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抱箍加强角自动焊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5210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抱箍加强角自动焊接机,包括机体和自动焊接装置,机体包括:底座,位于自动焊接装置一侧;工作台,连接于底座上端,工作台与底座之间设有转轴和回转盘;上料工位,位于工作台上端两侧;上料机构,位于底座远离自动焊接装置的一侧;其中,上料机构用于对物料的抓取,上料工位用于对上料机构抓取的物料进行接取与固定,工作台可相对底座转动用于将上料工位转向自动切换装置下方进行上料与焊接的切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料工位、上料机构及工作台转动的设置,能够在抱箍焊接时通过上料机构自动重新上料,持续循环,节约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抱箍加强角自动焊接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抱箍加强角自动焊接机。

技术介绍

[0002]抱箍是电力系统中最常见的铁附件产品之一,箍成型后,为增强抱箍的强度,很多抱箍设计要求在抱箍圆弧折弯处焊接一块异形加强筋。由于在抱箍成型或者成型后转移过程中受力的不一致,造成即使是同一模具成型的同一规格的抱箍形状也极易具有一点细微差异,这些细微差异在焊接加强筋时造成焊接难度大,焊缝不均匀,加强筋焊接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焊后焊缝强度不够,易发生焊缝断裂。抱箍作为使用量较多的铁附件,其附加值不高,人工费用在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为提高焊有加强筋抱箍的加工效率和质量,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1360466A公开了一种抱箍加强筋自动焊接机,包括三轴移动系统、自动焊枪、机架;所述自动焊枪安装在三轴移动系统的焊枪安装座上;所述自动焊枪下方的机架上设置有抱箍定形模,所述抱箍定形模包括定形凹模和定形凸模,所述定形凹模固定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定形凸模与定形凹模相对应放置,定形凸模与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定形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定形凸模和定形凹模所形成的抱箍定形腔的高度小于所要焊接加强筋的抱箍的高度。该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抱箍加强筋自动焊接机,可以提高抱箍焊接加强筋工序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0003]上述专利技术仍有不足:上述专利技术通过在加强筋焊接前对抱箍进行定形模定形,对极易有形状差异的抱箍实现加强筋的自动焊接,但其抱箍需放置在抱箍定形模上待焊机完成后取下才能进行下一件抱箍的安装与焊接工作,较为麻烦,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抱箍加强角自动焊接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抱箍加强角自动焊接机,包括机体和自动焊接装置,
[0006]机体包括:
[0007]底座,位于自动焊接装置一侧;
[0008]工作台,连接于底座上端,工作台与底座之间设有转轴和回转盘;
[0009]上料工位,位于工作台上端两侧;
[0010]上料机构,位于底座远离自动焊接装置的一侧;
[0011]其中,上料机构用于对物料的抓取,上料工位用于对上料机构抓取的物料进行接取与固定,工作台可相对底座转动用于将上料工位转向自动切换装置下方进行上料与焊接的切换。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料工位、上料机构及工作台转动的设置,上料工位能对输送带上放置的抱箍及加强角移动至工作台上进行组合固定,固定完成后通过工作台
旋转至自动焊接装置下方,同时已经焊接完成的抱箍通过工作台的旋转切换出来,自动焊接装置开始对未焊接加强角的抱箍进行焊接,工作台另一端能够在抱箍焊接时通过上料机构自动重新上料,持续循环,节约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
[0014]输送带,输送带位于上料机构下方;
[0015]其中,输送带与工作台间距设置,输送带上端的水平高度低于工作台上端面的水平高度,输送带上设有若干定位块A,输送带上开设有若干沿输送带长度方向设置的放置槽,放置槽与定位块A一一对应设置。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输送带定位块及放置槽的设置,操作人员只需在输送带上根据定位块及放置槽的位置摆放抱箍和加强角即可,定位块和放置槽分别对抱箍和加强角进行卡位,使抱箍和加强角在输送带上时不会因为设备振动而发生偏移。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上料工位包括:
[0018]滑动拖板,位于工作台上端边缘包括若干小拖板、丝杆及嵌设于工作台上端用于驱动丝杆带动小拖板移动的微型电机;
[0019]固定座,焊接于工作台上端且位于滑动拖板朝向工作台上端中部的一侧;
[0020]电磁吸附块,电磁吸附块设有两块,电磁吸附块铰接于滑动拖板朝向固定座的一侧,两块电磁吸附块之间设有间距;
[0021]滑槽,开设于固定座的一侧壁上且沿固定座高度方向设置;
[0022]空腔,开设于固定座内;
[0023]液压杆A,位于空腔内;
[0024]对中机构,相对设置于工作台两侧壁上且位于上料工位下方;
[0025]其中,滑动拖板上设有两块定位块B,两块定位块B之间间距设置用于放置抱箍,滑槽朝向滑动拖板设置,固定座下端开设有供电磁吸附块移动的通槽,液压杆A的活动端伸出滑槽固定连接有压板,压板呈半弧状,电磁吸附块用于吸附位于抱箍凹处的加强角。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液压杆带动压板对抱箍进行压紧,使抱箍在随工作台移动或在工作台上进行焊接时不易松动,稳定性好。
[002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上料机构包括:
[0028]支撑架,呈“门”字形且位于工作台远离自动焊接装置的一侧;
[0029]驱动箱,滑动连接于支撑架上,驱动箱内上方设有空腔;
[0030]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驱动箱外一侧,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驱动箱延伸至空腔内键连接有转动件A;
[0031]环槽A,开设于转动件A外一侧壁上;
[0032]转轮A,位于环槽A内,转轮A内侧与转动件A之间设有套管;
[0033]拨动件,铰接于环槽A的一侧槽壁上;
[0034]单向齿,周向设置于转轮A外侧
[0035]连杆A,转动连接于转轮A外侧;
[0036]滑板A,焊接于支撑架中间,滑板A下端焊接有若干沿滑板A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凸块A;
[0037]滑板B,焊接于支撑架一侧且位于滑板A下方,滑板B上端焊接有若干与凸块A相对
应设置凸块B;
[0038]插槽,开设于驱动箱内且位于空腔下方;
[0039]转动件B,转动连接于插槽的一侧壁上;
[0040]其中,滑板A与滑板B平行且均位于工作台上方,转轮A内侧与转动件A之间设有轴套,插槽贯穿驱动箱左右两侧壁,滑板A与滑板B通过插槽贯穿驱动箱设置,滑板A上端与滑板B下端分别抵触于插槽的上下两槽壁上,空腔下腔壁及滑板A上端分别贯穿设有相互对应设置的滑槽A和滑槽B,连杆A远离转动件A的一端通过滑槽A和和滑槽B转动连接于转动件B外一侧壁上,转动件B为圆形,转动件B外设有条形齿边,条形齿边集中分布于转动件B外二分之一的弧段上,条形齿边的齿数与凸块A的个数相等。
[004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料机构,将输送带上的抱箍及加强角移动至工作台上,首先初始状态下,驱动箱远离工作台,输送带将抱箍及加强角输送至驱动箱下方,此时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逆时针转动,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上料机构对抱箍进行抓取,随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顺时针转动,通过转动件A上的拨动件与转轮A上的单向齿相卡合,拨动件为棘爪,此时,转动件A带动转轮A同步顺时针转动,转轮A再通过连杆A带动转动件B做同步顺时针转动,此时条形齿边与滑板B上端的凸块B啮合,随后驱动箱向工座台移动,通过一台驱动电机即可控制驱动箱的移动和抱箍的抓取,结构简单,并节约了空间和成本。...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抱箍加强角自动焊接机,包括机体和自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机体包括:底座(1),位于自动焊接装置一侧;工作台(2),连接于底座(1)上端,工作台(2)与底座(1)之间设有转轴和回转盘;上料工位,位于工作台(2)上端两侧;上料机构,位于底座(1)远离自动焊接装置的一侧;其中,上料机构用于对物料的抓取,上料工位用于对上料机构抓取的物料进行接取与固定,工作台(2)可相对底座(1)转动用于将上料工位转向自动切换装置下方进行上料与焊接的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抱箍加强角自动焊接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带(3),输送带(3)位于上料机构下方;其中,输送带(3)与工作台(2)间距设置,输送带(3)上端的水平高度低于工作台(2)上端面的水平高度,输送带(3)上设有若干定位块A,输送带(3)上开设有若干沿输送带(3)长度方向设置的放置槽,放置槽与定位块A一一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抱箍加强角自动焊接机,其特征在于,上料工位包括:滑动拖板(401),位于工作台(2)上端边缘包括若干小拖板、丝杆及嵌设于工作台(2)上端用于驱动丝杆带动小拖板移动的微型电机;固定座(4),焊接于工作台(2)上端且位于滑动拖板(401)朝向工作台(2)上端中部的一侧;电磁吸附块(402),电磁吸附块(402)设有两块,电磁吸附块铰接于滑动拖板(401)朝向固定座(4)的一侧,两块电磁吸附块之间设有间距;滑槽(41),开设于固定座(4)的一侧壁上且沿固定座(4)高度方向设置;空腔,开设于固定座(4)内;液压杆A(42),位于空腔内;对中机构,相对设置于工作台(2)两侧壁上且位于上料工位下方;其中,滑动拖板(401)上设有两块定位块B,两块定位块B之间间距设置用于放置抱箍,滑槽(41)朝向滑动拖板(401)设置,固定座(4)下端开设有供电磁吸附块移动的通槽,液压杆A(42)的活动端伸出滑槽(41)固定连接有压板(43),压板(43)呈半弧状,电磁吸附块(402)用于吸附位于抱箍凹处的加强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抱箍加强角自动焊接机,其特征在于,上料机构包括:支撑架(5),呈“门”字形且位于工作台(2)远离自动焊接装置的一侧;驱动箱(51),滑动连接于支撑架(5)上,驱动箱(51)内上方设有空腔;驱动电机(52),固定连接于驱动箱(51)外一侧,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贯穿驱动箱(51)延伸至空腔内键连接有转动件A(53);环槽A(56),开设于转动件A(53)外一侧壁上;转轮A(501),位于环槽A(56)内,转轮A(501)内侧与转动件A(53)之间设有套管;拨动件(507),铰接于环槽A(56)的一侧槽壁上;单向齿,周向设置于转轮A(501)外侧连杆A(59),转动连接于转轮A(501)外侧;
滑板A(502),焊接于支撑架(5)中间,滑板A(502)下端焊接有若干沿滑板A(50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凸块A(504);滑板B(503),焊接于支撑架(5)一侧且位于滑板A(502)下方,滑板B(503)上端焊接有若干与凸块A(504)相对应设置凸块B(505);插槽,开设于驱动箱(51)内且位于空腔下方;转动件B(506),转动连接于插槽的一侧壁上;其中,滑板A(502)与滑板B(503)平行且均位于工作台(2)上方,转轮A(501)内侧与转动件A(53)之间设有轴套,插槽贯穿驱动箱(51)左右两侧壁,滑板A(502)与滑板B(503)通过插槽贯穿驱动箱(51)设置,滑板A(502)上端与滑板B(503)下端分别抵触于插槽的上下两槽壁上,空腔下腔壁及滑板A(502)上端分别贯穿设有相互对应设置的滑槽A和滑槽B,连杆A(59)远离转动件A(53)的一端通过滑槽A和和滑槽B转动连接于转动件B(506)外一侧壁上,转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邦林李武俊温爱拉卢承宏廖兴利黄俊皓颜财敏董玉碧温作平雷学冬林楚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泰昌铁塔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