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进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6555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振动进料斗,包括竖直设置的圆筒形筒体,所述筒体底部呈锥形收缩,包括螺杆、搅拌组件和伸缩杆,所述螺杆固定设置在筒体轴线上,所述搅拌组件转动安装在螺杆上,所述伸缩杆竖直设置在筒体轴线上,包括固定段和活动段,所述固定段设置在筒体上方,位于螺杆的顶部,所述活动段和搅拌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活动段的顶部,使得所述伸缩杆驱动搅拌组件竖直运动时搅拌组件也相对螺杆转动并升降;还包括振动机和直杆型球头关节轴承,所述筒体分为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振动机安装在下筒体外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进料斗内部原料易卡住不落料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内部的原料会从底端的出料口持续往外输出。输出。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振动进料斗


[0001]本技术涉及运输导料
,尤其涉及一种振动进料斗。

技术介绍

[0002]自动进料机是很多生产设备需要的辅助设备,自动进料机可免除用人工进料。只要将原料放入料斗,就能自动强行将原料均匀供给给生产设备。自动进料机既节约人工,又能提高工作效益。目前很多进料机都是竖直设置的锥形罐体,在底部开设出口持续供料,当罐体内部存放粉料或其他易堆积堵塞的原料时,最底部的区域在排出原料后,堆积堵塞在罐体下方的物料导致上面的原料不能持续的往下落,就会影响进料斗持续稳定的对外供料。
[0003]现有方案中,为解决进料斗内原料堆积堵塞的问题,使用的搅拌叶片都是在固定高度搅拌,搅拌叶片不能移动到不同高度,对料筒内物料的搅拌范围有限。另外,当原料向下移动时在料筒底部时,料筒底部的直径逐渐减小更易卡料,为解决物料卡在筒体底部不能向下出料的问题,在筒体的底部安装有振动机来保证出料顺畅,但原有筒体结构由于振动电机的频繁运行导致筒体极易破损,脱焊,漏粉,因此需要一种更好的进料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振动进料斗,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自动进料机因搅拌叶片高度固定导致搅拌范围有限,以及振动机直接紧贴筒体设置而导致容易损坏筒体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的解决方案:一种振动进料斗,包括竖直设置的圆筒形筒体,所述筒体底部呈锥形收缩,包括螺杆、搅拌组件、伸缩杆和第一电机,所述螺杆固定设置在筒体轴线上,所述搅拌组件转动安装在螺杆上,所述伸缩杆竖直设置在筒体轴线上,包括固定段和活动段,所述固定段设置在筒体上方,位于螺杆的顶部,所述活动段内部中空并套设在螺杆外侧,所述活动段和搅拌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段和固定段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活动段的顶部,驱动所述活动段沿着轴线自转,使得所述伸缩杆驱动搅拌组件竖直运动时搅拌组件也相对螺杆转动并升降;
[0006]还包括振动机和直杆型球头关节轴承,所述筒体分为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上筒体底部外壁和下筒体顶部外壁上沿周向环绕设置有若干安装台,所述直杆型球头关节轴承分别连接上筒体和下筒体之间相对的安装台;所述振动机安装在下筒体外壁上。
[0007]作为优选,所述下筒体最上沿设置有第一环形板,所述上筒体底端设置有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之间设置有环形的减震橡胶。
[0008]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台为水平设置的板状结构,分别连在上筒体和下筒体的侧壁,所述安装台和筒体侧壁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和筒体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上筒体的底端部分延伸至下筒体内部且和下筒体内壁有间隔。
[0010]作为优选,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旋转套和叶片,所述旋转套为圆柱形套筒,所述旋转套和螺杆同轴设置,所述旋转套内设置和螺杆外螺纹所适配的内螺纹,所述叶片绕着旋转套轴线周向设置。
[0011]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段顶部围绕设置有外齿轮,所述第一电机的轴线竖直设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和活动段上的外齿轮啮合。
[001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进料斗的作用是暂时储存原料,将内部的原料稳定持续供给出去。当工作人员把原料倒入进料斗填充整个进料斗,处在底部区域的原料受到较大的压力,使得进料斗内部的原料紧密堆积,甚至出现板结堵塞的情况,影响原料的下沉。设置在筒体内部的搅拌组件沿着螺杆在伸缩杆的作用下上下移动,在上下移动的同时第一电机驱动搅拌组件绕着螺杆旋转,搅拌组件的移动使得进料斗内部的原料不会特别紧致。设置在下筒体外壁的振动机保持开启状态,在振动作用下下筒体内的原料更流畅的从底部出口排出。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当下筒体的原料被在振动机的辅助下被排出的同时,处在筒体上层的原料在搅拌组件的搅拌下避免了出现堆积堵塞的情况,不断的向下运动,从而保证了给生产机械持续的输送原料的任务。振动机设置在下筒体,避免了整个筒壁都被振动机振动,在只需要使下筒体振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功率较小的振动机,降低了噪音和电能的消耗。
[0015]2、同时,因为上下筒体分离,振动机带来的效果仅影响下筒体,多雨的振动也可以被球头万向节吸收,从而解决振动机易导致罐体破损,脱焊,漏粉的问题。
[0016]3、搅拌组件旋转时打破原料的板结或堆积堵塞时,还沿着螺杆上下之间往复运动,增大了影响区域提高了搅拌效果,使料筒内原料保持了更好的流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上筒体和下筒体连接示意图。
[0019]上述附图中:1、上筒体;2、下筒体;3、活动段;4、螺杆;5、旋转套;6、叶片;7、固定段;8、安装台;9、减震橡胶圈;10、第一环形板;11、直杆型球头关节轴承;12、振动机;13、第二环形板;14、第一电机;15、输出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所示,一种振动进料斗,包括竖直设置的圆筒形筒体,所述筒体底部呈锥形收缩,包括螺杆4、搅拌组件和伸缩杆,所述螺杆4固定设置在筒体轴线上,所述螺杆4的上端用支架固定,下端也用支架和筒体内壁支撑连接,所述搅拌组件转动安装在螺杆4上,所述伸缩杆竖直设置在筒体轴线上,包括固定段7和活动段3,所述固定段7设置在筒体上方并用金属架固定,位于螺杆4的顶部,螺杆4的顶部和固定段7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段3内部中空并套设在螺杆4外侧,所述活动段3和搅拌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段3和固定段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4安装在活动段3的顶部,用金属架固定,驱动所述活动段3沿着轴线自转,使得所述伸缩杆驱动搅拌组件竖直运动时搅拌组件也相对螺杆4转动并升降;伸缩杆为电动驱
动为现有技术,进料斗开始工作时伸缩杆的活动段3不断往复的伸出和回缩,驱动搅拌组件沿着螺杆4上下运动的同时,第一电机14也在驱动搅拌组件旋转运动。
[0022]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段3顶部围绕设置有外齿轮,所述第一电机14的轴线竖直设置,所述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输出齿轮15,所述输出齿轮15和活动段3上的外齿轮啮合。齿轮传动可以传递较大的力矩,适应不同质量密度的物料搅拌。
[0023]如图2所示,作为优选,所述振动机构包括振动机12和直杆型球头关节轴承11,所述筒体分为上筒体1和下筒体2,所述上筒体1底部外壁和下筒体2顶部外壁上沿周向环绕设置有若干安装台8,所述直杆型球头关节轴承11分别连接上筒和下筒体2之间相对的安装台8,所述振动机12安装在下筒体2外壁上。因下筒体2中原料容易发生堆积,同时上筒体1中设有搅拌组件来进行搅拌打散,故将振动机12安装在下筒体2,对局部区域提供振动使其正常下落排料。且需要振动的区域较小就可以选用功率较小的振动机12,降低了噪音结和电能的消耗。
[0024]作为优选,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进料斗,包括竖直设置的圆筒形筒体,所述筒体底部呈锥形收缩,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杆、搅拌组件、伸缩杆和第一电机,所述螺杆固定设置在筒体轴线上,所述搅拌组件转动安装在螺杆上,所述伸缩杆竖直设置在筒体轴线上,包括固定段和活动段,所述固定段设置在筒体上方,位于螺杆的顶部,所述活动段内部中空并套设在螺杆外侧,所述活动段和搅拌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段和固定段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活动段的顶部,驱动所述活动段沿着轴线自转,使得所述伸缩杆驱动搅拌组件竖直运动时搅拌组件也相对螺杆转动并升降;还包括振动机和直杆型球头关节轴承,所述筒体分为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上筒体底部外壁和下筒体顶部外壁上沿周向环绕设置有若干安装台,所述直杆型球头关节轴承分别连接上筒体和下筒体之间相对的安装台;所述振动机安装在下筒体外壁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动进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筒体最上沿设置有第一环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正仁
申请(专利权)人:昌群精细工业宜昌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