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液化土持力层地区的建筑地基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419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备液化土持力层地区的建筑地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挖上层基坑土方;2)在基坑内底面进行真空预压处理,然后进行施加定量堆载;3)在基坑内底面向下施工多个基桩,所述基桩的桩顶不超过基坑的内底面;4)将各所述基桩之间的持力层土体挖出;5)在所述基桩之间加设加筋垫层。该具备液化土持力层地区的建筑地基处理方法,在处理具备液化土层地区的建筑地基时,将基坑内的液化土层换填为砂石,再加设加筋垫层,对地基进行夯实和挤密地基,使得该地基在受振动时密实程度变化较小,不会出现液化现象,因此,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上述方案能够实现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液化土持力层地区的建筑地基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具备液化土持力层地区的建筑地基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黄河冲积平原地区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普遍存在基础持力层液化的状况发生(持力层液化即为持力层中的饱和砂土和粉土颗粒在强烈震动下有变密的趋势,颗粒之间发生相对位移,颗粒间的孔隙水来不及排泄而受到挤压,因而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当孔隙水压力上升到与土颗粒所受到总的正压力接近时,土颗粒之间因摩擦产生的抗剪力接近零,此时的土像液体一样),但是如何有效消除持力层液化,降低施工成本,合理压缩工期,目前尚无较成熟的相关经验,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备液化土持力层地区的建筑地基处理方法。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液化土持力层地区的建筑地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挖上层基坑土方;
[0008]2)在基坑内底面进行真空预压处理,然后进行施加定量堆载;
[0009]3)在基坑内底面向下施工多个基桩,所述基桩的桩顶不超过基坑的内底面;
[0010]4)将各所述基桩之间的持力层土体挖出;
[0011]5)在所述基桩之间加设加筋垫层;
[0012]6)向各所述基桩之间回填砂石;
[0013]7)对地基进行夯实和挤密地基。
[0014]优选的,步骤二中所述真空预压处理为当膜下真空度稳定地达到650mmHg后抽真空10天左右可进行上部堆载施工即边抽真空,边施加堆载,对于高含水量的淤泥类土,当膜下真空度稳定地达到650mmHg后,一般抽真空20d~30d后可进行堆载施工。
[0015]优选的,步骤二中所述定量堆载的堆载体的坡肩线宜与真空预压边线一致。
[0016]优选的,步骤一中所述挖设的基坑的底面高于所设计的基桩顶标高1~2m。
[0017]优选的,步骤五中所述加筋垫层的加筋体应设置在垫层的合适部。
[0018]优选的,步骤五中所述加筋垫层为对土工筋带加筋,一层加筋时,可设置在垫层的中部,多层加筋时,首层筋材距垫层顶面的距离宜取(0.3~0.5)倍的垫层厚度,且不应小于200mm,加筋线密度宜为0.15~0.35,无经验时,单层加筋取大值,多层加筋取小值。
[0019]优选的,所述加筋垫层的边缘应有足够的锚固长度,保证筋材作用的发挥。
[0020]优选的,步骤六所述回填砂石用碎石、角砾、砾砂、粗砂、中砂等材料,且不宜含有氯化钙、碳酸钙、硫化物等化学物质。
[0021]优选的,步骤六所述回填砂石需要具有排水功能时,垫层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在软土地基上使用加筋垫层时,应保证建筑稳定并满足允许变形的要求。
[0022]优选的,步骤七中所述夯实中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可采用点夯(2~4)遍,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细颗粒土,必要时夯击遍数可适当增加,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2遍,满夯可采用轻锤或低落距锤多次夯击,锤印搭接。
[002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备液化土持力层地区的建筑地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1)挖上层基坑土方;
[0025]2)在基坑内底面进行真空预压处理,然后进行施加定量堆载;
[0026]3)在基坑内底面向下施工多个基桩,所述基桩的桩顶不超过基坑的内底面;
[0027]4)将各所述基桩之间的持力层土体挖出;
[0028]5)在所述基桩之间加设加筋垫层;
[0029]6)向各所述基桩之间回填砂石;
[0030]7)对地基进行夯实和挤密地基。
[0031](三)有益效果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备液化土持力层地区的建筑地基处理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33]该具备液化土持力层地区的建筑地基处理方法,在处理具备液化土层地区的建筑地基时,将基坑内的液化土层换填为砂石,再加设加筋垫层,对地基进行夯实和挤密地基,使得该地基在受振动时密实程度变化较小,不会出现液化现象,因此,采用本专利技术中的上述方案能够实现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一种具备液化土持力层地区的建筑地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6]1)挖上层基坑土方,挖设的基坑的底面高于所设计的基桩顶标高1~2m;
[0037]2)在基坑内底面进行真空预压处理,然后进行施加定量堆载,真空预压处理为当膜下真空度稳定地达到650mmHg后抽真空10天左右可进行上部堆载施工即边抽真空,边施加堆载,对于高含水量的淤泥类土,当膜下真空度稳定地达到650mmHg后,一般抽真空20d~30d后可进行堆载施工,定量堆载的堆载体的坡肩线宜与真空预压边线一致;
[0038]3)在基坑内底面向下施工多个基桩,基桩的桩顶不超过基坑的内底面;
[0039]4)将各基桩之间的持力层土体挖出;
[0040]5)在基桩之间加设加筋垫层,加筋垫层的加筋体应设置在垫层的合适部,加筋垫层为对土工筋带加筋,一层加筋时,可设置在垫层的中部,多层加筋时,首层筋材距垫层顶
面的距离宜取(0.3~0.5)倍的垫层厚度,且不应小于200mm,加筋线密度宜为0.15~0.35,无经验时,单层加筋取大值,多层加筋取小值,加筋垫层的边缘应有足够的锚固长度,保证筋材作用的发挥;
[0041]6)向各基桩之间回填砂石,回填砂石用碎石、角砾、砾砂、粗砂、中砂等材料,且不宜含有氯化钙、碳酸钙、硫化物等化学物质,回填砂石需要具有排水功能时,垫层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在软土地基上使用加筋垫层时,应保证建筑稳定并满足允许变形的要求;
[0042]7)对地基进行夯实和挤密地基,夯实中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可采用点夯(2~4)遍,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细颗粒土,必要时夯击遍数可适当增加,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2遍,满夯可采用轻锤或低落距锤多次夯击,锤印搭接。
[004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备液化土持力层地区的建筑地基处理方法,在处理具备液化土层地区的建筑地基时,将基坑内的液化土层换填为砂石,再加设加筋垫层,对地基进行夯实和挤密地基,使得该地基在受振动时密实程度变化较小,不会出现液化现象,因此,采用本专利技术中的上述方案能够实现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
[004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液化土持力层地区的建筑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挖上层基坑土方;2)在基坑内底面进行真空预压处理,然后进行施加定量堆载;3)在基坑内底面向下施工多个基桩,所述基桩的桩顶不超过基坑的内底面;4)将各所述基桩之间的持力层土体挖出;5)在所述基桩之间加设加筋垫层;6)向各所述基桩之间回填砂石;7)对地基进行夯实和挤密地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液化土持力层地区的建筑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真空预压处理为当膜下真空度稳定地达到650mmHg后抽真空10天左右可进行上部堆载施工即边抽真空,边施加堆载,对于高含水量的淤泥类土,当膜下真空度稳定地达到650mmHg后,一般抽真空20d~30d后可进行堆载施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液化土持力层地区的建筑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定量堆载的堆载体的坡肩线宜与真空预压边线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液化土持力层地区的建筑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挖设的基坑的底面高于所设计的基桩顶标高1~2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液化土持力层地区的建筑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加筋垫层的加筋体应设置在垫层的合适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液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茹彬李贵宝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锐意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