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PM2.5及其组分的区域传输贡献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4107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获取PM2.5及其组分的区域传输贡献率的方法,包括:根据待评价时段内PM2.5及其组分浓度的实时监测数据,确定待评价时段内PM2.5及其组分浓度的小时变化率;将待评价时段内PM2.5及其组分浓度的小时变化率划分为M段分段函数,M≥2;根据每段分段函数包含的PM2.5及其组分浓度的小时变化率,确定每段分段函数的第一分区系数;获取每段分段函数的静风发生频率,作为每段分段函数的第二分区系数;获取M段中每段分段函数的发生频率,作为每段分段函数的第三分区系数;根据第一分区系数、第二分区系数、第三分区系数,计算得到待评价时段内PM2.5及其组分的区域传输贡献率。价时段内PM2.5及其组分的区域传输贡献率。价时段内PM2.5及其组分的区域传输贡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获取PM2.5及其组分的区域传输贡献率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气污染监测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获取PM2.5及组分的区域传输贡献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环境也逐渐得到提高,但与此同时,为人们提供便利的生产生活资料也带来了各种大气污染。大气中的PM2.5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吸入人体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目前,对大气中的PM2.5的来源解析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区域传输对地区的PM2.5浓度的贡献率不容忽视。准确判断区域传输对地区的PM2.5浓度的贡献率,并细化到PM2.5组分的区域传输贡献率,对PM2.5的来源解析及大气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区域传输贡献率的计算主要依赖于CMAQ

ISAM模型。此模型依赖于气象数据和污染源排放数据,如图1所示,此模型的准确率受限于气象数据模拟和污染源排放数据的准确度,受到气象资料分辨率限制和污染源谱调查滞后性的影响,其结果精确率有待提高和修正。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更加简便、直接、及时的获取PM2.5及组分的区域传输贡献率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或者其他方面的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获取PM2.5及其组分的区域传输贡献率的方法,以更加简便、直接、及时的评估区域传输对地区的PM2.5及其组分的浓度的贡献率。
[0005]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获取PM2.5及其组分的区域传输贡献率的方法,包括:
[0006]根据待评价时段内PM2.5及其组分浓度的实时监测数据,确定待评价时段内PM2.5及其组分浓度的小时变化率;
[0007]将待评价时段内PM2.5及其组分浓度的小时变化率划分为M段分段函数,M≥2;
[0008]根据每段分段函数包含的PM2.5及其组分浓度的小时变化率,确定每段分段函数的第一分区系数;
[0009]获取每段分段函数的静风发生频率,作为每段分段函数的第二分区系数;
[0010]获取M段中每段分段函数的发生频率,作为每段分段函数的第三分区系数;
[0011]根据第一分区系数、第二分区系数、第三分区系数,计算得到待评价时段内PM2.5及其组分的区域传输贡献率。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M段分段函数的第i段的第一分区系数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待评价时段内PM2.5及其组分的区域传输贡献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0013][0014]其中,C为PM2.5及其组分的区域传输贡献率,为第一分区系数,为第二分区系数,O
(N)
为第三分区系数,N为分段函数的第N段,1≤N≤M,1≤i≤M。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待评价时段内PM2.5及其组分浓度的小时变化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0016]ΔPM2.5=(PM2.5
t

PM2.5
(t

1)
)/PM2.5
t
[0017]其中,ΔPM2.5表示待评价时段内PM2.5及其组分浓度的小时变化率,PM2.5
t
表示当前小时的PM2.5及其组分浓度,PM2.5
(t

1)
表示当前小时的前一个小时的PM2.5及其组分浓度,t≥2。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确定每段分段函数的第一分区系数包括:计算每段分段函数包含的PM2.5及其组分浓度的小时变化率的平均值,作为每段分段函数的第一分区系数。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获取每段分段函数的静风发生频率包括:获取待评价时段内各小时的静风状态,其中,判定小时风速小于预设风速为静风状态,假设静风状态时区域传输贡献率为0;计算每段分段函数的静风发生频率。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获取待评价时段内各小时的静风状态包括:利用杯状风速计、热球式风速计对待评价时段内各小时的风速进行测量。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预设风速为1m/s。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每段分段函数的静风发生频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0023][0024]其中,P
(N)静风时次
为每段分段函数的静风状态发生的时次,P
(N)总时次
为每段分段函数的总时次。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M段中每段分段函数的发生频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0026]O
(N)
=O
(N)分段频数
/O
大于等于预设阈值的总频数
[0027]其中,O
(N)分段频数
表示每段分段函数发生的频数,O
大于等于预设阈值的总频数
表示所述第一分区系数大于等于预设阈值的分段函数的总发生频数。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待评价时段的时长大于72h。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获取PM2.5及其组分的区域传输贡献率的方法,通过获取待评价时段内的污染物实时监测数据,以及待评价时段内各小时的静风状态,进而获得待评价时段内PM2.5及其组分的区域传输贡献率。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获取PM2.5及其组分的区域传输贡献率的方法,依据污染物实时监测数据,弥补了相关技术中CMAQ

ISAM模型过分依赖气象、污染源排放谱的区域传输评估办法的缺陷,提高了监测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可为大气污染治理的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相关技术中依据CMAQ

ISAM模型获得区域传输贡献率的示意图;
[0032]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获取PM2.5及其组分的区域传输贡献率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根据污染物的实时监测数据获取PM2.5及其组分的区域传输贡献率的方法,首先提出假设,静风时区域传输对污染物浓度增加的贡献忽略不计。
[003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获取PM2.5及其组分的区域传输贡献率的方法,包括:步骤S10~S70。
[0036]在步骤S10,获取待获取待评价时段内PM2.5及其组分浓度的实时监测数据。
[003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待评价时段的时长大于72h。在实际监测时,可选取月、季度或年为待评价时段。
[0038]在步骤S20,根据待评价时段内PM2.5及其组分浓度的实时监测数据,确定待评价时段内PM2.5及其组分浓度的小时变化率。
[003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待评价时段内PM2.5及其组分浓度的小时变化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0040]ΔPM2.5=(PM2.5
t

PM2.5...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获取PM2.5及其组分的区域传输贡献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待评价时段内PM2.5及其组分浓度的实时监测数据,确定所述待评价时段内PM2.5及其组分浓度的小时变化率;将所述待评价时段内PM2.5及其组分浓度的小时变化率划分为M段分段函数,M≥2;根据每段所述分段函数包含的PM2.5及其组分浓度的小时变化率,确定每段所述分段函数的第一分区系数;获取每段所述分段函数的静风发生频率,作为每段所述分段函数的第二分区系数;获取所述M段中每段所述分段函数的发生频率,作为每段所述分段函数的第三分区系数;根据所述第一分区系数、所述第二分区系数、所述第三分区系数,计算得到所述待评价时段内PM2.5及其组分的区域传输贡献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M段分段函数的第i段的所述第一分区系数大于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待评价时段内PM2.5及其组分的区域传输贡献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其中,C为PM2.5及其组分的区域传输贡献率,为所述第一分区系数,为所述第二分区系数,O
(N)
为所述第三分区系数,N为所述分段函数的第N段,1≤N≤M,1≤i≤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评价时段内PM2.5及其组分浓度的小时变化率的计算公式如下:ΔPM2.5=(PM2.5
t

PM2.5
(t

1)
)/PM2.5
t
其中,ΔPM2.5表示所述待评价时段内PM2.5及其组分浓度的小时变化率,PM2.5
t
表示当前小时的PM2.5及其组分浓度,PM2.5
(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晨李云婷刘保献安欣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