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最大表面接触的同轴连接器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6239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具有最大表面接触的同轴连接器及方法。一种阴同轴电缆电连接器,包括导电筒件或外壳,其封闭了触头托架组件。该触头托架组件包括盖构件,盖构件包住分组件,分组件包括弹性套管或管,其有压力地但可收缩地安装底座构件的触头接收臂上,使电触头固定在相对的两个触头接收臂之间。电触头由导电材料形成,并包括两个相对的半部分,其安装在底座的触头接收臂之间,并使侧翼部分互相接触,触头的半部分的相对的纵向半圆形槽接触在一起形成圆形通道,用来接收同轴电缆的导电阳插脚或中心导体。当这种阳插脚或中心导体插入电触头时,弹性套管开始产生向内的压力以允许阳插脚插入,同时维持足够大的向内压力,以在插入的阳插脚或中心导体的几乎整个长度上推压电触头的半圆形槽机械接触阳插脚或中心导体并环绕在其圆周,从而确保它们之间的低阻抗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的来说涉及电连接器,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同轴电缆的 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为了提供用于同轴电缆的电连接器,从而确保同轴电缆和连接器 之间的可靠电连接和机械连接,已经进行了许多年实质研究和开发。 虽然己经进行了许多改进,现有技术中仍然存在这样的需求,即提供 一种非常可靠的电连接器,用于除了在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和连接器之间维持非常低阻抗的电连接之外,还确保连接器与同轴电缆的容易 的机械互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包括位于中心的分成两半的电触头,所述电触头 沿它们的整个长度基本上完全地环绕与同轴电缆有关的阳插脚或中心 导体。相对的两半电触头被承载在被弹性套管部分地环绕的绝缘的触 头托架内,以施加径向压力给触头托架的可弯曲臂,从而将电触头的 分开的两半推压成与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环绕接触,以确保高度整体 性的机械接触,并且在它们之间具有非常低阻抗的电连接。附图说明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其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 的附图标记标识,其中图1A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分解装配图1B是阴电触头构件的局部装配和局部分解的装配图,该阴电触头构件装配到底座构件上,该底座构件具有固定在其上的硅树脂套管, 并且盖构件在合适的位置插在该套管上;图1C示出了图1B的局部装配图完成之后的视图1D示出了图1C所示组件完成到连接器外壳或框架中的装配;图2A是盖构件的右视图,左视图与其一样;图2B是盖构件的前视图,后视图与其一样;图2C是沿图2A的线2C-2C截取的剖视图; 图2D是盖构件的俯视图2E是盖构件的仰视图,此视图与图2A至2D的视图有关,表 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3A是用于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圆形硅树脂套管的前视图; 图3B是图3A的套管的俯视图4A是用于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触头在折叠成两半之前的坯 件形式的平面视图4B是图4A的触头的俯视图4C是图4A所示经过折叠的电触头组件装配到电线或电导体上 的前视图4D是电触头与电导体装配的绘画视图4E是示出坯件的彼此相对的两个半部分的俯视图5A是用于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底座构件的一部分的绘画视图5B是图5A的底座构件的右视图,左视图与其一样;图5C是底座构件沿图5B的线5C-5C截取的剖视图5D是图5A的底座构件的俯视图5E是图5A的底座构件的仰视图;以及图6是用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阴电连接器组件的装配图, 其使用了长度延长的底座构件,以适应将连接器组件放在延长的连接 器外壳内。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图1A至1D,该阴同轴连接器包括盖2、弹性套管4、电触头 6、底座构件8、以及同轴电缆连接器外壳IO构成的组件,其中同轴电 缆连接器外壳IO具有喷丸轴环13和螺纹11。在图1B中,该连接器的 局部分组件示出了电触头6在底座构件8中的安装,并且弹性套管4 安装在底座构件8的一部分上,盖2被设置用于前述局部分组件的后 续安装。成品分组件被表示在图1C中,其中盖2安装在套管4和底座 构件8上。需要注意的是,图1C所示的成品分组件相对于图1A所示 的局部分组件图旋转了 90°。如图1D所示,成品分组件12安装在导电 的筒件或外壳10内。如图1B中所示,套管4安装成其顶端与底座S 的顶部齐平。该同轴连接器的一个应用是提供F-端口连接器,其被构 造用于容纳RG6或RG59同轴电缆,但是不限于此,该同轴连接器可 以同其它端口尺寸和同轴电缆结构一起使用。还要进一步注意,安装 在端口或连接器外壳10内的触头组件12具有盖2的最上部的直径减 小的部分H (参考图2A-2E,如下面所述)。现在将参考图2A至2E描述盖2的各种特征。盖2由单片合适的 绝缘塑料构成。如图所示,盖2包括直径减小的最顶部14,其与位于 下面的直径相对增大的圆形顶部16同心。如图所示,位于中心的沉头 通孔18设置为穿过顶部14、 16。从顶部16向下延伸的是两个相对的 宽度相对窄的侧构件20,它们之间的空间尺寸使得盖能够紧贴地保持 在套管4和底座构件8上。侧构件20中的每个具有径向水平横断面。在该实施例中,图3A和3B中所示的套管4由硅树脂管材料构成, 但是它可以由任何合适的塑料制成。套管4包括位于中心的圆形通孔 22,其尺寸使得它能够有压力地滑到底座构件8上,见下面的进一步 描述。构造为提供基本管状的阴触头构件的电触头6由合适的材料制成,例如铍铜(BeCu)。这种材料是优选的,但是也可以使用其它合适的 触头材料。为了形成触头6, BeCu材料制成的坯件24构造为具有位于 中心的孔26,孔26用来接收导电电线28 (参见图4C)。坯件24形成 为包括位于中心的纵向半圆槽或沟30。将坯件24沿折叠线35折叠成 两半,以使得每半33的半圆槽30彼此相对。侧翼37形成在槽30的 相对侧上。需要注意的是,坯件24的半部分33是同样的,并且分别 具有相等的长度XA。图4E是示出彼此相对的两个半部分33的俯视图, 并且两个半部分33形成基本圆形的开口槽或通道32。在图4C中,装 配好的触头6被示出,其中,导电电线28的一端被焊接或电子熔焊或 者机械和电连接在孔26内,孔26现在位于形成的电触头6的底端。 成品电触头6的绘画视图被显示在图4D中。在这个实例中需要注意的 是,优选实施例中用于触头6的BeCu材料的厚度是0.002英寸,但是 不限于此,通过使用其它材料或者在其它应用中该厚度可以是其它值。 此外,在这个实例中,焊料34被示出,其用于将电线28固定到触头6 上。现在将参考图5A至5E描述底座构件8的设计。底座构件8包括 圆形的最低部分40,两个竖直取向且间隔开的相对的触头接收臂42从 该最低部分40延伸。臂42的内侧相对壁被构造为接收触头6的相对 的半部分33。触头接收臂42的外侧壁每个具有一个倒圆,如图5D的 最清楚显示。臂42每个还包括位于平坦壁部分45的每侧上的纵向半 圆槽44。槽44用于接收触头6的相对半部分33的槽30的半圆外壁部 分或肋31。平坦壁部分45与触头6的侧壁部分37相对。壁42的最上 部的外壁和内壁分别包括位于顶部41的每一侧上的斜面部分46、 48。 如图所示,直径扩大的圆形下部40包括位于中心的通孔50。底座构件8的长度在用于竖直或水平RF连接器端口或外壳10时 被调整。通常,用在水平端口外壳10中时,底座构件8必须制造得比 用在竖直RF连接器外壳或端口 10中时长。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 如在图1C的结构中所示,底座构件8在这个实例中被设计或构造成用在竖直RF连接器外壳或端口 10中。在图6中,相对于图1C的结构, 通过包括如图所示的从圆形下部40延伸的延伸部分52,底座构件8被 加长以用在水平RF连接器外壳或端口 10中。在这个实施例中,底座 构件S由单片绝缘塑料制成,由此,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塑料,只要 其足够软,可以弯曲,从而使阻抗最小化即可。换句话说,用于底座 构件8的塑料必须足够软,以允许当向内的定向力被施加给每个臂42 时,触头接收臂42朝向彼此移动(下面将对此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但是当向内的力减小时,其具有记忆力以返回到其静止位置或朝向其 静止位置返回。现在将描述该同轴连接器的操作。当同轴电缆(未示出)的阳插 脚或中心导体被插入容纳在RF导体外壳或端口 10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阴同轴电缆电连接器,包括: 纵向分开的电触头,其包括一对相对的半部分,每个半部分具有半圆形的内壁,所述内壁构造成沿插入其中的同轴电缆的阳插脚或中心导体的整个长度环绕所述阳插脚或中心导体的圆周;以及 绝缘托架,构造成既将所述电触头机械地固定在其中心部分中,又沿所述成对半部分的长度施加弹性产生的可收缩的径向力,用于推压所述半部分的内壁紧密地靠着和环绕所述阳插脚或中心导体的圆周,以确保它们之间的电阻达到最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瑟戴克
申请(专利权)人:极端宽带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