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进弹烟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513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加热烟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进弹烟具,包括外壳和均设置于外壳内的加热座、烟弹夹和进退弹机构,加热座、烟弹夹和进退弹机构由左至右依次设置,加热座与外壳固定连接,加热座内设有加热腔和与加热腔连通的进弹导槽,加热腔里设有电热板,烟弹夹上设置与进弹导槽连通的出弹口,烟弹夹内底部设置弹性件,进退弹机构与外壳滑动连接,进退弹机构用于将烟弹夹里的烟弹推进加热腔和使烟弹退出加热腔,烟弹夹的正上方的外壳上设置第一抛弹口,外壳内设置电池和与电池电连接的电路板,电热板与电路板电连接,外壳上设置控制电路板运行的控制开关。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自动快速连续添加烟弹和弹出使用后烟弹的功能,方便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进弹烟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加热不燃烧烟具
,具体涉及一种连续进弹烟具。

技术介绍

[0002]相关研究表明,传统卷烟燃烧温度在800℃以上,卷烟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5000余种化学物质,其中致癌的化学物质就有80多种,其产生的烟雾对非吸烟人群的危害相当大。
[0003]加热不燃烧技术是一种通过烟具直接加热烟草但不燃烧产生烟雾的技术,这种加热方式所产生的有害物质比通过燃烧传统卷烟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大大减少,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又可以减少对身体的危害。
[0004]加热不燃烧烟草产品,是一种结合了烟具及烟弹的新型烟草产品,利用特制加热烟具将经过处理成烟弹的烟草加热到一定温度,使烟丝刚好加热到足以散发出烟气的程度以供人吸食。不同于传统高温燃烧的香烟,加热不燃烧烟具避免了普通卷烟在点燃吸食时在高温下产生的众多有害物质,比如焦油等,降低了吸烟对人体产生的伤害。但现有的加热不燃烧烟具每抽完一支烟就需要手动补充烟弹,而且抽烟结束后需要手动取出烟弹,不方便客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连续进弹烟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每抽完一颗烟弹就需要手动补充烟弹、抽烟结束后需要手动取出烟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
[0007]一种连续进弹烟具,包括外壳和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加热座、烟弹夹和进退弹机构,所述加热座、烟弹夹和进退弹机构由左至右依次设置
[0008]所述加热座与外壳固定连接,加热座内设有加热腔和与所述加热腔连通的进弹导槽,所述加热腔里设有电热板;
[0009]所述烟弹夹竖直设置,烟弹夹呈四周封闭的方形壳体,烟弹夹内装有烟弹,烟弹夹靠近所述加热座的侧壁上设置与所述进弹导槽连通的出弹口,烟弹夹内竖直设置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烟弹夹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上端为自由端;
[0010]进退弹机构包括烟弹栓、弹片和抛弹钩,所述弹片与所述烟弹夹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烟弹栓与外壳滑动连接,烟弹栓呈包括竖直板和水平板的T型结构,所述抛弹钩与烟弹栓转动连接,抛弹钩的转动轴线水平设置,所述加热座与所述烟弹夹上分别设置容所述烟弹栓的竖直板穿行的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所述烟弹上设置与所述抛弹钩配合的退弹槽;
[0011]所述外壳上设置第一抛弹口,所述第一抛弹口位于所述烟弹夹的正上方,靠近所述加热座的外壳一端密封连接过滤嘴,所述过滤嘴与所述加热腔的左端连通,加热腔的右
端通过进气通道与外壳外部空间连通,外壳内设置电池和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的电路板,所述电热板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外壳上设置控制所述电路板运行的控制开关。
[0012]进一步,所述烟弹栓的左端竖直设置与所述水平板一体成型前挡板,所述前挡板的左端面上竖直设置第一凹槽,前挡板的右端面上一体成型旋转座,所述抛弹钩与旋转座转动连接,抛弹钩的左端设置钩状体,抛弹钩的右端竖直设置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抛弹钩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水平板固定连接;
[0013]所述水平板的一侧竖直固定连接立板,立板靠近所述前挡板处垂直于立板的外壁可拆卸连接圆柱形的导钉;
[0014]所述外壳的一侧壁上设置与所述导钉配合的长孔,外壳的另一侧的内壁上设置与所述烟弹栓的水平板配合的第一滑槽,外壳的内部竖直设置用于固定所述烟弹夹的弹夹插槽;
[0015]进一步,所述加热座包括进弹底座、加热上盖和退弹上盖,所述进弹底座呈U型槽体,所述进弹导槽设置在进弹底座靠近所述烟弹夹的一端,所述进弹导槽的底面向靠近烟弹夹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0016]所述加热上盖设置于所述进弹底座的左端上方,加热上盖呈倒U型体与进弹底座的上端面固底连接,所述电热板水平设置于加热上盖内,所述电热板与加热底座间形成预热腔,所述电热板与加热上盖间形成所述加热腔;
[0017]所述退弹上盖呈倒U型体,退弹上盖左端的下端面与所述进弹底座的右端的上端面固定连接,退弹上盖右端的下端面与所述前挡板的上端面接触,退弹上盖右端的下端面上沿左右方向设置斜槽,退弹上盖的顶板上设置与所述第一抛弹口对齐的第二抛弹口,退弹上盖的顶板的下表面设置容所述抛弹钩滑动的第二滑槽,退弹上盖的侧壁上设置容所述立板穿行的缺口,所述前挡板与所述退弹上盖的内腔密封滑动配合。
[0018]进一步,所述外壳的左端设置将外壳内外空间连通的滤嘴安装孔,所述滤嘴安装孔内密封连接滤嘴座,所述滤嘴座内设置将所述加热腔与外壳外部空间连通的滤嘴插孔,所述过滤嘴密封连接于所述滤嘴插孔内。
[0019]进一步,所述滤嘴座的外壁上设置将所述预热腔与外壳的外部空间连通的通气槽,所述进气通道包括所述通气槽、所述预热腔和所述第一凹槽。
[0020]进一步,烟弹夹的上壁向靠近所述进弹底座方向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弹片有两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通槽两侧的烟弹夹的上表面上,弹片的右端与烟弹夹上表面的右端固定连接,弹片的左端向靠近所述进弹底座方向斜向上倾斜,弹片的左端位置高度高于烟弹夹的上表面右端的位置高度。
[0021]进一步,所述烟弹包括由烟草制成的弹芯和包覆在所述弹芯外部的透气的刚性弹壳,所述退弹槽设置在所述弹壳上。
[0022]进一步,所述预热腔和所述加热腔的内壁均设置隔热涂层,减少热量的散失。
[002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1.设有可容纳多个烟弹的烟弹夹和进退弹机构,可以一次性容纳多个烟弹且可以实现连续进弹,无需每次手动装弹,使用方便。
[0025]2.烟弹上设置有与烟弹栓上的抛弹钩配合的退弹槽,烟弹夹上设置有弹片,向外壳右端滑动烟弹栓时通过弹片将使用后的烟弹弹出外壳,实现自动退弹,无需每次手动取
弹。
[0026]3.在吸取烟气时进气气流经过电热板下部的预热腔,电热板对进气气流进行预热后进气气流才流进加热腔里的烟弹内部,提高加热效率,能有效防止外壳外部的冷气流直接进入烟弹内部造成烟弹内部温度降低引起的烟气口感变差。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方向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0029]图3为进弹状态图。
[0030]图4为图3中局部放大图。
[0031]图5为烟具立体图。
[0032]图6为烟弹夹立体图。
[0033]图7为烟弹栓立体图。
[0034]图8为进退弹机构立体图。
[0035]图9为退弹上盖立体图。
[0036]图10为进弹底座与烟弹夹和进退弹机构结合示意图。
[0037]图11为取出外壳后的装置布置示意图。
[0038]图12为进弹底座与电热板和加热上盖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0]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外壳10、第一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进弹烟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加热座、烟弹夹和进退弹机构,所述加热座、所述烟弹夹和所述进退弹机构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所述加热座与外壳固定连接,加热座内设有加热腔和与所述加热腔连通的进弹导槽,所述加热腔里设有电热板;所述烟弹夹用于盛装烟弹,烟弹夹竖直设置,烟弹夹呈四周封闭的方形壳体,烟弹夹靠近所述加热座的侧壁上设置与所述进弹导槽连通的出弹口,烟弹夹内竖直设置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烟弹夹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上端为自由端;所述进退弹机构包括烟弹栓、弹片和抛弹钩,所述弹片与所述烟弹夹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烟弹栓与外壳滑动连接,烟弹栓呈包括竖直板和水平板的T型结构,所述抛弹钩与烟弹栓转动连接,抛弹钩的转动轴线水平设置,所述加热座与所述烟弹夹上分别设置容所述烟弹栓的竖直板穿行的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所述烟弹上设置与所述抛弹钩配合的退弹槽;所述外壳上设置第一抛弹口,所述第一抛弹口位于所述烟弹夹的正上方,靠近所述加热座的外壳一端设置过滤嘴,所述过滤嘴与所述加热腔的一端连通,加热腔的另一端设置进气通道与外壳外部空间连通,外壳内设置电池和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的电路板,所述电热板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外壳上设置控制所述电路板运行的控制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进弹烟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弹栓的左端竖直设置与所述水平板一体成型的前挡板,所述前挡板的左端面上竖直设置第一凹槽,前挡板的右端面上一体成型旋转座,所述抛弹钩与旋转座转动连接,抛弹钩的左端设置钩状体,抛弹钩的右端竖直设置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抛弹钩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水平板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板的一侧竖直固定连接立板,立板靠近所述前挡板处垂直于立板的外壁可拆卸连接圆柱形的导钉;所述外壳的一侧壁上设置与所述导钉配合的长孔,外壳的另一侧的内壁上设置与所述烟弹栓的水平板配合的第一滑槽,外壳的内部竖直设置用于固定所述烟弹夹的弹夹插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进弹烟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涛王英勋刘斯尧吕明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南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