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施工路段上游车辆进行管控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512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对施工路段上游车辆进行管控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包括:根据预测通行速度以及预测可通行车道数,得到计划施工路段的预测通行能力;根据预测交通流量以及预测通行能力,得到预测累积排队流量;根据预测累积排队流量、流量比、车身长度以及车与车之间的间隔长度,得到预测累积排队长度;根据预测通行能力、预测累积排队流量、计划施工路段上游允许最大排队长度、预测累积排队长度、流量比、车身长度以及车与车之间的间隔长度计算得到上游最大放行车辆总数,根据上游入口管控流量占比以及上游最大放行车辆总数的乘积得到上游管控入口最大放行车辆数。该方法为施工路段交通组织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施工区的通行效率。行效率。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施工路段上游车辆进行管控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交通
,特别涉及一种对施工路段上游车辆进行管控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机动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路网结构得到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但是,由于主客观问题导致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因遭到破坏而需要修复,故存在高速公路部分路段边施工边运营的状况,此时施工区旁边就成为高速公路路段的一个瓶颈路段,当上游驶来的交通量较大时瓶颈路段会出现交通拥堵,而交通拥堵一旦生成则会产生通行能力下降的现象。
[0003]目前我国在高速公路施工区仅设置了警告路标,控制手段十分不健全,易导致施工区通行能力严重下降、行车延误增加及一系列交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施工路段上游车辆进行管控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施工路段上游车辆进行管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根据目标预测时段内每个预测周期的计划施工路段的预测通行速度以及预测可通行车道数,得到每个预测周期计划施工路段的预测通行能力;
[0007]根据每个预测周期的计划施工路段的预测交通流量以及预测通行能力,得到目标预测时段的预测累积排队流量;
[0008]根据预测累积排队流量、流量比、车身长度以及车与车之间的间隔长度,得到目标预测时段的预测累积排队长度;
[0009]根据每个周期的预测通行能力、预测累积排队流量、计划施工路段上游允许最大排队长度、预测累积排队长度、流量比、车身长度以及车与车之间的间隔长度计算得到目标预测周期的上游最大放行车辆总数,其中,目标预测周期是指目标预测时段内最后一个预测周期;
[0010]根据上游入口管控流量占比以及上游最大放行车辆总数的乘积得到目标预测周期上游管控入口最大放行车辆数。
[0011]在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根据预测累积排队流量、流量比、车身长度以及车与车之间的间隔长度,得到目标预测时段的预测累积排队长度,包括:
[0012]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目标预测时段的预测累积排队长度:
[0013][0014]其中,表示目标预测时段的预测累积排队长度,θ表示流量比,近似等于车辆数最多的车道上的车辆占排队车辆总数的百分比,l0表示标准车型的车身长度,l1表示排队过程中车与车之间的间隔长度,表示目标预测时段的预测累积排队流量。
[0015]在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根据每个周期的预测通行能力、预测累积排队流量、计划施工路段上游允许最大排队长度、预测累积排队长度、流量比、车身长度以及车与车之间的间隔长度计算得到目标预测周期的上游最大放行车辆总数,包括:
[0016]当预测累计排队长度小于计划施工路段上游允许最大排队长度时,根据如下公式计算上游最大放行车辆总数:
[0017][0018]其中,表示目标预测周期的上游最大放行车辆总数,表示目标预测周期计划施工路段的预测通行能力,表示目标预测时段的累计排队流量,L
max
表示计划施工路段上游允许最大排队长度,θ表示流量比,车辆数最多的车道上,车辆占排队车辆总数的百分比近似等于该车道的流量比,l0表示标准车型的车身长度,l1表示排队过程中车与车之间的间隔长度,表示目标预测时段的预测累计排队长度。
[0019]在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根据每个周期的预测通行能力、预测累积排队流量、计划施工路段上游允许最大排队长度、预测累积排队长度、流量比、车身长度以及车与车之间的间隔长度计算得到目标预测周期的上游最大放行车辆总数,包括:
[0020]当预测累计排队长度大于等于计划施工路段上游允许最大排队长度时,根据如下公式计算上游最大放行车辆总数:
[0021][0022]其中,表示目标预测周期上游最大放行车辆总数,表示目标预测周期计划施工路段的预测通行能力,表示目标预测时段预测累计排队流量,L
max
表示计划施工路段上游允许最大排队长度,θ表示流量比,车辆数最多的车道上,车辆占排队车辆总数的百分比近似等于该车道的流量比,l0表示标准车型的车身长度,l1表示排队过程中车与车之间的间隔长度,表示目标预测时段的预测累计排队长度。
[0023]在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根据上游入口管控流量占比以及上游最大放行车辆总数的乘积得到目标预测周期上游管控入口最大放行车辆数,包括:
[0024]根据目标预测周期上游入口的车流量预测值与目标预测周期计划施工路段上游总车流量预测值的比值,得到上游入口管控流量占比;
[0025]根据目标预测周期上游入口管控流量占比以及上游最大放行车辆总数的乘积得到目标预测周期上游管控入口最大放行车辆数。
[0026]在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根据目标预测时段内每个预测周期的计划施工路段的预
测通行速度以及预测可通行车道数,得到每个预测周期计划施工路段的预测通行能力:
[0027][0028]其中,表示t周期的预测通行能力,表示t周期预测通行速度,表示t周期预计可通行车道数,表示系数。
[0029]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预测通行速度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可以基于历史规律建立模式特征库,根据相似特征查询,也可以基于多元回归模型计算等,本方案中不再进行详细限定。
[0030]在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根据每个预测周期的计划施工路段的预测交通流量以及预测通行能力,得到目标预测时段的预测累积排队流量,包括:
[0031]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每个预测周期的新增排队流量:
[0032][0033]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目标预测时段的累计排队流量:
[0034][0035]其中,表示t周期的新增排队流量,表示t周期的预测交通流量,表示t周期的预测通行能力,表示目标预测时段的预测累计排队流量,a、 b表示目标预测时段的起始时间点及终止时间点。
[0036]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施工路段上游车辆进行管控的装置,包括:
[0037]通行能力预测模块,用于根据目标预测时段内每个预测周期的计划施工路段的预测通行速度以及预测可通行车道数,得到每个预测周期计划施工路段的预测通行能力;
[0038]排队流量预测模块,用于根据每个预测周期的计划施工路段的预测交通流量以及预测通行能力,得到目标预测时段的预测累积排队流量;
[0039]排队长度预测模块,用于根据预测累积排队流量、流量比、车身长度以及车与车之间的间隔长度,得到目标预测时段的预测累积排队长度;
[0040]上游放行车辆数预测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周期的预测通行能力、预测累积排队流量、计划施工路段上游允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施工路段上游车辆进行管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目标预测时段内每个预测周期的计划施工路段的预测通行速度以及预测可通行车道数,得到每个预测周期计划施工路段的预测通行能力;根据所述每个预测周期的计划施工路段的预测交通流量以及所述预测通行能力,得到目标预测时段的预测累积排队流量;根据所述预测累积排队流量、流量比、车身长度以及车与车之间的间隔长度,得到目标预测时段的预测累积排队长度;根据每个周期的所述预测通行能力、预测累积排队流量、计划施工路段上游允许最大排队长度、预测累积排队长度、流量比、车身长度以及车与车之间的间隔长度计算得到目标预测周期的上游最大放行车辆总数,其中,目标预测周期是指目标预测时段内最后一个预测周期;根据上游入口管控流量占比以及上游最大放行车辆总数的乘积得到目标预测周期上游管控入口最大放行车辆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预测累积排队流量、流量比、车身长度以及车与车之间的间隔长度,得到目标预测时段的预测累积排队长度,包括: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目标预测时段的预测累积排队长度:其中,表示目标预测时段的预测累积排队长度,θ表示流量比,近似等于车辆数最多的车道上的车辆占排队车辆总数的百分比,l0表示标准车型的车身长度,l1表示排队过程中车与车之间的间隔长度,表示目标预测时段的预测累积排队流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每个周期的所述预测通行能力、预测累积排队流量、计划施工路段上游允许最大排队长度、预测累积排队长度、流量比、车身长度以及车与车之间的间隔长度计算得到目标预测周期的上游最大放行车辆总数,包括:当所述预测累计排队长度小于计划施工路段上游允许最大排队长度时,根据如下公式计算上游最大放行车辆总数:其中,表示目标预测周期的上游最大放行车辆总数,表示目标预测周期计划施工路段的预测通行能力,表示目标预测时段的累计排队流量,L
max
表示计划施工路段上游允许最大排队长度,θ表示流量比,车辆数最多的车道上,车辆占排队车辆总数的百分比近似等于该车道的流量比,l0表示标准车型的车身长度,l1表示排队过程中车与车之间的间隔长度,表示目标预测时段的预测累计排队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每个周期的所述预测通行能力、预测累积排队流量、计划施工路段上游允许最大排队长度、预测累积排队长度、流量比、车身长度以及车与车之间的间隔长度计算得到目标预测周期的上游最大放行车辆总数,包括:当所述预测累计排队长度大于等于所述计划施工路段上游允许最大排队长度时,根据如下公式计算上游最大放行车辆总数:
其中,表示目标预测周期上游最大放行车辆总数,表示目标预测周期计划施工路段的预测通行能力,表示目标预测时段预测累计排队流量,L
max
表示计划施工路段上游允许最大排队长度,θ表示流量比,车辆数最多的车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珍珍郭胜敏夏曙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掌行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