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引脚固定结构的共模电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6372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共模电感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带引脚固定结构的共模电感。包括共模电感本体,共模电感本体下端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上板,上板上端固定有支座,支座上端开设有弧形槽,共模电感本体的铁芯下端固定在弧形槽内,上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纵向的上长槽,上长槽下方的下板上开设有两个前后设置的卡槽,下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纵向的下长槽,下长槽与其一侧的卡槽连通,共模电感本体的四个引脚分别贯穿四个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对共模电感本体的引脚进行固定,省去了点胶固定步骤,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防止共模电感本体被歪斜固定,能够提高共模电感本体的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引脚固定结构的共模电感


[0001]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共模电感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带引脚固定结构的共模电感。

技术介绍

[0002]常规共模电感,通常是以两绕组绕制磁环两边,然后底板穿圆孔后以点胶生产形式固定,引脚不方便贯穿底板的圆孔,而且穿板时四个引脚通常需逐个对孔,孔径的大小也影响穿板的作业难度,导致生产作业非常耗用工时,引脚贯穿底板后,将共模电感与底板进行点胶固定,点胶固定过程中共模电感容易出现歪斜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方便对共模电感本体的引脚进行固定,省去了点胶固定步骤,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防止共模电感本体被歪斜固定,能够提高共模电感本体质量的带引脚固定结构的共模电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带引脚固定结构的共模电感,包括共模电感本体,共模电感本体下端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上板,上板上端固定有支座,支座上端开设有弧形槽,共模电感本体的铁芯下端固定在弧形槽内,上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纵向的上长槽,共模电感本体的左侧的两个引脚贯穿左侧的上长槽,共模电感本体右侧的两个引脚贯穿右侧的上长槽,上板下方滑动设置有下板,上板与下板紧抵接触,上长槽下方的下板上开设有两个前后设置的卡槽,下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纵向的下长槽,下长槽与其一侧的卡槽连通,共模电感本体的四个引脚分别贯穿四个卡槽,卡槽将其内的引脚卡紧。
[0006]具体的,所述上板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横向的滑槽,两上长槽位于两滑槽之间,销钉下端贯穿滑槽后与下板固定连接。
[0007]具体的,所述卡槽为楔形槽。
[0008]具体的,所述弧形槽内缘涂覆有粘接层,共模电感本体的铁芯下端与支座通过粘接层粘接固定连接。
[0009]具体的,所述上板和下板均为绝缘板。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1]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方便对共模电感本体的引脚进行固定,省去了点胶固定步骤,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防止共模电感本体被歪斜固定,能够提高共模电感本体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上板和下板的分体结构的三维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

2所示,一种带引脚固定结构的共模电感,包括共模电感本体1,共模电感本体1下端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上板6,上板6上端固定有支座2,支座2上端开设有弧形槽3,共模电感本体1的铁芯下端固定在弧形槽3内,所述弧形槽3内缘涂覆有粘接层,共模电感本体1的铁芯下端与支座2通过粘接层粘接固定连接,上板6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纵向的上长槽11,共模电感本体1的左侧的两个引脚4贯穿左侧的上长槽11,共模电感本体1右侧的两个引脚4贯穿右侧的上长槽11,上板6下方滑动设置有下板5,所述上板6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横向的滑槽9,两上长槽11位于两滑槽9之间,销钉10下端贯穿滑槽9后与下板5固定连接,上板6与下板5紧抵接触,所述上板6和下板5均为绝缘板,上长槽11下方的下板5上开设有两个前后设置的卡槽8,下板5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纵向的下长槽7,下长槽7与其一侧的卡槽8连通,共模电感本体1的四个引脚4分别贯穿四个卡槽8,卡槽8将其内的引脚4卡紧,所述卡槽8为楔形槽。
[0015]对共模电感本体1的引脚4进行固定时,将下板5向右侧方向滑动,使得下长槽7与上长槽11对应,然后使得共模电感本体1的左侧的两个引脚4贯穿左侧的上长槽11和下长槽7,使得共模电感本体1右侧的两个引脚4贯穿右侧的上长槽11和下上槽7,并使得共模电感本体1的铁芯下端进入到支座2的弧形槽3内,使得共模电感本体1的铁芯下端被粘接固定在弧形槽3内,然后使得四个引脚4分别与四个卡槽8对应,之后,推动下板5,使得下板5向左侧运动,使得引脚4进入到其一侧的卡槽8内,并使得卡槽8对其内的引脚4进行卡紧固定,此时,共模电感本体1的引脚4以及共模电感本体1被固定,在下板5和上板6之间摩擦力的作用下,上板6和下板5能够保持稳定。
[001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引脚固定结构的共模电感,包括共模电感本体,其特征在于,共模电感本体下端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上板,上板上端固定有支座,支座上端开设有弧形槽,共模电感本体的铁芯下端固定在弧形槽内,上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纵向的上长槽,共模电感本体的左侧的两个引脚贯穿左侧的上长槽,共模电感本体右侧的两个引脚贯穿右侧的上长槽,上板下方滑动设置有下板,上板与下板紧抵接触,上长槽下方的下板上开设有两个前后设置的卡槽,下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纵向的下长槽,下长槽与其一侧的卡槽连通,共模电感本体的四个引脚分别贯穿四个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海波程李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银利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