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国顺专利>正文

一种车辆动能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427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动能回收装置,包括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设有与从动车轮传动连接的无级变速机构、加速齿轮机构、离合器以及发电机,所述离合器设于无级变速机构和加速齿轮机构之间以接合或断离无级变速机构和加速齿轮机构之间的动力传递,所述发电机与加速齿轮机构传动连接以将加速齿轮机构输入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动能回收装置设置在车辆从动轮上,以回收系统终端的剩余能源,避免能源浪费,相对于现有动能回收系统仅回收制动能源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能收集的能源更多,更能有效避免能源浪费。更能有效避免能源浪费。更能有效避免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动能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能量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动能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号召节能减排,以及越来越严苛的排放标准实行,为面对今后的市场需求,也来越多的主机厂也向市场投放纯电动和混合动力等新能源车型。新能源车型由于有电机的加入,再加上合理的能量协调策略,相比传统的单内燃机系统有着更高的效率。为了进一步节省能源,新能源车型一般都会加入动能回收系统,以实现减速时的动能回收,相比没有动能回收的车型续航里程可以提高20%。但现有的动能回收系统通常安装在车辆主动车轮上,且仅在制动时才发挥作用,所能节省的能源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车辆动能回收装置,通过与车辆从动轮连接,将车辆从动轮作为动能输入源,为发电机供能,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以回收动能。
[0004]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车辆动能回收装置,包括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设有与从动车轮传动连接的无级变速机构、加速齿轮机构、离合器以及发电机,所述离合器设于无级变速机构和加速齿轮机构之间以接合或断离无级变速机构和加速齿轮机构之间的动力传递,所述发电机与加速齿轮机构传动连接以将加速齿轮机构输入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0005]进一步地,为了合理利用两个从动车轮的能源,积少成多,尽可能回收动能;所述传动箱具有两个,两个传动箱内分别设置有无级变速机构、加速齿轮机构、离合器以及发电机,两组无级变速机构分别与汽车的两个从动车轮传动连接。/>[0006]进一步地,当车辆行驶速度较慢时,主动轮组的轮径小于从动轮组的轮径,后固定盘和后移动盘间距较小,离合器不与后移动盘接触,发电机不工作;当车辆行驶速度较快时,主动轮组的轮径大于从动轮组的轮径,后固定盘和后移动盘间距拉开,后移动盘与离合器接触,将无级变速机构的动力传递给加速齿轮机构,发电机开始工作;所述无级变速机构包括主动轮组、从动轮组以及传动连接于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之间的钢制皮带,所述主动轮组与车轮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前固定盘和普利盘,前固定盘和普利盘之间形成第一V型槽,所述从动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后固定盘和后移动盘,所述的后移动盘远离后固定盘一侧通过离合器与加速齿轮机构连接,所述后固定盘和后移动盘之间形成第二V型槽,所述钢制皮带绕设在第一V型槽和第二V型槽之间。
[0007]进一步地,为了实现主动轮组高速转动时,钢制皮带位于主动轮组一侧带径变大,带动从动轮组一侧带径减小,从而使后固定盘和后移动盘间距拉开,后移动盘与离合器接触,将无级变速机构的动力传递给加速齿轮机构;所述普利盘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径向设置的隔板,相邻两个隔板之间形成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有普利珠。
[0008]进一步地,将无级变速机构的动力传递给加速齿轮机构;所述离合器包括外壳和摩擦片,所述摩擦片设于外壳上,所述摩擦片的中部设有减震盘,所述减震盘上设有减震弹簧。
[0009]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发电机的输入转速,以保证有足够动能驱动发电机工作;所述加速齿轮机构包括第一齿轮轴、第二齿轮轴、大齿轮和小齿轮,第一齿轮轴、第二齿轮轴转动安装在传动箱内,大齿轮和小齿轮啮合传动,大齿轮同轴固定安装在第一齿轮轴上,小齿轮同轴固定安装在第二齿轮轴上,所述离合器同轴固定安装在第一齿轮轴上,所述第二齿轮轴与发电机连接。
[0010]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1](1)本技术通过将动能回收装置设置在车辆从动轮上,以回收系统终端的剩余能源,避免能源浪费,相对于现有动能回收系统仅回收制动能源的结构,本技术所能收集的能源更多,更能有效避免能源浪费;
[0012](2)因发电机工作需要较高转速驱动,当车速较慢时,此时的转速不足以驱动发电机工作,本技术通过CVT无级变速机构与车辆从动轮传动连接,从动轮转速不高,普利珠未完全甩开,此时,主动轮组的轮径小于从动轮组的轮径,后固定盘和后移动盘间距较小,离合器不与后移动盘接触,发电机不工作;当车辆行驶速度较快时,从动轮高速转东,普利珠被完全甩开,主动轮组的轮径大于从动轮组的轮径,后固定盘和后移动盘间距拉开,后移动盘与离合器接触,将无级变速机构的动力传递给加速齿轮机构,发电机开始工作;
[0013](3)本技术即可应用在摩托车上,也可应用在汽车上,应用在摩托车上时,只需设置一组装置,应用在汽车上时,可设置两组装置,因能量守恒定律,一组动能回收装置所能回收的能量有限,通过两组动能回收装置,可多收集一些动能储备起来。
附图说明
[0014]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

传动箱;2

前固定盘;3

普利盘;4

后固定盘;5

后移动盘;6

钢制皮带;7

离合器;8

第一齿轮轴;9

第二齿轮轴;10

大齿轮;11

小齿轮;12

发电机;13

从动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说明:
[0018]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动能回收装置,包括传动箱1,所述传动箱1内设有与从动车轮13传动连接的无级变速机构、加速齿轮机构、离合器7以及发电机12,所述离合器7设于无级变速机构和加速齿轮机构之间以接合或断离无级变速机构和加速齿轮机构之间的动力传递,所述发电机12与加速齿轮机构传动连接以将加速齿轮机构输入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0019]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合理利用两个从动车轮13的能源,积少成多,尽可能回收动能;所述传动箱1具有两个,两个传动箱1内分别设置有无级变速机构、加速齿轮机构、离合器7以及发电机12,两组无级变速机构分别与汽车的两个从动车轮13传动连接。
[0020]在本实施例中,当车辆行驶速度较慢时,主动轮组的轮径小于从动轮组的轮径,后
固定盘4和后移动盘5间距较小,离合器7不与后移动盘5接触,发电机12不工作;当车辆行驶速度较快时,主动轮组的轮径大于从动轮组的轮径,后固定盘4和后移动盘5间距拉开,后移动盘5与离合器7接触,将无级变速机构的动力传递给加速齿轮机构,发电机12开始工作;所述无级变速机构包括主动轮组、从动轮组以及传动连接于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之间的钢制皮带6,所述主动轮组与车轮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前固定盘2和普利盘3,前固定盘2和普利盘3之间形成第一V型槽,所述从动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后固定盘4和后移动盘5,所述的后移动盘5远离后固定盘4一侧通过离合器7与加速齿轮机构连接,所述后固定盘4和后移动盘5之间形成第二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动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设有与从动车轮传动连接的无级变速机构、加速齿轮机构、离合器以及发电机,所述离合器设于无级变速机构和加速齿轮机构之间以接合或断离无级变速机构和加速齿轮机构之间的动力传递,所述发电机与加速齿轮机构传动连接以将加速齿轮机构输入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动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具有两个,两个传动箱内分别设置有无级变速机构、加速齿轮机构、离合器以及发电机,两组无级变速机构分别与汽车的两个从动车轮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动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级变速机构包括主动轮组、从动轮组以及传动连接于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之间的钢制皮带,所述主动轮组与车轮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前固定盘和普利盘,前固定盘和普利盘之间形成第一V型槽,所述从动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后固定盘和后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国顺
申请(专利权)人:谢国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