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复合管焊接接头表面强化处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479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复合管焊接接头表面强化处理的方法,涉及机加工领域,其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外部清理:对焊接后的焊接接头外部灰尘、杂质以及油污进行清理;步骤二:喷丸强化:采用直径d=0.425mm的标准钢丸AS110H对焊接接头处进行表面处理,弹丸喷射速度为v=120m/s,覆盖率为200%;步骤三:表面热处理:将经过喷丸处理后的焊接接头放入热处理炉中进行应力退火处理,焊接试件入炉温度不高于200℃,对热处理后的焊接接头表面进行打磨,打磨的深度控制在强化层的2/5处,此时焊接接头的耐腐蚀性能再次提升,最后再对经过打磨后的焊接接头进行镀锌处理,从而使得焊接接头的性能强度提升,适用于多种恶劣场合。适用于多种恶劣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复合管焊接接头表面强化处理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接头表面强化
,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复合管焊接接头表面强化处理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焊接接头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要用焊接组合的接点。或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用焊接方法连接的接头,包括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区。熔焊的焊接接头是的由高温热源进行局部加热而形成。焊接接头由焊缝金属、熔合区、热影响区和母材金属所组成,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决定于它的化学成分和组织。因此,影响焊缝化学成分和焊接接头组织的因素,都影响焊接接头的性能。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号为CN103160664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不锈钢焊接接头表面强化处理的方法,即利用表面机械研磨技术处理不锈钢焊接接头,在不锈钢焊接接头的表面制备出超细晶,依据待处理的不锈钢焊件形状和尺寸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面强化处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不锈钢焊接接头表面强化处理的方法处理后的不锈钢焊接接头的表面不产生塑性变形,晶粒细化和残余压应力有效地改善焊接接头的表面硬度,强化后表面的维氏硬度提高了35

110%,同时焊接接头表面的粗糙度降低。
[0004]然而上述方法在操作过程中仅能够通过喷丸处理对焊接接头的表面进行强化,但是由于缺少表面热处理和后续的打磨电镀,使得焊接接头的强度较低,并且抗腐蚀能力难以应对恶劣环境,因此需要一种不锈钢复合管焊接接头表面强化处理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由于缺少表面热处理和后续的打磨电镀,使得焊接接头的强度较低,并且抗腐蚀能力难以应对恶劣环境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不锈钢复合管焊接接头表面强化处理的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不锈钢复合管焊接接头表面强化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一:外部清理:对焊接后的焊接接头外部灰尘、杂质以及油污进行清理;
[0009]步骤二:喷丸强化:采用直径d=0.425mm的标准钢丸AS110H对焊接接头处进行表面处理,弹丸喷射速度为v=120m/s,覆盖率为200%;
[0010]步骤三:表面热处理:将经过喷丸处理后的焊接接头放入热处理炉中进行应力退火处理,焊接试件入炉温度不高于200℃,在590
±
15℃的温度下保温0.3h,控制升温速度不高于150℃,冷却速度不高于120℃/h,并在炉内温度低于200℃时取出焊接试件;
[0011]步骤四:表面打磨:将热处理后的焊接接头放置在磨床上,依次通过600#及1500#水磨砂纸对焊接接头位置进行打磨,打磨至强化层2/5处停止打磨;
[0012]步骤五:电镀:将打磨后的焊接接头放置到电镀池中,对焊接接头进行镀锌处理。
[0013]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
[0014]在对焊接接头外部进行清理时,通过机头乳化液对油污等杂质进行去除。
[0015]在喷丸强化之前先将一组零件放入喷丸室中进行喷丸,然后再对喷丸处进行检测,当检测合格后再对焊接接头进行喷丸强化。
[0016]在进行表面热处理的过程中焊接接头进行热处理的时间控制在0.5h。
[0017]电镀镀锌时的电流为1500A,电压为24V。
[0018]经过镀锌处理后的焊接接头再经钝化处理,经过钝化处理后进行染色或涂覆护光剂。
[0019]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喷丸处理能够实现对焊接接头表面的初步强化,并且通过后续0.5h的热处理,从而使得焊接接头处的自然腐蚀电位最高,电流密度最低,耐腐蚀性能最好;
[0021]同时对热处理后的焊接接头表面进行打磨,打磨的深度控制在强化层的2/5处,此时焊接接头的耐腐蚀性能再次提升,最后再对经过打磨后的焊接接头进行镀锌处理,从而使得焊接接头的性能强度提升,适用于多种恶劣场合。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一
[0023]第一步,通过机头乳化液对焊接后的焊接接头外部灰尘、杂质以及油污进行清理,然后再将一组零件放入喷丸室中进行喷丸,喷丸时采用直径d=0.425mm的标准钢丸AS110H对焊接接头处进行表面处理,弹丸喷射速度为v=120m/s,覆盖率为200%,然后再对喷丸处进行检测,当检测合格后再对焊接接头放入喷丸室中进行喷丸强化;
[0024]第二步,将经过喷丸强化过的焊接接头放入热处理炉中进行应力退火处理,焊接试件入炉温度不高于200℃,在590
±
15℃的温度下保温0.3h,控制升温速度不高于150℃,冷却速度不高于120℃/h,并在炉内温度低于200℃时取出焊接试件,进行表面热处理的过程中焊接接头进行热处理的时间控制在0.5h;
[0025]第三步,将热处理后的焊接接头放置在磨床上,依次通过600#及1500#水磨砂纸对焊接接头位置进行打磨,打磨至强化层2/5处停止打磨,再将打磨后的焊接接头放置到电镀池中,对焊接接头进行镀锌处理,电镀镀锌时的电流为1500A,电压为24V,经过镀锌处理后的焊接接头再经钝化处理,经过钝化处理后进行染色或涂覆护光剂。
[0026]该实施例在工作中,通过喷丸处理能够实现对焊接接头表面的初步强化,并且通过后续0.5h的热处理,从而使得焊接接头处的自然腐蚀电位最高,电流密度最低,耐腐蚀性能最好;
[0027]同时对热处理后的焊接接头表面进行打磨,打磨的深度控制在强化层的2/5处,此时焊接接头的耐腐蚀性能再次提升,最后再对经过打磨后的焊接接头进行镀锌处理,从而使得焊接接头的性能强度提升,适用于多种恶劣场合,最终在测试过程中由原始焊接接头试样的维钝电流密度由4.79mA/cm2降低至0.32mA/cm2。
[0028]实施例二
[0029]第一步,通过机头乳化液对焊接后的焊接接头外部灰尘、杂质以及油污进行清理,然后再将一组零件放入喷丸室中进行喷丸,喷丸时采用直径d=0.425mm的标准钢丸AS110H
对焊接接头处进行表面处理,弹丸喷射速度为v=120m/s,覆盖率为200%,然后再对喷丸处进行检测,当检测合格后再对焊接接头放入喷丸室中进行喷丸强化;
[0030]第二步,将经过喷丸强化过的焊接接头放入热处理炉中进行应力退火处理,焊接试件入炉温度不高于200℃,在590
±
15℃的温度下保温0.5h,控制升温速度不高于150℃,冷却速度不高于120℃/h,并在炉内温度低于200℃时取出焊接试件,进行表面热处理的过程中焊接接头进行热处理的时间控制在1.5h;
[0031]第三步,将热处理后的焊接接头放置在磨床上,依次通过600#及1500#水磨砂纸对焊接接头位置进行打磨,打磨至强化层2/5处停止打磨,再将打磨后的焊接接头放置到电镀池中,对焊接接头进行镀锌处理,电镀镀锌时的电流为1500A,电压为24V,经过镀锌处理后的焊接接头再经钝化处理,经过钝化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复合管焊接接头表面强化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外部清理:对焊接后的焊接接头外部灰尘、杂质以及油污进行清理;步骤二:喷丸强化:采用直径d=0.425mm的标准钢丸AS110H对焊接接头处进行表面处理,弹丸喷射速度为v=120m/s,覆盖率为200%;步骤三:表面热处理:将经过喷丸处理后的焊接接头放入热处理炉中进行应力退火处理,焊接试件入炉温度不高于200℃,在590
±
15℃的温度下保温0.3h,控制升温速度不高于150℃,冷却速度不高于120℃/h,并在炉内温度低于200℃时取出焊接试件;步骤四:表面打磨:将热处理后的焊接接头放置在磨床上,依次通过600#及1500#水磨砂纸对焊接接头位置进行打磨,打磨至强化层2/5处停止打磨;步骤五:电镀:将打磨后的焊接接头放置到电镀池中,对焊接接头进行镀锌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凡闫宇张胜忠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信管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