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的激光定位器及针导引器及定位扫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7478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的激光定位器及针导引器及定位扫描系统。其中,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的激光定位器,包括固定套、四个激光模组,所述四个激光模组分别分布于固定套的前后左右侧,且四个激光模的轴线均相对固定套斜向设置,激光模组采用投射线束为一字或十字激光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激光定位器通过多个射线在平面上的投影射线可以实现立体空间下的角度和方向的定位,从而方便了麻醉医师根据确定的坐标体系去判定穿刺方向和穿刺点,精度较高,避免了麻醉医师误判造成的穿刺方式不准确的问题。刺方式不准确的问题。刺方式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的激光定位器及针导引器及定位扫描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麻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的激光定位器及针导引器及定位扫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椎管内麻醉是临床下腹部和下肢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传统的椎管内麻醉是通过解剖定位来确定穿刺点,通过麻醉医师的经验来确定穿刺置管是否到位。超声能够清楚地显示椎管及其周围解剖结构,使椎管内麻醉走向可视化、精准化,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对于老年人、肥胖患者、孕妇、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既往腰椎手术史及解剖异常患者。此类麻醉的操作对于医师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需要医师根据超声图像结合经验判定确定穿刺间隙及穿刺点,并在皮肤上划线进行标记(如图13所示),并后续麻醉医师根据上述划线标记配合经验进行穿刺,此种操作方式的误差较大,对于麻醉医师的操作水平要求极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辅助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的定位的一种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的激光定位器以及针导引器。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的激光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套、四个激光模组,所述四个激光模组分别分布于固定套的前后左右侧,且四个激光模的轴线均相对固定套斜向设置,激光模组采用投射线束为一字或十字激光头。
[0006]进一步作为优选,固定套上安装锁紧件,所述锁紧件采用螺纹配合安装于固定套上的调节螺丝。
[000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针导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件、导引座,手柄件上固定如上所述的激光定位器,所述手柄件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开口朝前侧面敞开,所述导引座开设有导引孔,所述导引孔用于插入麻醉针针管,且插入导引孔的麻醉针针管轴线与导引孔的轴线同轴,所述导引孔位于导引座下端的中心点,激光定位器上的左右两个激光模组所射出的射线同在一个平面,且该平面过导引座下端的中心点,激光定位器上的前后两个激光模组所射出的射线同在一个平面,且该平面也过导引座下端的中心点。
[0008]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导引座包括前座体、后座体,后座体固定于手柄件的下端,所述前座体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后座体的一端,所述前座体的另一端以及后座体的另一端通过插入上述两者的插销实现锁定,在拔出插销后,所述前座体的另一端以及后座体的另一端可以脱离,从而使得所述前座体可以相对后座体的一端转动,所述前座体、后座体均开设有半槽结构,在前座体、后座体拼合在一起时,形成所述导引孔。
[0009]进一步作为优选,用于连接前座体的一端和后座体的一端的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前座体和后座体,从而使得在拔出插销后,所述前座体可以相对后座
体的一端自动转动。
[0010]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插销位于手柄件的左侧面或右侧面,插销上固定有便于手指上拉动的拉钩。
[001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的定位扫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超声探头、用于的引导麻醉针针管插入的针导引器;固定安装在超声探头上的第一激光定位器;用于安装在针导引器上的第二激光定位器,其中,所述针导引器包括手柄件、导引座,所述手柄件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开口朝前侧面敞开,所述导引座开设有导引孔,所述导引孔用于插入麻醉针针管,且插入导引孔的麻醉针针管轴线与导引孔的轴线同轴,所述导引孔位于导引座下端的中心点,第一激光定位器和第一激光定位器均包括固定套、四个激光模组,所述四个激光模组分别分布于固定套的前后左右侧,且四个激光模的轴线均相对固定套斜向设置,激光模组采用投射线束为一字或十字激光头,第一激光定位器上的四个激光模组相对超声探头下端中心点的位置分别和第二激光定位器上的四个激光模组相对导引座下端的中心点位置相同,第一激光定位器上的左右两个激光模组所射出的射线同在一个平面,且该平面过超声探头下端中心点,第一激光定位器上的前后两个激光模组所射出的射线同在一个平面,且该平面也过超声探头下端中心点,第二激光定位器上的左右两个激光模组所射出的射线同在一个平面,且该平面过导引座下端的中心点,第二激光定位器上的前后两个激光模组所射出的射线同在一个平面,且该平面也过导引座下端的中心点。
[0012]进一步作为优选,定位扫描系统还包括用于敷贴在后背上的定位敷贴,所述定位敷贴包括用于粘在后背皮肤上的敷贴本体以及胶合于敷贴本体上的印刷层,所述敷贴本体的中心区域开设有窗口,该窗口用于避开超声探头和后背皮肤的接触区域,所述印刷层上印刷有用于标识激光线束投射位置的印刷图案。
[0013]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印刷图案为从内向外同心嵌套的多个圆环图案,每个圆环图案上均标记有位置标记。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0015](1)本技术激光定位器通过多个射线在平面上的投影射线可以实现立体空间下的角度和方向的定位,从而方便了麻醉医师根据确定的坐标体系去判定穿刺方向和穿刺点,精度较高,避免了麻醉医师误判造成的穿刺方式不准确的问题。
[0016](2)针导引器可以方便麻醉医师快速准确进行穿刺操作,且激光定位器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较低,利于普及。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现有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常用的超声探头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激光定位器以及第二激光定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激光定位器的安装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激光定位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激光定位器的安装示意图(手柄件后侧面视角)。
[002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激光定位器的安装示意图(手柄件前侧面视角)。
[0023]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麻醉针针管插入过程示意图。
[0024]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导引座拼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导引座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麻醉针针管插入时针导引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步骤1的示意图。
[0028]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步骤2的示意图。
[0029]图13是现有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时传统手动标记点的示意图(标记方式见放大部分)。
[0030]附图标记:针导引器1,手柄件11,导引座12,前座体121,后座体122,插销123,拉钩124,开槽13,导引孔14,半槽结构141,导引座下端的中心点15,第一激光定位器2,第二激光定位器3,固定套231,激光模组232,锁紧件233,敷贴本体4,窗口41,印刷图案42,投影线条51,手动标记点52,超声探头6,超声探头下端中心点61,麻醉针针管7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的激光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套、四个激光模组,所述四个激光模组分别分布于固定套的前后左右侧,且四个激光模的轴线均相对固定套斜向设置,激光模组采用投射线束为一字或十字激光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的激光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固定套上安装锁紧件,所述锁紧件采用螺纹配合安装于固定套上的调节螺丝。3.一种针导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件、导引座,手柄件上固定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定位器,所述手柄件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开口朝前侧面敞开,所述导引座开设有导引孔,所述导引孔用于插入麻醉针针管,且插入导引孔的麻醉针针管轴线与导引孔的轴线同轴,所述导引孔位于导引座下端的中心点,激光定位器上的左右两个激光模组所射出的射线同在一个平面,且该平面过导引座下端的中心点,激光定位器上的前后两个激光模组所射出的射线同在一个平面,且该平面也过导引座下端的中心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导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座包括前座体、后座体,后座体固定于手柄件的下端,所述前座体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后座体的一端,所述前座体的另一端以及后座体的另一端通过插入上述两者的插销实现锁定,在拔出插销后,所述前座体的另一端以及后座体的另一端可以脱离,从而使得所述前座体可以相对后座体的一端转动,所述前座体、后座体均开设有半槽结构,在前座体、后座体拼合在一起时,形成所述导引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导引器,其特征在于:用于连接前座体的一端和后座体的一端的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前座体和后座体,从而使得在拔出插销后,所述前座体可以相对后座体的一端自动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导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位于手柄件的左侧面或右侧面,插销上固定有便于手指上拉动的拉钩。7.一种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的定位扫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云张文超杨小宇杨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积水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