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土型金矿用防渗透堆浸永久底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414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红土型金矿用防渗透堆浸永久底垫,包括堆浸机构和防渗机构,所述堆浸机构的内部设置有防渗机构,所述防渗机构包括填充砂,所述填充砂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贴合有监测管,所述监测管的外表面开设有数个渗透口,所述渗透口的下方竖直设置有引流筒,所述渗透口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弹性囊,所述引流筒位于弹性囊的内部。该红土型金矿用防渗透堆浸永久底垫,泄漏液通过渗透口进入监测管,通过弹性囊收集泄漏液,当弹性囊膨胀到一定体积后,下压触碰开关,启动蜂鸣器和闪烁警示灯,提示使用者发生泄漏,达成了能够及时监测底垫使用情况并提示使用者的目的,避免了给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的情况。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的情况。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土型金矿用防渗透堆浸永久底垫


[0001]本技术涉及底垫防渗透
,具体为一种红土型金矿用防渗透堆浸永久底垫。

技术介绍

[0002]堆浸工艺是处理低品位金矿石主要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成本低,应用广泛,堆浸工艺中的底垫可分为永久性底垫与临时性底垫两种类型,与一次使用的临时性底垫不同,永久性底垫除满足矿堆的压力外,还应考虑各种筑堆设备的运输压力,所以,这种底垫构筑时间长,成本高,基建投资大,需要多次使用。
[0003]因此目前部分的堆浸底垫,可能会出现达到使用阈值时,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底垫损坏,造成当污染扩散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现堆浸场底垫泄漏,此时浸出液已经渗透到堆浸场以外的区域,对土壤、水资源造成巨大的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也给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红土型金矿用防渗透堆浸永久底垫,具备及时警报防漏等优点,解决了没有明显提示手段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土型金矿用防渗透堆浸永久底垫,包括堆浸机构和防渗机构,所述堆浸机构的内部设置有防渗机构,所述防渗机构包括填充砂,所述填充砂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贴合有监测管,所述监测管的外表面开设有数个渗透口,所述渗透口的下方竖直设置有引流筒,所述渗透口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弹性囊,所述引流筒位于弹性囊的内部,所述弹性囊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加固环,所述加固环与所述监测管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监测管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触碰开关,所述触碰开关将蜂鸣器和闪烁警示灯与电源电性连接。
[0006]进一步,所述堆浸机构包括黏土底垫,所述黏土底垫上方设有土工膜,所述黏土底垫呈沟槽状,所述土工膜横穿所述沟槽并将沟槽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所述沟槽内铺设有集液管,所述集液管位于所述土工膜上方,下部分所述沟槽内填充有填充砂,所述监测管位于所述土工膜下方。
[0007]进一步,所述土工膜和填充砂之间铺设有滤布。
[0008]进一步,多个所述渗透口的间距一致,所述渗透口的孔径大于五毫米。
[0009]进一步,所述蜂鸣器和闪烁警示灯设置在监控区域内。
[0010]进一步,所述弹性囊为防腐蚀材料制成。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该红土型金矿用防渗透堆浸永久底垫,在发生泄漏时,泄漏液通过渗透口进入监测管,通过引流筒加速下落,通过弹性囊收集泄漏液,当弹性囊膨胀到一定体积后,下压触碰开关,启动蜂鸣器和闪烁警示灯,提示使用者发生泄漏,达成了能够及时监测底垫使用情
况并提示使用者的目的,避免了泄漏液对土壤、水资源造成巨大的污染,给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监测管内部剖视图。
[0016]图中:1堆浸机构、101黏土底垫、102土工膜、103滤布、104集液管、2防渗机构、201填充砂、202监测管、203渗透口、204引流筒、205弹性囊、206加固环、207触碰开关、208蜂鸣器、209闪烁警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红土型金矿用防渗透堆浸永久底垫,包括堆浸机构1和防渗机构2,堆浸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防渗机构2,防渗机构2包括填充砂201,填充砂201的内部设有空腔,空腔内贴合有监测管202,监测管202的外表面开设有数个渗透口203,渗透口203的下方竖直设置有引流筒204,渗透口203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弹性囊205,引流筒204位于弹性囊205的内部,弹性囊205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加固环206,加固环206用于加固弹性囊205,防止弹性囊205掉落,加固环206与监测管202内壁固定连接,监测管202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触碰开关207,触碰开关207将蜂鸣器208和闪烁警示灯209与电源电性连接。
[0019]多个渗透口203的间距一致,保障监测效果均衡,为了保障泄漏时泄漏液能够渗透至监测管202,渗透口203的孔径大于五毫米。
[0020]蜂鸣器208和闪烁警示灯209设置于监控区域,方便使用者观察,增加使用者观察途径。
[0021]弹性囊205为防腐蚀材料制成,防止堆浸剂腐蚀弹性囊205,泄漏时将无法收集泄漏液,下压触摸开关。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装置通过引流筒204,使得泄漏液沿着引流筒204的内壁流下,减少张力作用,增加流速,使得弹性囊205在同样的渗漏速度下更加快速的收集泄漏液,快速膨胀,增加报警效率,实现更加早的提示使用者补修,降低经济损失,弹性囊205在液体的重力作用下将下垂并下压触摸开关,接通电源,此时闪烁警示灯209开始闪烁,蜂鸣器208随之开始蜂鸣,吸引使用者注意力达成提示作用,使得使用者能够及时关闭、补修,降低损失。
[0023]本实施例中防渗机构2是用于在发生泄漏的时候向使用者报警的机构。
[0024]本实施例中堆浸机构1包括黏土底垫101,黏土底垫101上方设有土工膜102,黏土底垫101和土工膜102用于放置矿粒盛接堆浸剂,黏土底垫101呈沟槽状,沟槽状使得液体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向下渗透,土工膜102横穿沟槽并将沟槽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沟槽内铺设有集液管104,集液管104位于土工膜102上方,通过集液管104收集富液,下部分沟槽
内填充有填充砂201,通过填充砂201为滤布103和土工膜102提供支撑力,在发生泄漏时降低泄漏速度,土工膜102和填充砂201之间铺设有滤布103,通过滤布103保证让渗漏液充分渗到监测管202内,监测管202位于土工膜102下方,在泄漏时部分泄漏液能自然流入监测管202内,实现监测功能。
[0025]本实施例中堆浸机构1是用于实现放置矿粒,盛接化学反应剂,实现堆浸功能的机构。
[0026]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0027]在永久底垫损坏发生泄漏时,泄漏液将会穿过土工膜102并由渗透口203进入监测管202内,由于液体表面有张力,受重力影响时呈滴状,将不易下落,在泄漏液进入渗透口203后,该装置通过引流筒204,使得泄漏液沿着引流筒204的内壁流下,减少张力作用,增加流速,通过弹性囊205收集部分泄漏液,使得弹性囊205在同样的渗漏速度下更加快速的收集泄漏液,快速膨胀,增加报警效率,实现更加早的提示使用者补修,降低经济损失,弹性囊205在液体的重力作用下将下垂并下压触摸开关,接通电源,此时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土型金矿用防渗透堆浸永久底垫,包括堆浸机构(1)和防渗机构(2),所述堆浸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防渗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机构(2)包括填充砂(201),所述填充砂(201)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贴合有监测管(202),所述监测管(202)的外表面开设有数个渗透口(203),所述渗透口(203)的下方竖直设置有引流筒(204),所述渗透口(203)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弹性囊(205),所述引流筒(204)位于弹性囊(205)的内部,所述弹性囊(205)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加固环(206),所述加固环(206)与所述监测管(20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监测管(202)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触碰开关(207),所述触碰开关(207)将蜂鸣器(208)和闪烁警示灯(209)与电源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土型金矿用防渗透堆浸永久底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堆浸机构(1)包括黏土底垫(101),所述黏土底垫(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迪胡良训黄进宝黄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嘉鱼蛇屋山金矿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