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药液起泡的灌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506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药液起泡的灌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位:灌针与下方的瓶口对齐;S2、插针:灌针插入瓶体中,与瓶底相距L,所述L≤3mm;S3、灌药:灌装泵先以加速度a灌药时长t1,再以匀速V灌药时长t2,V=at1;在灌药过程中,灌针与液面同步上升。本防止药液起泡的灌装方法能够提防止药液起泡。灌装方法能够提防止药液起泡。灌装方法能够提防止药液起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药液起泡的灌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药品包装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药液起泡的灌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不同的药液特性在灌装时起泡的程度有所区别。对于冻干产品而言,气泡会附着在瓶壁周围,冻干后会形成一圈蜂窝孔,影响产品美观。对于水针产品,一般灌装量与瓶子容量相当,灌装时气泡容易接触到胶塞,影响产品密封性,甚至有些气泡会冒出瓶口,影响产品的无菌性。
[0003]通过研究发现药液起泡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第一:起灌阶段,此阶段药液通过灌装泵挤压,在灌针口喷射出来,在接触瓶底的一瞬间产生大量气泡;第二:灌装过程中,此阶段主要受液面高度变化的影响,随着药液持续灌装,液面上升,药液冲击程度变化,产生气泡。现有的灌装方法难以防止药液起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防止药液起泡的灌装方法。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防止药液起泡的灌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对位:灌针与下方的瓶口对齐;
[0008]S2、插针:灌针插入瓶体中,与瓶底相距L,所述L≤3mm;
[0009]S3、灌药:灌装泵先以加速度a灌药时长t1,再以匀速V灌药时长t2,V=at1;在灌药过程中,灌针与液面同步上升。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11]所述a≤150rpm,V≤200rpm/s。<br/>[0012]所述a=50rpm,V=150rpm/s。
[0013]所述t2≥2.1s。
[0014]所述t2=2.4s。
[0015]所述瓶体灌装量为6.74g。
[0016]所述L=3mm。
[0017]所述瓶体沿输送线连续匀速运行,所述灌针在灌装时与下方瓶体向前同步运行。
[0018]所述灌针设有多根,各根所述灌针沿输送线并排设置,且各所述灌针同步灌装。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0]本防止药液起泡的灌装方法,起灌阶段,灌装泵先以加速度a灌药时长t1,由于灌装速度逐渐加大,减少灌针出口药液的喷射,从而减少与瓶底一瞬间接触产生的气泡量;灌装过程中,以匀速V灌药时长t2,并且在灌药过程中,灌针边灌边升,灌针与液面同步上升,
使药液在灌装过程中的冲击程度衡定,防止气泡产生。本灌装方法能够提防止药液起泡。
[0021]本防止药液起泡的灌装方法,泵速度为150rpm,加速度是50rpm/s,灌装时间2.4秒,灌装平缓,无气泡产生。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防止药液起泡的灌装方法的单根灌针的灌装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防止药液起泡的灌装方法的灌装泵的运行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防止药液起泡的灌装方法的并排灌针的灌装示意图。
[0025]图中各标号表示:
[0026]1、灌针;2、瓶体;3、输送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实施例一:
[0029]图1和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防止药液起泡的灌装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本防止药液起泡的灌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0]S1、对位:灌针1与下方的瓶口对齐;
[0031]S2、插针:灌针1插入瓶体2中,与瓶底相距L,L≤3mm;
[0032]S3、灌药:如图2所示,灌装泵先以加速度a灌药时长t1,再以匀速V灌药时长t2,V=at1;在灌药过程中,灌针与液面同步上升。
[0033]起灌阶段,灌装泵先以加速度a灌药时长t1,由于灌装速度逐渐加大,减少灌针1出口药液的喷射,从而减少与瓶底一瞬间接触产生的气泡量;灌装过程中,以匀速V灌药时长t2,并且在灌药过程中,灌针1边灌边升,灌针1与液面同步上升,使药液在灌装过程中的冲击程度衡定,防止气泡产生。本灌装方法能够提防止药液起泡。
[0034]本灌装方法,可以通过降低灌装泵速度与加速度来消除起灌阶段的气泡产生,通过灌针1边灌边升减少灌装过程中的药液冲击,通过灌装泵运行曲线调整,延长灌装时间,从而达到保证产能的前提下防止药液起泡。
[0035]本实施例中,a≤150rpm,V≤200rpm/s。
[0036]本实施例中,a=50rpm,V=150rpm/s。
[0037]本实施例中,t2≥2.1s。
[0038]本实施例中,t2=2.4s。
[0039]本实施例中,瓶体2灌装量为6.74g。
[0040]本实施例中,L=3mm。
[0041]将灌装泵的速度和加速度调整到最合理的状态,可以有效缓解药液冲击。例如,灌装6.74g,泵速度为200rpm,加速度是150rpm/s,灌装时间2.1秒,但是灌装开始阶段药液飞溅明显,起泡严重;通过调整,泵速度为150rpm,加速度是50rpm/s,灌装时间2.4秒,灌装平缓,无气泡产生。
[0042]本实施例中,瓶体2沿输送线3连续匀速运行,灌针1在灌装时与下方瓶体2向前同步运行。具体地,瓶体2沿输送线3连续匀速运行;灌针1装设在针架上,针架通过两台伺服电
机驱动,可进行水平跟随运动和垂直升降运动,两个方向协调完成灌装动作。
[0043]在对位步骤中:如图1所示,瓶体2在B1的位置,灌针1保持在瓶口,与瓶口中心对齐;由于瓶体2在输送线3上是匀速运动的,而针架是从静止加速到与瓶口对齐,所以在B1的位置,灌针1通过了加速阶段达到与瓶体2水平方向相同的速度;瓶体2到达B2的位置时,灌针1插入距离瓶底3mm的位置,按照匹配的速度和加速度启动灌装泵,此时为了防止气泡产生会尽量降低速度与加速度;瓶体2在B3

B5的位置,灌装泵持续灌装,随着液面持续上升的同时灌针1同步上升,始终保持在与液面距离3mm;瓶体2到达B6位置时,为了弥补低速启动损失的时间,延长跟随灌装的行程,确保产能;瓶体2到达B7位置时,灌装完成,灌针1提起至瓶口上方的位置;最后灌针1水平方向回到起始位置,等待下一周期灌装。
[0044]为了防止灌装过程中液面高度变化产生气泡,灌针1与液面上升完全同步,始终保持在液面上方3mm的距离。
[0045]为了保持正常的生产速度,争取更多的灌装时间,可加长灌针1跟随瓶体2运行的距离,如下表一所示,
[0046]表一
[0047][0048]通过跟随距离,灌装时间增加了0.3秒。增加的灌装时间可以弥补起灌阶段降低加速度与速度损失的灌装时间,从而达到防止起泡的同时保证产能。
[0049]本灌装方法,灌装过程中均无气泡产生,防止气泡产生的同时,保证产能正常。
[0050]实施例二:
[0051]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防止药液起泡的灌装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灌针1设有多根,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药液起泡的灌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对位:灌针(1)与下方的瓶口对齐;S2、插针:灌针(1)插入瓶体(2)中,与瓶底相距L,所述L≤3mm;S3、灌药:灌装泵先以加速度a灌药时长t1,再以匀速V灌药时长t2,V=at1;在灌药过程中,灌针与液面同步上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药液起泡的灌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150rpm,V≤200rpm/s。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药液起泡的灌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50rpm,V=150rpm/s。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药液起泡的灌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2≥2.1s。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黄少友钱瞻
申请(专利权)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