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5233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包括安装箱、缓冲机构与吹气机构,吹气机构与缓冲机构均设于安装箱上,吹气机构包括连通组件与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多个缓冲垫、连接弹簧、多个限位口与多个下压板,连通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第三连通腔与第三连通管,缓冲机构包括连接板、连接带与复位弹簧,缓冲垫顶部均设有多个收集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患肢对缓冲垫的挤压,受到压力的多个缓冲垫向下移动带动着连接的下压板向下移动,下压板向下移动对连接板进行挤压,连接板受到压力会带动着对应连接的复位弹簧收缩,同时复位弹簧对于缓冲垫进行缓冲,避免了缓冲垫的突然下降对患肢造成伤害。然下降对患肢造成伤害。然下降对患肢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术后辅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烧伤整形是指在烧伤后的整形修复。烧创伤后畸形表现为组织缺损、移位或增生,临床表现轻者累及外观的美容、严重者往往导致功能障碍、患者的心理负担较重,烧伤整形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原则上,对于组织移位者,采用组织复位术;组织过多者,应采用组织切除术;组织缺损者,应采用组织移植术。
[0003]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患肢烧伤整形术后,由于肢体不能活动,只能将患肢放在折叠的被褥上,减轻肢体水肿,一方面,腿部长时间,很容易使被褥接触、摩擦伤口,造成交叉感染,这样操作起来非常麻烦、费时费力,且容易污染被褥,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另一方面,由于伤者长时间的放置在被褥上,患肢长时间的放置在被褥上由于空气的不流通,患者容易得褥疮难以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包括安装箱、缓冲机构与吹气机构,所述吹气机构与缓冲机构均设于安装箱上;
[0007]所述吹气机构包括连通组件与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位于安装箱外部,所述连通组件位于安装箱侧壁并与限位组件相连接;
[0008]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多个缓冲垫、连接弹簧、多个限位口与多个下压板,每个所述缓冲垫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下压板,所述安装箱顶部设有多个限位口,每个所述下压板外侧壁与对应的限位口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下压板贯穿安装箱顶部,所述缓冲垫之间通过连接弹簧连接;
[0009]所述连通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第三连通腔与第三连通管,两个所述第一连通管位于安装箱侧壁底部,两个所述第一连通管关于安装箱中心轴对称,所述第一连通管与安装箱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位于下压板内部,多个所述第三连通管均设置在安装箱顶部侧壁内,所述第三连通管位于第二连通管之间,所述第三连通管将第二连通管连通,多个所述第三连通腔位于缓冲垫内部,所述缓冲垫开设有多个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第三连通腔相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连接板、连接带与复位弹簧,多个所述复位弹簧底部与安装箱内底部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复位弹簧与一个连接板相对应,所述复位弹簧顶部与对应的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带相互连接,每个所述连接板与一个下压板相对应,所述连接板顶部与相对应的下压板顶部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缓冲垫顶部均设有多个收集腔,所述收集腔通过吸气口与缓冲垫外部相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缓冲垫为柔韧度高纯天然乳胶材质。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为外侧壁与安装箱内侧壁相滑动,所述连接带外侧壁与安装箱内侧壁相滑动。
[0014]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与连接带将安装箱分隔成上下两个密闭不连通的空腔。
[0015]优选的,所述缓冲垫外表面呈符合腿部外形的弧形设置。
[0016]优选的,所述第二连通管两端分别设有伸缩管,所述第一连通管与第三连通腔相连接的端部设有伸缩管。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患肢对缓冲垫的挤压,受到压力的多个缓冲垫向下移动带动着连接的下压板向下移动,下压板向下移动对连接板进行挤压,连接板受到压力会带动着对应连接的复位弹簧收缩,同时复位弹簧对于缓冲垫进行缓冲,避免了缓冲垫的突然下降对患肢造成伤害。
[0019]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连接板带动着连接带向下移动,向下移动的连接板与连接带会将安装箱内部的空气进行挤压,受到挤压的空气进入到第一连通管,通过第一连通管进入到第二连通管中,多个第二连通管通过第三连通管相互传递,第二连通管中的空气传递到第三连通腔中,并通过连通孔吹出,吹出的气体产生气流,对于患肢进行散热并且增加患肢与缓冲垫之间的空气,放置了褥疮的生成。
[0020]3、本专利技术中,同时由于缓冲垫材质具有弹性,当受到患肢的挤压之后会收缩,并且受到挤压的缓冲垫上的收集腔受到压缩,当患肢产生移动转动的时候脱离了缓冲垫,缓冲垫失去压力从而收集腔产生气压,将患肢产生的皮屑与污垢进行吸附,使得皮屑与污垢进入到收集腔中,对于患肢进行清理,防止交叉感染,也降低了被褥的污染速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的三维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安装箱与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缓冲垫与连接弹簧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缓冲垫与连通孔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第三连通腔的三维图。
[0027]图中标号:1、安装箱;2、缓冲垫;3、下压板;4、限位口;5、连接弹簧;6、第一连通管;7、第二连通管;8、第三连通腔;9、连接板;10、连接带;11、复位弹簧;12、连通孔;13、第三连通管;14、收集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9]参照图1

6,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包括安装箱1、缓冲机构与吹气机构,吹气机构与缓冲机构均设于安装箱1上,安装箱1便于安装缓冲机构;
[0030]吹气机构包括连通组件与限位组件,限位组件位于安装箱1外部,连通组件位于安装箱1侧壁并与限位组件相连接;
[0031]限位组件包括多个缓冲垫2、连接弹簧5、多个限位口4与多个下压板3,每个缓冲垫2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下压板3,安装箱1顶部设有多个限位口4,每个下压板3外侧壁与对应的限位口4内侧壁滑动连接,下压板3贯穿安装箱1顶部,缓冲垫2之间通过连接弹簧5连接,限位机构对于患者的患肢进行固定,使得患肢不会放置在被褥上,患肢可以放置在有针对性的装置上;
[0032]连通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连通管6、第二连通管7、第三连通腔8与第三连通管13,两个第一连通管6位于安装箱1侧壁底部,两个第一连通管6关于安装箱1中心轴对称,第一连通管6与安装箱1内部相连通,第二连通管7位于下压板3内部,多个第三连通管13均设置在安装箱1顶部侧壁内,第三连通管13位于第二连通管7之间,第三连通管13将第二连通管7连通,多个第三连通腔位于缓冲垫2内部,缓冲垫2开设有多个连通孔12,连通孔12与第三连通腔8相连通,连通组件将安装箱1中的空气传递到缓冲垫2上,空气通过缓冲垫2上的连通孔12对患者的腿部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箱(1)、缓冲机构与吹气机构,所述吹气机构与缓冲机构均设于安装箱(1)上;所述吹气机构包括连通组件与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位于安装箱(1)外部,所述连通组件位于安装箱(1)侧壁并与限位组件相连接;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多个缓冲垫(2)、连接弹簧(5)、多个限位口(4)与多个下压板(3),每个所述缓冲垫(2)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下压板(3),所述安装箱(1)顶部设有多个限位口(4),每个所述下压板(3)外侧壁与对应的限位口(4)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下压板(3)贯穿安装箱(1)顶部,所述缓冲垫(2)之间通过连接弹簧(5)连接;所述连通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连通管(6)、第二连通管(7)、第三连通腔(8)与第三连通管(13),两个所述第一连通管(6)位于安装箱(1)侧壁底部,两个所述第一连通管(6)关于安装箱(1)中心轴对称,所述第一连通管(6)与安装箱(1)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7)位于下压板(3)内部,多个所述第三连通管(13)均设置在安装箱(1)顶部侧壁内,所述第三连通管(13)位于第二连通管(7)之间,所述第三连通管(13)将第二连通管(7)连通,多个所述第三连通腔位于缓冲垫(2)内部,所述缓冲垫(2)开设有多个连通孔(12),所述连通孔(12)与第三连通腔(8)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兆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