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辅助定位装置及方法、扫描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502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刺辅助定位装置及方法、扫描设备,涉及医疗影像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提高穿刺精度以及穿刺手术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为:该穿刺辅助定位装置包括进针点指示部,用于在穿刺部位的表面形成进针点;进针方向点指示部,用于在进针方向上形成进针方向点,进针点和进针方向点的连线方向构成所述进针方向;定位基准部,与进针点指示部和进针方向点指示部的相对位置固定,用于定位所述穿刺部位的实际位置;控制部,与进针点指示部和进针方向点指示部连接,用于根据定位基准部定位的穿刺部位的实际位置,调整进针点指示部和进针方向点指示部,以在进针方向上形成进针点和进针方向点。和进针方向点。和进针方向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刺辅助定位装置及方法、扫描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影像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穿刺辅助定位装置及方法、扫描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利用光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扫描图像引导进行穿刺检查或者穿刺手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用法。
[0003]目前,CT引导穿刺通常由医生手工操作,首先在病灶区域覆盖引导用的带金属线的网布,用CT连同网布一起对目标病灶区域做扫描,并在图像内以网布的金属线为参照确定患者身体内病灶与体表可见处的位置关系然后规划穿刺进针路径,路径规划需要避开骨头、怕针扎的神经等敏感组织或则器官。然后医生按照规划的路径,以金属网为参照找到规划的进针点,然后把针摆放到需要的角度开始进针并完成穿刺。在此过程中,医生手工操作的穿刺过程比较依赖医生的经验,操作医生需要对穿刺进针位置、进针角度和进针深度进行控制,其中,进针位置和进针角度从图像上规划的位置和角度对应到人体上的实际位置和实际角度均需要医生有很好的空间想象力才能作准。
[0004]对于业务不熟悉的医生来说会出现进针偏差,降低了穿刺精度;而且,穿刺过程通常需要分步进针,每步之间需要扫描图像检查进针情况,由于CT扫描孔内空间比较狭小而不便于医生确定进针的实际位置和实际角度,需要在扫描完图像后进行退床,把患者移出扫描孔,进行操作完成进针,进针完成后再进床扫描,以此循环,对于业务不熟悉的医生来说会出现反复退床进床操作以修正进针偏差,降低了穿刺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穿刺辅助定位装置及方法、扫描设备,主要目的是提高穿刺精度以及穿刺手术效率。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刺辅助定位装置,包括:
[0008]进针点指示部,用于在穿刺部位的表面形成进针点;
[0009]进针方向点指示部,用于在所述进针方向上形成进针方向点,所述进针点和所述进针方向点的连线方向构成所述进针方向;
[0010]定位基准部,与所述进针点指示部和进针方向点指示部的相对位置固定,用于定位所述穿刺部位的实际位置;
[0011]控制部,与所述进针点指示部和所述进针方向点指示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定位基准部定位的所述穿刺部位的实际位置,调整所述进针点指示部和所述进针方向点指示部,以在进针方向上形成所述进针点和所述进针方向点。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进针方向点指示部和所述进针点指示部均包括形成指示线的指示单元,其中,所述进针方向点指示部包括两个所述指示单元,两个所述指示单元的指示线相
交形成所述进针方向点。
[0013]进一步地,所述指示单元包括相连接的运动部和指示线形成部;
[0014]所述指示线形成部用于形成所述指示线;
[0015]所述运动部用于带动所述指示线形成部运动;
[0016]所述运动部与所述控制部连接,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运动部运动,以调整所述指示线的方向。
[0017]进一步地,所述指示线形成部包括激光器,所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线形成所述指示线;
[0018]或者,
[0019]所述指示线形成部包括棒体,所述棒体形成所述指示线。
[0020]进一步地,所述进针点指示部的指示单元位于所述进针方向点指示部的两个所述指示单元之间。
[0021]进一步地,所述运动部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部连接的第一执行器和第二执行器;
[0022]所述第一执行器与第二执行器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一执行器的转轴轴线与所述第二执行器的转轴轴线相交;
[0023]所述指示线形成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执行器的转轴上,所述指示线形成部形成的指示线与所述第一执行器的转轴轴线相交。
[0024]进一步地,所述的穿刺辅助定位装置还包括:
[0025]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弧形本体和用于连接所述弧形本体和扫描床的连接件,所述弧形本体包括固定所述进针点指标部和所述进针方向点指示部的安装面,所述连接件包括凸出所述安装面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所述进针点指示部和所述进针方向点指示部位于所述安装面的同一侧,所述定位基准部设置于所述延伸部上;
[0026]所述延伸部设置于所述弧形本体的端部;和/或,所述延伸部向所述弧形本体的中部延伸设置,所述定位基准部位于所述延伸部的所述中部延伸位置。
[002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沿所述弧形本体的弧形轨迹间隔排布的多个安装孔;所述进针点指标部和所述进针方向点指示部分别对应地安装于任意至少两个所述安装孔中;或者,
[0028]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沿所述弧形本体的弧形轨迹延伸的轨道,所述进针点指标部和所述进针方向点指示部分别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
[002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扫描设备,包括扫描床和前述的穿刺辅助定位装置,所述穿刺辅助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扫描床上。
[0030]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引导穿刺辅助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31]获取扫描图像中定位基准部,根据所述定位基准部获取穿刺部位的实际位置;
[0032]基于所述穿刺部位的实际位置确定进针方向;
[0033]基于所述进针方向,控制进针点指示部和进针方向点指示部动作,以使所述进针点指示部形成在所述进针方向上的进针点,和所述进针方向点指示部形成在所述进针方向上的进针方向点。
[0034]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穿刺辅助定位装置可以设置在CT扫描床的床板
上或患者身体上,该装置包括进针点指示部、进针方向点指示部、定位基准部和控制部,其中,进针点指示部和进针方向点指示部用于在穿刺部位的表面形成进针点以及在进针方向上形成进针方向点,定位基准部和进针点指示部、进针方向点指示部的相对位置固定,而控制部可以根据定位基准部的实际位置和CT扫描图像上定位基准部的图像位置、以及预设进针路径上的进针点和进针方向点的图像位置,来确定进针点的实际位置和进针方向点的实际位置,从而基于进针点的实际位置和进针方向点的实际位置,调整进针点指示部、进针方向点指示部,以实现在进针点的实际位置形成进针点,以及在进针方向点的实际位置形成进针方向点,医生开始穿刺时,可以确保穿刺针的针尖位于进针指示点,针管经过进针方向指示点,再进行穿刺,即可实现沿预设进针路径进行穿刺,从而实现了为医生提供穿刺进针点和进针方向的指示,降低了对医生操作技能的要求,提高了穿刺精度;同时,在分步进针过程中,医生可以按照穿刺进针点和进针方向的指示在CT扫描孔内方便地确定进针点和进针方向而进行穿刺,无需反复进行退床和进床操作,提高了穿刺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T扫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为图1中K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刺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针点指示部,用于在穿刺部位的表面形成进针点;进针方向点指示部,用于在所述进针方向上形成进针方向点,所述进针方向点和所述进针点的连线方向构成所述进针方向;定位基准部,与所述进针点指示部和进针方向点指示部的相对位置固定,用于定位所述穿刺部位的实际位置;控制部,与所述进针点指示部和所述进针方向点指示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定位基准部定位的所述穿刺部位的实际位置,调整所述进针点指示部和所述进针方向点指示部,以在进针方向上形成所述进针点和所述进针方向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针方向点指示部和所述进针点指示部均包括形成指示线的指示单元,其中,所述进针方向点指示部包括两个所述指示单元,两个所述指示单元的指示线相交形成所述进针方向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刺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单元包括相连接的运动部和指示线形成部;所述指示线形成部用于形成所述指示线;所述运动部用于带动所述指示线形成部运动;所述运动部与所述控制部连接,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运动部运动,以调整所述指示线的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刺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线形成部包括激光器,所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线形成所述指示线;或者,所述指示线形成部包括棒体,所述棒体形成所述指示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刺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针点指示部的指示单元位于所述进针方向点指示部的两个所述指示单元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刺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部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部连接的第一执行器和第二执行器;所述第一执行器与第二执行器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一执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