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工位全自动绕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523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八工位全自动绕线机,包括旋转工作台和八个工位,八个工位依次是上料工位、绕线工位、放线工位、缠角工位、焊锡工位、包胶工位、下料工位和方转工位,所述放线工位包括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第五电机、第六电机、第一旋转气缸、第二旋转气缸、第四气缸、第五气缸、第六气缸、第七气缸、第八气缸、第九气缸、第十气缸、第十一气缸、焊锡工作台和助焊剂喷头。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将漏电线圈组装的全过程分为八个工位,并通过各工位的机械结构的有序配合,实现漏电线圈的全自动组装,全过程以及任一工位的工艺不再需要人工参与,且可以自动分离合格品与不合格品,节省人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能。产能。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八工位全自动绕线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漏电线圈组装设备
,尤其涉及八工位全自动绕线机。

技术介绍

[0002]漏电保护器,简称漏电开关,又叫漏电断路器,主要是用来在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以及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保护,其具有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可用来保护线路或电动机的过载和短路,亦可在正常情冴下作为线路的不频繁转换启动之用,一般地,在漏电断路器中包含一个漏电线圈,漏电线圈包括线圈骨架、引线和缠绕在线圈骨架上的漆包线,当主回路中存在漏电电流时,漏电线圈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以致使线圈骨架内的动铁芯动作,从而使漏电断路器完成脱扣。
[0003]漏电线圈在组装时,需要经过多个工艺步骤,首先,漆包线绕接在骨架上,其次,将一段引线放置在骨架上,且需要引线两端绝缘层剪断,露出线芯,然后,将漆包线绕接在引线一端的线芯外侧,引线两端需要焊锡,接着,通过胶布将引线裹接在骨架上,且漆包线和引线绕接的一端要隐藏在胶布内侧,最后,检测组装好的漏电线圈是否合格,将合格的漏电线圈和不合格的漏电线圈分开,获得需要的合格品,现有技术在上述工艺步骤中,总是涉及到人工处理,如引线的剪断和绝缘层的剥离,较为麻烦,工作效率低,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八工位全自动绕线机,实现漏电线圈组装工艺的全自动化进行,省去人工,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而提出的八工位全自动绕线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八工位全自动绕线机,包括旋转工作台和八个工位,八个工位依次是上料工位、绕线工位、放线工位、缠角工位、焊锡工位、包胶工位、下料工位和方转工位,所述上料工位用来实现骨架的上料,所述绕线工位用以实现漆包线在骨架上的绕接,所述放线工位用以将引线放置在骨架上,所述缠角工位用以剪断漆包线,并将漆包线绕接在引线一端,所述焊锡工位对引线和漆包线缠角处进行焊锡,所述包胶工位通过胶布将漆包线和引线包裹在骨架上,获得漏电线圈成品,所述下料工位用以判断漏电线圈是否为合格品,并将漏电线圈下料至对应的料箱中,通过旋转工作台和八个工位上机械结构的配合,实现骨架、漆包线和引线的连接,以获得合格的漏电线圈;
[0007]所述放线工位包括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第五电机、第六电机、第一旋转气缸、第二旋转气缸、第四气缸、第五气缸、第六气缸、第七气缸、第八气缸、第九气缸、第十气缸、第十一气缸、焊锡工作台和助焊剂喷头;
[0008]所述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驱动第五电机、第一旋转气缸、第二旋转气缸、第十气缸和第十一气缸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五电机通过同步带机构和滚珠丝杠机构驱动第一旋转气缸、第二旋转气缸、第十气缸和第十一气缸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旋转气缸和第二旋转气缸驱动第十气缸和第十一气缸转动,所述第十气缸和第十一气缸通过输出端的
夹板夹紧引线。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第八气缸驱动第七气缸和第九气缸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九气缸驱动第七气缸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七气缸通过输出端夹板夹紧引线一端;
[0011]所述第五气缸驱动第六气缸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第六气缸驱动输出端的两组刀头,依次剪断另一端引线的绝缘层和线芯,所述第六电机通过同步带机构驱动输出端夹头夹紧引线另一端的绝缘层;
[0012]所述引线端部掠过助焊剂喷头时,助焊剂喷头自动将助焊剂喷洒在引线端部的线芯上,所述焊锡工作台对喷洒有助焊剂的引线一端的线芯进行焊锡。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旋转工作台包括转盘、固定轴、第十三电机和弹簧定位块,所述固定轴一端用以套接骨架,另一端开设有四个定位槽,所述固定轴上开设有两个引线槽,且固定轴底部两侧具有封闭引线槽的弹簧夹紧块,相邻定位槽之前的夹角为90度,所述转盘转动安装有适配于八个工位的固定轴,以及与定位槽抵接的弹簧定位块,所述第十三电机驱动转盘转动。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包胶工位包括第十二电机、第二十气缸、第二十一气缸、第二十二气缸、第二十三气缸、第二十四气缸、第二十五气缸、第二十六气缸、第二十七气缸、第二十八气缸、第二十九气缸、第三十气缸、第三旋转气缸、从动锥齿轮、传动轴、主动锥齿轮和支撑轴;
[0017]所述第二十一气缸驱动锯齿形矫正头向下运动,校正引线在骨架上的位置,所述第二十二气缸驱动压板将引线压紧在骨架上;
[0018]所述第十二电机驱动主动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二十六气缸驱动从动锥齿轮和传动轴水平移动,所述传动轴带动固定轴和骨架转动,所述第二十气缸驱动传动轴上的夹头将引线和漆包线夹紧,随骨架同步转动。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0]所述第二十七气缸驱动第二十八气缸、第二十九气缸和第三旋转气缸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十八气缸和第二十九气缸驱动第三旋转气缸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三旋转气缸驱动输出端压杆将引线和漆包线折角在骨架上;
[0021]所述第二十四气缸、第二十五气缸驱动第二十三气缸、第三十气缸和支撑轴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十三气缸驱动第三十气缸和支撑轴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三十气缸驱动输出端刀头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支撑轴外侧绕接有胶布。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3]所述缠角工位包括第七电机、第八电机、第九电机、第十二气缸、第十三气缸、第十四气缸和第十电机,所述第十二气缸驱动锯齿形矫正头向下运动,校正引线在骨架上的位置,所述第十三气缸驱动压板将引线压紧在骨架上,所述第七电机和第八电机驱动第九电机、第十四气缸和第十电机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九电机通过同步带机构和滚珠丝杠机构驱动第十四气缸和第十电机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所述第十电机驱动第十四气缸转动,所述第十四气缸驱动输出端的刀头和夹板对漆包线进行剪断和夹紧。
[00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5]所述焊锡工位包括第十五气缸、第十六气缸、第十七气缸、第十八气缸、第十九气
缸、第十一电机和喷涌式锡炉,所述第十五气缸驱动锯齿形矫正头向下运动,校正引线在骨架上的位置,所述第十六气缸驱动输出端刀头剪断引线和漆包线多余部位,所述第十七气缸和第十八气缸驱动第十六气缸在竖直和水平方向上运动,所述第十九气缸驱动第十一电机和喷涌式锡炉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第十一电机通过同步带机构驱动搅拌机构搅动喷涌式锡炉内的锡液,使得锡液通过锡液出口喷出,以对引线喷洒有助焊剂的另一端和漆包线进行焊锡。
[00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7]所述上料工位包括上料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所述第一气缸推动骨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气缸驱动第一气缸在竖直方向上升降,所述第三气缸推动骨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绕线工位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飞纱筒,所述第一电机驱动飞纱筒转动,所述第二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八工位全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工作台(9)和八个工位,八个工位依次是上料工位(1)、绕线工位(2)、放线工位(3)、缠角工位(4)、焊锡工位(5)、包胶工位(6)、下料工位(7)和方转工位(8),所述上料工位(1)用来实现骨架的上料,所述绕线工位(2)用以实现漆包线在骨架上的绕接,所述放线工位(3)用以将引线放置在骨架上,所述缠角工位(4)用以剪断漆包线,并将漆包线绕接在引线一端,所述焊锡工位(5)对引线和漆包线缠角处进行焊锡,所述包胶工位(6)通过胶布将漆包线和引线包裹在骨架上,获得漏电线圈成品,所述下料工位(7)用以判断漏电线圈是否为合格品,并将漏电线圈下料至对应的料箱中,通过旋转工作台(9)和八个工位上机械结构的配合,实现骨架、漆包线和引线的连接,以获得合格的漏电线圈;所述放线工位(3)包括第三电机(311)、第六电机(314)、第四气缸(331)、第五气缸(332)、第六气缸(333)、第七气缸(334)、第八气缸(335)、第九气缸(336)、焊锡工作台(341)和助焊剂喷头(342);所述第三电机(311)和第四电机(312)驱动第五电机(313)、第一旋转气缸(321)、第二旋转气缸(322)、第十气缸(337)和第十一气缸(338)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五电机(313)通过同步带机构和滚珠丝杠机构驱动第一旋转气缸(321)、第二旋转气缸(322)、第十气缸(337)和第十一气缸(338)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旋转气缸(321)和第二旋转气缸(322)驱动第十气缸(337)和第十一气缸(338)转动,所述第十气缸(337)和第十一气缸(338)通过输出端的夹板夹紧引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工位全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气缸(335)驱动第七气缸(334)和第九气缸(336)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九气缸(336)驱动第七气缸(334)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七气缸(334)通过输出端夹板夹紧引线一端;所述第五气缸(332)驱动第六气缸(333)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第六气缸(333)驱动输出端的两组刀头,依次剪断另一端引线的绝缘层和线芯,所述第六电机(314)通过同步带机构驱动输出端夹头夹紧引线另一端的绝缘层;所述引线端部掠过助焊剂喷头(342)时,助焊剂喷头(342)自动将助焊剂喷洒在引线端部的线芯上,所述焊锡工作台(341)对喷洒有助焊剂的引线一端的线芯进行焊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八工位全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工作台(9)包括转盘(91)、固定轴(92)、第十三电机(93)和弹簧定位块(94),所述固定轴(92)一端用以套接骨架,另一端开设有四个定位槽(921),所述固定轴(92)上开设有两个引线槽,且固定轴(92)底部两侧具有封闭引线槽的弹簧夹紧块(922),相邻定位槽(921)之前的夹角为90度,所述转盘(91)转动安装有适配于八个工位的固定轴(92),以及与定位槽(921)抵接的弹簧定位块(94),所述第十三电机(93)驱动转盘(91)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八工位全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胶工位(6)包括第十二电机(61)、第二十气缸(621)、第二十一气缸(622)、第二十二气缸(623)、第二十三气缸(624)、第二十四气缸(625)、第二十五气缸(626)、第二十六气缸(627)、第二十七气缸(628)、第二十八气缸(629)、第二十九气缸(630)、第三十气缸(631)、第三旋转气缸(64)、从动锥齿轮(651)、传动轴(652)、主动锥齿轮(653)和支撑轴(66);所述第二十一气缸(622)驱动锯齿形矫正头向下运动,校正引线在骨架上的位置,所述第二十二气缸(623)驱动压板将引线压紧在骨架上;
所述第十二电机(61)驱动主动锥齿轮(653)转动,所述第二十六气缸(627)驱动从动锥齿轮(651)和传动轴(652)水平移动,所述传动轴(652)带动固定轴(92)和骨架转动,所述第二十气缸(621)驱动传动轴(6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自格陈拓拓李平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欣丰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