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散料的搅拌式蒸料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4960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搅拌容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散料的搅拌式蒸料罐,包括:带有搅拌腔和夹层腔的罐体,分别与夹层腔和搅拌腔相互连通的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以及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安装在搅拌腔内部由搅拌轴和搅拌将组成的搅拌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罐体内设置有用于加热的夹层腔和用于加压的搅拌腔,配合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分别对两个腔体内通入蒸汽,实现了对罐体内同时加热加压的功能,并且通过将搅拌桨上的十字桨板的横板在沿搅拌轴的轴线方向上的连线弯曲成弧形,因此可以在搅拌轴正转时将罐体内的物料向两边打散均匀受热,在搅拌轴反转时将罐体内的物料向中间集中进行集中出料,使出料更加彻底。使出料更加彻底。使出料更加彻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散料的搅拌式蒸料罐


[0001]本技术属于搅拌容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自动散料的搅拌式蒸料罐。

技术介绍

[0002]搅拌罐属于一种常用的搅拌设备,常用于饲料肥药品的加热搅拌加工,现有的搅拌罐通常是对搅拌罐中的物料进行卧式搅拌,并且在搅拌时对其内部的物料进行加热以能够更快更好地进行促进物料的发酵加工。
[0003]但是现有的卧式搅拌罐存在几点问题,首先功能比较单一,只能进行搅拌和加热的作用,而无法在加热的同时对其进行加压,并且通常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对其进行加热,能耗较大;其次,在对搅拌罐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时,由于罐体为卧式姿态,当对其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时,通常会发生物料搅拌不均匀的情况,而且物料容易向搅拌桨的两侧或者罐体的中部聚拢,不易分散,从而造成受热不均匀的情况发生;最后,在卧式搅拌罐出料的时候很难出料完全,罐体内会存在物料残留。
[0004]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散料的搅拌式蒸料罐,从而克服现有的搅拌罐在搅拌的过程中无法同时加压加热,物料搅拌不均匀不好分散并且加工后不好出料的缺陷。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动散料的搅拌式蒸料罐,包括:罐体,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罐体内设有搅拌腔,所述罐体还设有夹层腔,所述夹层腔将所述搅拌腔包围,所述罐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搅拌腔相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与所述罐体连接并与所述夹层腔相连通,所述第二通气管与所述罐体连接并与所述搅拌腔相连通;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与所述罐体连接并与所述夹层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与所述罐体连接并与所述搅拌腔相连通;搅拌组件,其包括搅拌轴和搅拌桨,所述搅拌轴以可转动的方式设于所述搅拌腔中,且所述搅拌轴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搅拌腔的轴线相互偏心,所述搅拌轴包括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搅拌桨的一端与所述搅拌轴的侧部连接,所述搅拌桨的另一端向所述搅拌轴的外部延伸并设有十字桨板,十字桨板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竖板与所述搅拌轴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所述搅拌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各所述搅拌桨沿所述第三端向所述第四端间隔设置并且各所述搅拌桨上的所述横板形成一圆弧形,该圆弧形的中部向所述搅拌轴 的一侧弯曲。
[0007]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进料座,其一端与所述罐体的顶部连接,所述进料座的另一端向所述罐体的外部延伸并设有所述进料口。
[0008]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料座的另一端设有可开合的进料密封盖,所述进料密封盖将所述进料口进行密封。
[0009]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料座上还设有第一泄压管,所述第一泄压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料座的侧部相连接并且与所述进料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泄压管的另一端向所述进料座的外侧延伸。
[0010]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出料座,其一端与所述罐体的斜下方连接,所述出料座的另一端向所述罐体的外部延伸并设有所述出料口。
[0011]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料座的另一端设有可开合的出料密封盖,所述出料密封盖将所述出料口进行密封,所述出料密封盖上设有把手。
[0012]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通气管的侧部设有与其相连通的第二泄压管。
[0013]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通气管共有两根,其设于所述罐体的顶部并分别靠近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
[0014]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通气管共有两根,其设于所述罐体的顶部并分别靠近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
[0015]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分别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向外延伸,并通过支撑座与所述罐体相互连接,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端之间设有密封压盘组件进行密封。
[001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 本技术中的可自动散料的搅拌式蒸料罐通过在罐体内设置有用于加热的夹层腔和用于加压的搅拌腔,配合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分别对两个腔体内通入蒸汽,实现了对罐体内同时加热加压的功能,并且通过将搅拌桨上的十字桨板的横板在沿搅拌轴的轴线方向上的连线弯曲成弧形,因此可以在搅拌轴正转时将罐体内的物料向两边打散均匀受热,在搅拌轴反转时将罐体内的物料向中间集中进行集中出料,使出料更加彻底。
[0018]2. 本技术中的夹层腔和搅拌腔的底部分别连通有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能够将夹层腔和搅拌腔中的冷凝水排出,防止对罐体进行腐蚀,影响其耐压能力。
[0019]3. 本技术中的搅拌桨上设置有十字桨板,其中与搅拌轴的轴向垂直的竖板能够将搅拌腔中所结块的物料进行打散,倾斜的横板能够形成一个中间向搅拌轴的一侧拱起的弧线,从而在转动时能够将物料从中间向两边打散或者向中间进行聚拢,只需切换搅拌轴的转动方向便能够改变搅拌桨的功能。
[0020]4. 本技术中的出料座和出料口设置在罐体的斜下方,不仅使蒸料罐更容易取料时更加方便,而且还能够防止物料直接与罐体底部的积水进行接触而污染物料。
[0021]5. 本技术中的进料座和第二通气管的侧部分别连接有第一泄压管和第二泄压管,用于连接泄压阀和压力表,能够对罐体内的压力进行实时监控并能够防止由于腔体内压力过大而造成危险。
[0022]6. 本技术中的搅拌轴的轴线位于搅拌腔的轴线的下方,更有利于搅拌桨将搅拌腔的底部的物料进行搅拌。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可自动散料的搅拌式蒸料罐的剖视图。
[0024]图2是可自动散料的搅拌式蒸料罐的F向视图。
[0025]图3是搅拌组件的结构图。
[0026]图4是搅拌组件的K向的结构图。
[0027]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8]1‑
罐体,11

第一端,12

第二端,13

搅拌腔,14

夹层腔,15

进料口,16

出料口;
[0029]2‑
第一通气管;
[0030]3‑
第二通气管,31

第二泄压管;
[0031]4‑
第一排水管;
[0032]5‑
第二排水管;
[0033]6‑
搅拌组件,61

搅拌轴,611

第三端,612

第四端,62

搅拌桨,63

十字桨板,631

横板,63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散料的搅拌式蒸料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所述罐体(1)内设有搅拌腔(13),所述罐体(1)还设有夹层腔(14),所述夹层腔(14)将所述搅拌腔(13)包围,所述罐体(1)上开设有与所述搅拌腔(13)相连通的进料口(15)和出料口(16);第一通气管(2)和第二通气管(3),所述第一通气管(2)与所述罐体(1)连接并与所述夹层腔(14)相连通,所述第二通气管(3)与所述罐体(1)连接并与所述搅拌腔(13)相连通;第一排水管(4)和第二排水管(5),所述第一排水管(4)与所述罐体(1)连接并与所述夹层腔(14)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5)与所述罐体(1)连接并与所述搅拌腔(13)相连通;搅拌组件(6),其包括搅拌轴(61)和搅拌桨(62),所述搅拌轴(61)以可转动的方式设于所述搅拌腔(13)中,且所述搅拌轴(61)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搅拌腔(13)的轴线相互偏心,所述搅拌轴(61)包括相对的第三端(611)和第四端(612),所述搅拌桨(62)的一端与所述搅拌轴(61)的侧部连接,所述搅拌桨(62)的另一端向所述搅拌轴(61)的外部延伸并设有十字桨板(63),十字桨板(63)包括横板(631)和竖板(632),所述竖板(632)与所述搅拌轴(61)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所述搅拌桨(62)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各所述搅拌桨(62)沿所述第三端(611)向所述第四端(612)间隔设置并且各所述搅拌桨(62)上的所述横板(631)形成一圆弧形,该圆弧形的中部向所述搅拌轴 (61)的一侧弯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散料的搅拌式蒸料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料座(7),其一端与所述罐体(1)的顶部连接,所述进料座(7)的另一端向所述罐体(1)的外部延伸并设有所述进料口(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散料的搅拌式蒸料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汉健黄懿颖陈明李自强夏丽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盛鑫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