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列斯公司专利>正文

屏蔽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6629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用于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屏蔽电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一个安装有多个导电端子的绝缘的壳体,这些导电端子具有用于连接到印刷电路板的适当的电路迹线上的尾部。在绝缘壳体上安装一个屏蔽外壳,该外壳包括一个顶壁,相对的两个侧壁和后壁。最靠近电路板的后壁的底部通过表面连接而连接到电路板的接地焊盘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技术,尤其涉及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屏蔽电 连接器。
技术介绍
许多电连接器都用于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这样的电连接器典型地 包括某种形状的安装有多个端子的绝缘壳体,这些端子具有用于接合互 补配对连接器的端子的接触部。这些端子典型地具有用于连接到印刷电 路板上适当的电路迹线的尾部,例如通过焊接。上述尾部可以插入印刷 电路板的孔中,以焊料连接至电路板上和/或孔中的电路迹线,或者,这些尾部可以与电赠4反上的扁平电路迹线进行表面连接。表面连4妄,诸如 通过波峰焊技术,是非常高效且节省成本的,而将端子的尾部插入电路 板上的孔内可能会带来复杂和更昂贵的装配步骤。一些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是屏蔽连接器,以保护电连接器免 受电磁干扰(EMI)和/或射频(RF)干扰或"噪声"。屏蔽通常是由大体 上围绕连接器的绝缘壳体的金属屏蔽外壳提供。屏蔽连接器的一个问题 是绝缘壳体通常是通过典型位于连接器后部的开口而插入或装配至屏蔽 外壳中。如果该插入口或装配口没有通过外壳封闭,EMI和/或RF泄露 会通过该开口发生。因此,需要为屏蔽外壳提供一个后壁以关闭该开口。 到目前为止,这样的后壁具有可插入印刷电路板的孔中的尾部。尽管该 方式可以某种程度降低EMI, EMI减少量并不足够。出乎意料地,发现 EMI的减少与将后壁的整个底部焊接到印刷电路板相当,该焊接是仅将 最靠近电路板的后壁的底部或边缘通过表面连接而电连接到接地焊盘 上。该操作缩短了后壁的底部和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电距离,因此,进一 步减少EMI和/或RF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改进的安装在印刷电路板 上的屏蔽电连接器。在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的实施例中,屏蔽电连接器包括安装有多个导电 端子的绝缘壳体,这些导电端子具有用于连接到印刷电路板上适当的电 路迹线上的尾部。屏蔽外壳安装在绝缘壳体上,并且包括顶壁,相对的 两个侧壁和后壁。最靠近电路板的后壁的底部通过表面连接而连接到电 路板上的接地焊盘。优选地,外壳的后壁的底部包括后壁的底边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 施例中,后壁的底边缘被直接表面连接到电路板上接地焊盘。在一个实 施例中,后壁的底边缘大致沿着绝缘壳体的宽度横向延伸。在另一个实 施例中,后壁包括横向分隔开的侧腿对,以在侧腿之间形成空间来允许 看见在端子的尾部和电路板上的电^各迹线之间的连接。侧"逸具有直接表 面连接到电路板上接地焊盘装置的底边缘。在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个实施例中,外壳的后壁的底边缘是通过表面连接 间接连接到电路板上的接地焊盘装置上。具体地,屏蔽外壳包括一个底部突起(tab),该突起与电路板上的接地焊盘直接表面连接。后壁的底 部则机械连接到底部突起。在一个实施例中,后壁的底部包括与底部突 起直接连接的后壁的底边缘。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底部突起具有向上翻 转的唇部,该唇部与外壳的后壁的底边缘上的槽口机械接合。在另一个 实施例中,底部突起位于外壳的一侧上,并包括与外壳后壁的侧边缘机 械接合的向上翻转的唇部。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中,底部突起包括 开口,用于容纳从外壳的后壁延伸的支柱,该支柱机械接合在该开口中。如这里所披露的,屏蔽外壳的顶壁包括用于将外壳固定在壳体上的 固定突起对。这些固定突起位于外壳顶壁的相对的两个后角落处。后壁 有"鲸尾,,构造,包括在固定突起之间的窄部和横跨外壳后部的宽部。通过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 得更明晰。附图说明被认为是新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别阐明。通过参考 结合附图的以下描述,本专利技术与其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非常好理 解。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其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安装在板上的屏蔽电连接器的后部透视图2为类似于图1的视图,从连接器的前对接端观看; 图3为图1的连接器的底部透视图; 图4为图1的连接器的底部平面图; 图5和图6是显示图1连接器组装步骤的顺序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上后部透视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后部正视图; 图9显示了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屏蔽效杲的图表; 图10 A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上后部透视图; 图10B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后部正视图; 图10C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底后部透视图; 图11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 一 个后角落的局部 透视图11B是第四实施例的局部后视正视图; 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上后透视图; 图13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上后透视图; 图13B是图13A所示的连接器的底部左手角落的局部、部分截面的 透视图14 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上后透视图; 图14B是图14A所示的连接器的后视正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更详细地参照附图,首先参照图1-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以屏蔽电 连接器16示出,该屏蔽电连接器16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8上。上迷连接 器基本包括一个绝缘壳体20,安装有多个导电端子22,壳体大体上被一 个屏蔽外壳24围绕。如图5中最佳显示的那样,壳体可以是由绝缘材料整体模铸的一件式结构,绝缘材料可以是塑料或类似材料。屏蔽外壳24可以由导电金属片材沖压(stamp)而制成的,该金属片的这些连接边缘 在图3、图4所示的燕尾形接缝处相互接合。电镀塑料可以代替导电金 属片使用。这些端子22具有用于表面连接(例如通过波峰焊)到印刷电路 板18的适当迹线上的尾部22a。绝缘壳体20和金属外壳24联合来限定连接器16的前对接端26和 后端接端28。可以在图2中很好地看出,金属外壳24在对接端26形成 插座30用于容纳互补配对连接器。可以在图1和图4中很好地看出,这 些端子22的尾部22a位于连接器的后端接端28。参照图5,并结合图1-4,连接器16的绝缘壳体20包括一个主体部 20a和一个向前突出的对接部20b。端子22的尾部22a位于主体部20a 的底部。壳体的对接部20b安装有端子的接触部22b,用于接合配对连 接器的适当端子。如图5所见, 一对固定凹陷32形成于壳体的主体20a 的上后边缘,以下将描述其目的。如图2所示,壳体的对接部20b伸入 通过金属外壳24形成的插座30中,其中对接部与插座的内壁隔开。连接器16的金属屏蔽外壳24包括顶壁24a(图1和图2),底壁2仆 (图3和图4)和一对连接顶壁和底壁的侧壁24c。在外壳的前部向外展 开的唇部24d有助于将配对连接器引入插座30中。 一对固定突起34在 顶壁24a的后角落处向下弯曲,进入壳体20的固定凹陷32,用于将壳体 固定在外壳中,下文中将可见。图5可以很好地看出,金属屏蔽外壳24具有一个后部开口 36,主体 20可以装配到其中。 一旦装配,该后部开口由金属外壳24的后壁38封 闭。后壁从外壳的顶壁24a向下弯曲,例如在40处。该后壁具有一个"鯨 尾,,结构,其形成在固定突起34之间的窄部38a和一个横跨并大体上封 闭后部开口 36的较宽部38b。在图1至图6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后壁 38包括一对侧腿38c,两侧腿限定了在它们之间的空间41 (图1),该 空间允许可见地检查端子20的尾部22a和电路板18的电^各迹线之间的 连接。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屏蔽电连接器,包括:    绝缘壳体,其装设有多个导电端子,这些导电端子具有用于连接到印刷电路板的适当的电路迹线的尾部;    屏蔽外壳,其安装在绝缘壳体上方,并包括顶壁,相对的两个侧壁和后壁,最靠近电路板的后壁的底部通过表面连接而连接到电路板上的接地焊盘。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里斯沙那汉尤金福朗
申请(专利权)人:莫列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