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管廊建设用隐蔽式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4703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管廊建设用隐蔽式排水结构,包括廊道主体,所述廊道主体下部设置有汇流槽,所述汇流槽的下部设置有重力导水结构,所述重力导水结构的一端与检查井相连通,所述汇流槽的低点位一侧设置有集水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管廊排水技术领域,当廊道主体内的水量较小时,水体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到检查井内,并经由检查井下部的排水管道排出,结构简单,无需动力设备干预,当廊道主体内的水量较大时,重力导水结构无法排出的水体经汇流槽进入到集水仓内,并通过动力引水结构排出到检查井内,并通过检查井下部的排水管道排出,可以有效保证排水作业稳定性,减少集水仓的尺寸以及建造数量,降低廊道建设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工程管廊建设用隐蔽式排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管廊排水
,具体为一种市政工程管廊建设用隐蔽式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综合管廊是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管廊内可能出现积水,积水包括盖板处雨水渗入、地下水渗入、检修孔雨水渗入、给水管漏水、给水管检修排空等,还包括给水管爆管漏水、盖板损坏导致雨水大量渗入等,因此,微型管廊必须要具有良好的排水功能,以避免管廊内部的设备被雨水等浸泡而损坏,目前,一般是将管廊内的水体引入到集水坑内,再通过动力抽水的方式排水,能耗较大,经济性较差,且对集水坑的尺寸要求较大,增加了管廊建设成本,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市政工程管廊建设用隐蔽式排水结构,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市政工程管廊建设用隐蔽式排水结构,包括廊道主体,所述廊道主体下部设置有汇流槽,所述汇流槽的下部设置有重力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工程管廊建设用隐蔽式排水结构,包括廊道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廊道主体(1)下部设置有汇流槽(2),所述汇流槽(2)的下部设置有重力导水结构,所述重力导水结构的一端与检查井(3)相连通,所述汇流槽(2)的低点位一侧设置有集水仓(4),所述集水仓(4)一侧设置有动力引水结构,所述动力引水结构的一端伸入到检查井(3)内;所述重力导水结构包括:支撑保护组件、地埋管路(5)以及防倒灌组件,所述支撑保护组件设置于汇流槽(2)上,所述地埋管路(5)沿倾斜方向埋设于廊道主体(1)的基座内且一端与汇流槽(2)相连通、另一端伸入到检查井(3)内,所述防倒灌组件设置于地埋管路(5)的外露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管廊建设用隐蔽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保护组件包括:固定架(6)、栅格盖板(7)以及地漏连接件(8),所述固定架(6)设置于汇流槽(2)内,所述栅格盖板(7)扣装于固定架(6)上,所述地漏连接件(8)设置于汇流槽(2)下端面上且与地埋管路(5)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管廊建设用隐蔽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倒灌组件包括:单向蝶阀(9)、U型管(10)以及弯头(11),所述单向蝶阀(9)套装于地埋管路(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光辉潘高峰郑智勇杜芳冯雪原菁徐宁陈一诺郭力文李艳春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