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土金矿尾矿分选制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7414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红土金矿尾矿分选制砖系统,包括高频细筛机,所述高频细筛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吸附塔,所述吸附塔的输出端设置有破氰泥浆池,所述破氰泥浆池的右侧设置有泥浆压缩机,所述泥浆压缩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风干器,所述泥浆压缩机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底端设有储水装置。该红土金矿尾矿分选制砖系统,通过破氰泥浆池收集提金后的泥浆,通过泥浆压缩机对泥浆脱水,得到泥浆压滤饼,再通过风干器对其风干,不但回收利用了尾矿矿渣,还将尾矿提金后的产物回收利用制砖外卖,达成了增加经济效益,节省资源的目的,通过二次提金降低提金后泥浆的含氰量,再通过泥浆破氰池进行化学处理,使得制砖符合安全标准。准。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土金矿尾矿分选制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矿产资源回收利用
,具体为一种红土金矿尾矿分选制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红土型金矿,是一种重要金矿,虽然这种矿的品位不高,但其规模大、易采易选、成本低、效益高,所以红土型金矿是一种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金矿,绝大多数物料在经过提金工艺后,产生尾矿,部分矿场将尾矿直接废弃回填,造成对珍贵资源的浪费,且不利于矿场的矿物循环,不符合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部分矿场将尾矿回收再次提金,尾矿回收利用后将会产出含氰量较低且含有大量可制砖的泥浆。
[0003]但目前市场上的红土型金矿通常在进行提金工艺后,仅将尾矿渣矿再次回收提金,产生的大量的含氰泥浆,通常化学处理后直接废弃,使得其中能够制砖的产物无法利用,造成资源浪费,故而提出一种红土金矿尾矿分选制砖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红土金矿尾矿分选制砖系统,具备能够回收利用泥浆等优点,解决了资源浪费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土金矿尾矿分选制砖系统,包括高频细筛机,所述高频细筛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吸附塔,所述吸附塔的输出端设置有破氰泥浆池,所述破氰泥浆池的右侧设置有泥浆压缩机,所述泥浆压缩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风干器,所述泥浆压缩机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底端设有储水装置。
[0006]进一步,所述吸附塔包括活性炭反应釜,所述活性炭反应釜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出料管。
[0007]进一步,所述储水装置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两个万向轮,两个所述万向轮以所述储水装置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
[0008]进一步,所述破氰泥浆池内部的泥浆浓度为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二十八。
[0009]进一步,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破氰泥浆池的正上方设置有自动给料管,所述自动给料管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自动给料管内填充有漂白粉。
[0011]进一步,所述回水管的内径大于十厘米。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红土金矿尾矿分选制砖系统,通过破氰泥浆池收集提金后的泥浆,通过泥浆压缩机对泥浆脱水,得到含水的百分之二十八泥浆压滤饼,再通过风干器对其风干,不但回收利用了尾矿矿渣,还将尾矿提金后的产物回收利用制砖外卖,达成了增加经济效益,节省资源的目的。
[0014]2、该红土金矿尾矿分选制砖系统,通过二次提金降低提金后泥浆的含氰量,通过
泥浆破氰池对泥浆进行化学处理,使得制砖符合安全标准,健康环保。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高频细筛机、2吸附塔、201活性炭反应釜、202出料管、3破氰泥浆池、301自动给料管、4泥浆压缩机、401回水管、5风干器、6储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红土金矿尾矿分选制砖系统,包括高频细筛机1,由于该系统回收的目标产物为尾矿提金之后的产物,尾矿提金采用活性炭吸附法,有少量吸附了金的微细粒载金炭未能全部回收,该系统通过高频细筛机1再次回收此部分活性炭,高频细筛机1的输出端设置有吸附塔2,通过吸附塔2完成二次提金的工艺,增加金的回收率,减少了资源浪费,并且通过活性炭再一次降低产物内的含氰量,吸附塔2的输出端设置有破氰泥浆池3,在经过吸附塔2吸收后泥浆进入破氰泥浆池3,投入漂白粉,进行除氰反应,确保产物对人体无害,破氰泥浆池3的右侧设置有泥浆压缩机4,通过泥浆压缩机4对泥浆进行脱水,进行制砖工艺,泥浆压缩机4的输出端设置有风干器5,通过风干器5对泥浆压缩饼进行风干后外卖,泥浆压缩机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回水管401,泥浆压缩工艺时,泥浆脱水,产生大量回水,为了符合环保节能省排的理念,通过回水管401将回水转移,后续循环利用,回水管401的底端设有储水装置6,通过储水装置6暂存回水方便后续循环使用,回水管401的内径大于十厘米,以此保证回水速度,保证加工效率。
[0019]吸附塔2包括活性炭反应釜201,活性炭反应釜20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出料管202,通过活性炭反应釜201二次吸金,通过出料管202将二次提金后的载金碳排出。
[0020]储水装置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两个万向轮,通过万向轮方便储水装置6移动,两个万向轮以储水装置6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保证移动时易于保持平衡。
[0021]破氰泥浆池3内部的泥浆浓度为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二十八,随着矿浆浓度的提高,金的回收率由升高变为降低,是由于浓度提高后,一方面矿浆中需要更大量的氰根离子存在,另一方面需要更长的浸出时间,当氰化钠用量没有增加、浸出时间没有延长时,浸渣中金的含量随矿浆浓度的升高而升高,金的浸出率降低,因此,浸出浓度可以设定在25%

28%之间。
[0022]还包括控制器,破氰泥浆池3的正上方设置有自动给料管301,自动给料管301内填充有漂白粉,自动给料管301与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自动给料管301对控制器发送电信号,使得自动给料管301能够自动投放漂白粉至破氰泥浆池3,实现自动化加工,节省人力,提升效率,由于自动给料管301为现有技术再次不再赘述。
[0023]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0024]该系统回收的目标产物为尾矿提金之后的产物,尾矿提金采用活性炭吸附法,通
过高频细筛机1挑选出少量吸附了金但未能回收的细粒载金炭,通过吸附塔2内的活性炭反应釜201对其进行二次吸附,二次提金,增加了金的产出率,并通过活性炭吸附减少了泥浆的含氰量,提金后剩余的泥浆进入破氰泥浆池3,通过自动给料管301投放漂白粉,对破氰泥浆池3内的泥浆进行碱性氯化法,即在浸渣中添加漂白粉,使其中残余的氰根离子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氮,破氰处理后的料浆经检测氰化物含量降低到0.082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含氰废水、尾矿浆通常的处理方法有碱性氯化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活性炭法,碱性氯化法以其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在工程中广泛采用,即向含氰废水中投加氯系氧化剂,将氰化物部分氧化成毒性较低的氰酸盐,也可以一步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氮,既简化了操作、方便管理,又节省了处理成本,进行除氰后将产物输送至泥浆压滤机,进行加工后得到了含水的百分之二十八浓度泥浆压滤饼,通过风干器5对含水的产物进行风干后即可外卖,达成了增加经济效益,节省资源的目的。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土金矿尾矿分选制砖系统,包括高频细筛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细筛机(1)的输出端设置有吸附塔(2),所述吸附塔(2)的输出端设置有破氰泥浆池(3),所述破氰泥浆池(3)的右侧设置有泥浆压缩机(4),所述泥浆压缩机(4)的输出端设置有风干器(5),所述泥浆压缩机(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回水管(401),所述回水管(401)的底端设有储水装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土金矿尾矿分选制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2)包括活性炭反应釜(201),所述活性炭反应釜(20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出料管(2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土金矿尾矿分选制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装置(6)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柏林黄勇唐迪杨新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嘉鱼蛇屋山金矿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