圆环形的卡盘(132)、辊模(134)和辊模单元致动组件(250)。辊模(134)可移动地设置在卡盘(132)内。辊模单元致动组件(250)构造成致动辊模(134)。辊模单元致动组件(250)操作地联接到辊模(134)。此外,辊模单元致动组件(250)的所有元件都具有坚固的横截面区域。件都具有坚固的横截面区域。件都具有坚固的横截面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重整器组件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8月16日提交的标题为“重整器组件”的美国专利申请US16/542,378的优先权。


[0003]所公开的和要求保护的构思涉及一种缩颈机,并且尤其涉及一种包括坚固的基部重整器组件的缩颈机,该基部重整器组件在基部重整器组件驱动器组件中具有有限数量的元件。

技术介绍

[0004]一般在制罐机中成形罐体。也就是说,制罐机将坯件(诸如但不限于,盘状件或杯状件)成形为细长罐体。罐体包括基部和悬伸的侧壁。侧壁在与基部相对的端部处开口。罐体一般包括使坯件移动通过一定数量的模具以成形罐体的冲锤/冲头。在成形之后,罐体基部包括凹入的圆顶,该凹入的圆顶延伸到由罐体限定的封闭空间中。罐体从冲锤/冲头排出以进行进一步处理,所述进一步处理诸如但不限于修整、洗涤、印刷、成型凸缘、检查和将罐体放置在运送到填充机的托盘上。在填充机处,将罐从托盘上取下、进行填充、将罐盖联接到罐,然后将已填充的罐以六罐装和/或十二罐装等进行重新包装。
[0005]有些罐体可以在缩颈机中进一步成形。缩颈机构造成减小罐体在开口端部处的直径/半径。也就是说,开口端部相对于罐体侧壁的其他部分的直径/半径减小。一般,缩颈机每分钟处理超过3000个罐体。缩颈机包括串联设置的一定数量的处理和/或成形站。此外,每个成形站一次处理多个罐体。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成形站包括十二个成形单元。当罐体设置在成形单元处时,该成形单元在一路径上移动并且同时成形罐体。然后,成形单元排出罐体并被移回到初始位置以接收另一罐体。应当理解的是,成形站处的其他单元遵循相同的路径并以类似方式操作。因此,在这样的站处,存在处于正在用更为有限数量的成形单元进行成形的处于不同阶段中的一定数量的罐体,所述成形单元接收/排出罐体或移动到一位置以接收另一罐体。
[0006]此外,处理和/或成形站彼此相邻地设置,并且传送组件使罐体在相邻的处理和/或成形站之间移动。当罐体移动通过缩颈机时,罐体通常保持在同一平面中。也就是说,当从缩颈机的前侧观察时,罐体例如在保持在同一大致平面内的同时左右移动。这种构造允许使用“星形轮”以使罐体在成形站之间快速移动,而无需使罐体移入/移出运动的大致平面。也就是说,该构造允许简化传送组件。
[0007]然而,这种构造还意味着成形组件需要在有限的空间或平面中操作。这又意味着成形组件具有设置有成形元件的有限空间。也就是说,通常,成形组件设置在缩颈机(或驱动组件)的前面与罐体移动所在的平面之间。一般地,该空间在缩颈机的前面与罐体移动所在的平面之间为大约18英寸。因此,每个成形组件在大致垂直于罐体移动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具有有限长度。这种构造导致了已知问题。
[0008]也就是说,成形组件必须构造成使成形元件和驱动元件基本上位于如上所述所允许的有限长度/空间内。这又意味着许多成形/驱动元件比所期望的小。也就是说,当每分钟成形3000个罐体时,成形/驱动元件经受磨损。因此,通常希望具有大而坚固的元件,但是由于有限的空间,这些元件常常比所期望的小。因此,这些元件经常需要维护或需要更换。这是个问题。
[0009]例如,缩颈机的一个工作站一般是基部重整器。基部重整器站利用模具来重整(即,重新成型)罐体基部的形状。如已知的,上面讨论的制罐机成形具有向内圆顶部分的罐体,该向内圆顶部分具有围绕其设置的环形环。基部重整器站通过修改罐体的内部基部轮廓来重整环形环,以允许增大基部处的罐体强度。这允许罐体使用较小的规格厚度,从而使得金属用量减小。在现有技术中,基部重整器包括辊模,该辊模构造成装配在由罐体圆顶限定的空间内。当成形模具(在下文中称为“重整器模具”)设置在相对于基部的大致中心位置时,将罐体转移到基部重整器单元。重整器模具具有比圆顶小的横截面面积;因此,重整器模具设置在罐体基部内并且不接触罐体基部。在基部重整器单元在其路径上移动时,如上所述,重整器模具径向向外移动以接触和重整罐体基部。在基部重整器单元重整基部之后,将重整器模具返回到中心位置,并且排出罐且将罐移动到后续的成形站。
[0010]在每个基部重整器单元中包括各种驱动组件。例如,凸轮致动的驱动器组件使重整器模具从中心位置径向移动以与罐体基部接合。然后,利用齿轮的驱动系统用来使重整器模具围绕罐体基部转动。给定可用于这种驱动组件的空间,齿轮(尤其是齿轮的齿)是尺寸易于磨损的元件的示例。也就是说,这种驱动组件元件以及其他元件是需要频繁维护和更换类型的元件。这些元件是个问题。
[0011]此外,给定用于基部重整器单元的有限空间,这些单元不包括某些期望的元件/组件。例如,重整器模具通过衬套被定位并保持在选定平面中。也就是说,在相对于重整器模具的成形部分(即,接触罐体基部的部分)偏离的位置处,重整器模具包括向外延伸的凸缘。该凸缘设置在两个基本平行的圆环形衬套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润滑剂(例如,油脂)进一步减小重整器模具和衬套之间的摩擦。然而,当罐体未设置在基部重整器单元上时,衬套暴露于工业氛围中。因此,衬套和/或润滑剂暴露于污染中。这是个问题。而且,由于如上所述的有限的可用空间,不会使用诸如但不限于密封推力轴承的构造来代替这种衬套。这也是个问题。
[0012]应注意的是,重整器模具一般为大致圆筒形辊模,重整器模具的半径远小于圆顶半径。由此,重整器模具没有捕获或没有以其他方式干扰基部重整之后的罐体。由此,已知的基部重整器组件不需要在使罐体从基部重整器组件移动时进行辅助的额外构造。如下所论述的,当重整器模具具有较大的半径(即,小于圆顶半径但与圆顶半径几乎尺寸相同的半径)时,在重整器模具和罐体之间存在干涉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罐体有可能被松散地捕获在重整器模具和卡盘之间。这是个问题。也就是说,在基部重整器组件处缺乏的罐体排出系统是个问题。
[0013]因此,需要具有坚固的横截面区域的基部重整器组件和/或基部重整器辊模单元。还需要一种不包括齿轮的基部重整器组件和/或基部重整器辊模单元。还需要一种包括具有密封的减摩擦元件的减摩擦装置的基部重整器组件和/或基部重整器辊模单元。还需要一种基部重整器组件和/或基部重整器辊模单元,其包括用来辅助从基部重整器组件排出
罐体的罐体排出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14]本专利技术的提供了基部重整器组件和/或基部重整器辊模单元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满足了这些需求和其他需要,其包括大致圆环形的卡盘、辊模和辊模单元致动组件。辊模可移动地设置在卡盘内。辊模单元致动组件构造成致动辊模。辊模单元致动组件操作地联接到辊模。此外,辊模单元致动组件的所有元件具有坚固的横截面区域。这解决了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
[0015]此外,或者在可替代的实施例中,辊模单元致动组件不包括任何齿轮。这解决了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此外,或者在可替代的实施例中,辊模单元致动组件是凸轮致动的致动组件。这解决了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此外,或者在可替代的实施例中,辊模单元致动组件包括具有密封的减摩擦元件的减摩擦装置。这解决了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缩颈机基部重整器站(100)的基部重整器辊模单元(130),所述基部重整器辊模单元包括:大致圆环形的卡盘(132);辊模(134);所述辊模(134)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卡盘(132)内;辊模单元致动组件(250),所述辊模单元致动组件构造成致动所述辊模(134);所述辊模单元致动组件(250)操作地联接到所述辊模(134);并且其中,所述辊模单元致动组件(250)的所有元件具有坚固的横截面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部重整器辊模单元(130),其中,所述辊模单元致动组件(250)不包括任何齿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部重整器辊模单元(130),其中,所述辊模单元致动组件(250)是凸轮致动的致动组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部重整器辊模单元(130),其中:所述辊模单元致动组件(250)包括辊模减摩擦装置(138);并且其中,所述辊模减摩擦装置(138)包括密封的减摩擦元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部重整器辊模单元(130),其中,所述辊模减摩擦装置(138)包括密封推力轴承(139)。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部重整器辊模单元(130),其中,所述辊模单元致动组件(250)包括平行连杆(252)。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部重整器辊模单元(130),其中:所述平行连杆(252)包括近端的第一连杆构件(260)和远端的第二连杆构件(280);所述第一连杆构件(260)包括具有第一连杆构件主体第一端部(264)和第一连杆构件主体第二端部(266)的第一连杆构件主体(262);所述第一连杆构件主体第一端部(264)和所述第一连杆构件主体第二端部(266)中的每一个限定枢转联接件(268);所述第二连杆构件(280)包括具有第二连杆构件主体第一端部(284)和第二连杆构件主体第二端部(286)的第二连杆构件主体(282);所述第二连杆构件主体第一端部(284)和所述第二连杆构件主体第二端部(286)中的每一个限定枢转联接件(288);所述第一连杆构件主体第一端部(264)构造成可枢转地联接到基部重整器组件支撑板(120);所述第一连杆构件主体第二端部(266)构造成可枢转地联接到所述第二连杆构件主体第一端部(284);所述第二连杆构件主体第一端部(284)构造成可枢转地联接到所述第一连杆构件主体第二端部(266);并且所述第二连杆构件主体第二端部(286)构造成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辊模(134)。8.一种用于缩颈机(10)的基部重整器站(100),所述基部重整器站(100)包括:壳体组件(102);驱动轴(104),所述驱动轴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壳体组件(102);
罐体支撑件(106),所述罐体支撑件构造成接收来自传送组件(30)的罐体(1);罐体致动器组件(108),所述罐体致动器组件构造成使罐体(1)在所述罐体支撑件(106)上轴向移动;基部重整器组件(110),所述基部重整器组件包括基部重整器组件支撑板(120)、多个基部重整器单元(130)和辊模致动组件(300);所述辊模致动组件(300)包括凸轮板(410)和一定数量的辊模单元致动组件(400);所述凸轮板(410)固定地联接到所述壳体组件(102);所述凸轮板(410)限定一定数量的凸轮板凸轮通道(414);每个所述基部重整器单元(130)联接到所述基部重整器组件支撑板(120);每个所述基部重整器单元(130)包括辊模(134)和大致圆环形的卡盘(132);其中,所述凸轮板(410)操作地联接到每个所述辊模单元致动组件(300);并且其中,每个所述辊模单元致动组件(300)操作地联接到相关联的辊模(134)。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部重整器站(100),其中,每个所述辊模单元致动组件(300)包括平行连杆(252)。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部重整器站(100),其中:所述基部重整器组件支撑板(120)固定到所述驱动轴(104);每个所述平行连杆(252)包括近侧的第一连杆构件(262)、远侧的第二连杆构件(280)和凸轮从动件组件(300);每个所述第一连杆构件(262)包括具有第一连杆构件主体第一端部(266)和第一连杆构件主体第二端部(268)的第一连杆构件主体(264);所述第一连杆构件主体第一端部(264)和所述第一连杆构件主体第二端部(266)中的每一个限定枢转联接件(268);每个所述第二连杆构件(280)包括具有第二连杆构件主体第一端部(284)和第二连杆构件主体第二端部(286)的第二连杆构件主体(282);所述第二连杆构件主体第一端部(284)和所述第二连杆构件主体第二端部(286)中的每一个限定枢转联接件(288);每个所述第一连杆构件主体第一端部(264)可枢转地联接到所述基部重整器组件支撑板(120);每个所述第一连杆构件主体第二端部(266)可枢转地联接到相关联的第二连杆构件主体第一端部(284);每个所述第二连杆构件主体第二端部(286)可旋转地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I
申请(专利权)人:斯多里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