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太阳直接辐射测量的自由曲面反射镜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417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太阳直接辐射测量的自由曲面反射镜的设计方法。属于非成像光学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测量角度要求设置自由曲面反射镜的具体光路结构,根据反射定律和全球太阳直接辐射角度变化规律,设计出满足预定测量要求的自由曲面反射镜,实现全球太阳直接辐射光线经过自由曲面反射镜反射后在传感器中心被接收,得到太阳直接辐射数据,完成太阳直接辐射测量。该自由曲面通过曲面有限元划分得到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简单;为后续太阳辐射测量领域新产品和新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持。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太阳直接辐射测量的自由曲面反射镜的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成像光学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太阳直接辐射测量的自由曲面反射镜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辐射是地球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其变化影响着地球的气候与环境。太阳辐射主要分为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两类,其中直接辐射与太阳自身状态紧密相关,对其光谱辐照度和总辐照度测量有助于长期监测太阳活动变化,反演云量以及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对太阳能资源开发、大气环境与污染监测、气候变化、极端天气灾害预警以及保证农业生产等具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地面测量太阳直接辐射光谱辐照度的仪器主要分为光谱式和通道式两种,均利用太阳跟踪装置实现太阳直接辐射的采集。其中,2016年郑茹等设计了一种基于余弦校正器的光谱型太阳辐射观测仪,利用余弦器外露配合挡光环实现了入射角小于
±
80
°
、300

1000nm范围内的太阳光谱辐照度测量;2019年GrobnerJ等采用平场凹面光栅作为色散与会聚元件,实现了350nm

1000nm范围内太阳光谱辐照度室外观测;2020年李建玉等设计了一种多波段激光大气透过率测量的太阳辐射计,得到1.064,1.315和1.54μm的大气透过率。
[0004]现有的太阳直接辐射总辐照度测量方法主要为总辐射法和直接辐射测量法两类。其中,荷兰Kipp&Zonen公司基于总辐射测量方法,利用多个硅光电二极管设计了CSD系列日照时数传感器。江苏无线电科学研究所也基于此方法,设计了一种采用多分天穹的遮光方案的WUSH

RZ2日照传感器,此类方法存在难以修正的原理性误差。德国Logotronic公司的SD系列日照传感器和锦州阳光气象科技公司的TBS系列直接辐射表基于直接辐射测量方法,利用二维跟踪机构实现对太阳直接辐射总辐照度的测量,其跟踪精度受算法与天气影响,跟踪范围小。日本EKO公司研制的MS系列日照时数测量系统,利用磨砂反射镜,实现了
±
58
°
的地球纬度区间内无需自动太阳跟踪装置的日照时数测量,由于其反射镜经过磨砂处理,难以控制全年太阳直接辐射测量的均匀性且仪器一致性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太阳直接辐射测量的自由曲面反射镜的设计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1)设置自由曲面反射镜的光路结构,待测光线位于所述自由曲面反射镜上方接收角范围之内,接收面位于所述自由曲面反射镜右侧,所述待测光线为太阳直接辐射光线,当待测光线经过自由曲面反射镜时都能反射在传感器中心被接收;根据初始设计对自由曲面反射镜进行自由曲面设计;
[0008](2)以自由曲面反射镜的光轴O'O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xyz,根据太阳直接辐射光线不同角度对步骤(1)所确定的自由曲面反射镜的自由曲面的面型坡度不
同,首先建立太阳直接辐射光线与自由曲面反射镜面型的映射关系,将夏至日正午太阳直接辐射光线、冬至日正午太阳直接辐射光线以及与二分日正午太阳直接辐射光线在自由曲面反射镜的入射点用S、W、O表示,其对应的自由曲面反射镜面型坡度为γ
S
、γ
W
、γ
O
,其公式为:
[0009][0010]其中β
S
为夏至日正午太阳直接辐射光接收视场、β
W
为冬至日正午太阳直接辐射光接收视场、α
S
为夏至日正午太阳直接辐射光线入射角度、α
W
为冬至日正午太阳直接辐射光线入射角度;
[0011](3)根据步骤(2)将太阳直接辐射最大入射区间(

α
S
,α
W
)内所有光线代入所述上式可得出反射镜所需包含面型坡度范围,将自由曲面反射镜有限元划分,按特定坡度间隔均分,以划分后Y轴方向微元长度h
i
进行反射镜面型调控,第i个离散点C
i
的位置为(x
i
,y
i
);
[0012](4)由于自由曲面反射镜中夏至日、冬至日太阳直接辐射光线位于对应的反射微元处在整体结构的边缘位置,会造成辐射采集过程中的能量传递缺失,面型拟合过程中拟合边缘也会带来边界误差,因此,将求取后的坡度区间两段适当拓宽长度η,拓宽后坡度区间为(ρ
S

W
),ρ
S
为夏至日正午太阳直接辐射光线拓宽后入射角度,ρ
W
为冬至日正午太阳直接辐射光线拓宽后入射角度,区间长度ρ=︱ρ
S

ρ
W
︱,此时将获得的n个坡度特征依次赋予划分后的反射单元,可得各离散点C
i
的坐标位置方程组为:
[0013][0014]其中,D为自由曲面反射镜直径,K
i
为系数,γ
i
为任意角度太阳直接辐射光线反射至传感器中心面型的坡度;
[0015](5)构造特征函数,即得到自由曲面反射镜结构表达式:
[0016]U(x)=x1N1(x)+x2N2(x)+

+x
n
N
n
(x)
[0017](6)根据步骤(5)中的反射镜结构表达式拟合即可得到用于太阳直接辐射测量的自由曲面反射镜的自由曲面面型。
[0018]优选的,所述的自由曲面反射镜的自由曲面面型为椭球形。
[0019]优选的,所述的自由曲面反射镜的自由曲面的各个特定坡度的反射率不同。自由曲面反射镜的周围介质为空气。
[0020]优选的,所述的传感器中心有接收面,可实现数据观测。
[0021]优选的,所述的自由曲面反射镜光轴与地轴平行,并绕光轴沿地球周日运动方向反向旋转,从而抵消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带来的变化,实现精准测量。
[002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23]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用于太阳直接辐射测量的自由曲面反射镜的设计方法可实现全时空太阳直接辐射测量;
[0024]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用于太阳直接辐射测量的自由曲面反射镜的设计方法可以均匀测量太阳直接辐射;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自由曲面反射镜的设计原理图;
[0026]图2为自由曲面反射镜的光学结构;
[0027]图3为实施例中的全球太阳直接辐射角度变化规律二维模型;
[0028]图4为实施例中的全纬度太阳直接辐射角度规律;
[0029]图5为实施例中的镜面有限元划分模型;
[0030]图6为实施例中的接收器接收的太阳直接辐射相对能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太阳直接辐射测量的自由曲面反射镜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设置自由曲面反射镜的光路结构,待测光线位于所述自由曲面反射镜上方接收角范围之内,接收面位于所述自由曲面反射镜右侧,所述待测光线为太阳直接辐射光线,当待测光线经过自由曲面反射镜时都能反射在传感器中心被接收;根据初始设计对自由曲面反射镜进行自由曲面设计;(2)以自由曲面反射镜的光轴O'O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xyz,根据太阳直接辐射光线不同角度对步骤(1)所确定的自由曲面反射镜的自由曲面的面型坡度不同,首先建立太阳直接辐射光线与自由曲面反射镜面型的映射关系,将夏至日正午太阳直接辐射光线、冬至日正午太阳直接辐射光线以及与二分日正午太阳直接辐射光线在自由曲面反射镜的入射点用S、W、O表示,其对应的自由曲面反射镜面型坡度为γ
S
、γ
W
、γ
O
,其公式为:其中β
S
为夏至日正午太阳直接辐射光接收视场、β
W
为冬至日正午太阳直接辐射光接收视场、α
S
为夏至日正午太阳直接辐射光线入射角度、α
W
为冬至日正午太阳直接辐射光线入射角度;(3)根据步骤(2)将太阳直接辐射最大入射区间(

α
S
,α
W
)内所有光线代入所述上式可得出反射镜所需包含面型坡度范围,将自由曲面反射镜有限元划分,按特定坡度间隔均分,以划分后Y轴方向微元长度h
i
进行反射镜面型调控,第i个离散点C
i
的位置为(x
i
,y
i
);(4)由于自由曲面反射镜中夏至日、冬至日太阳直接辐射光线位于对应的反射微元处在整体结构的边缘位置,会造成辐射采集过程中的能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崇伟张国玉吕文华孙高飞贺晓雷刘石边泽强苏拾徐达杨松州孟遥任太阳杨晓彤运志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