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人防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400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4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下室人防结构,包括地下室本体,所述地下室本体其中一个侧板上开设有相连通的出入口和滑槽,所述滑槽内均滑移设置有防爆门,所述地下室本体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动组件和联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块、旋转杆、直齿轮和齿条,所述第一支撑块固定于所述地下室本体上,所述旋转杆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块,所述旋转杆所述第一支撑块转动连接,所述直齿轮套设于所述旋转杆上并与所述旋转杆固定连接;所述齿条固定所述防爆门上,所述直齿轮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所述联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杆旋转。本申请提高了工作人员开启和闭合防爆门的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人防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人防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室人防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民防空工程也叫做人防工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人防工程是防备敌人突然袭击,有效地掩蔽人员和物资,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设施;是坚持城镇战斗,长期支持反侵略战争直至胜利的工程保障。地下室人防结构包括地下室和开设于地下室侧壁上的入口,入口上一般设置有防护门。
[0003]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临战封堵墙,设置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在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之间并排设置多个防爆板,防爆板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螺钉与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之间螺纹连接,相邻的防爆板之间通过钢筋穿入凸棱的通孔内相互连接,当防爆板受到冲击时,相邻的防爆板通过钢筋能够分担受力,使防爆板封堵的更加牢固。
[0004]工作人员在长期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缺陷:临战封堵墙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需要使用多个螺钉将防爆板固定在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之间,从而将防爆门闭合起来,由于螺钉的数量多,因此工作人员开启和闭合防爆门的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工作人员开启和闭合防爆门的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室人防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下室人防结构及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室人防结构,包括地下室本体,所述地下室本体其中一个侧板上开设有相连通的出入口和滑槽,所述滑槽内均滑移设置有防爆门,所述地下室本体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动组件和联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块、旋转杆、直齿轮和齿条,所述第一支撑块固定于所述地下室本体上,所述旋转杆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块,所述旋转杆所述第一支撑块转动连接,所述直齿轮套设于所述旋转杆上并与所述旋转杆固定连接;所述齿条固定所述防爆门上,所述直齿轮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所述联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杆旋转。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联动组件驱动旋转杆旋转,旋转杆带动直齿轮旋转,直齿轮带动齿条滑动,齿条带动防爆门朝向靠近或远离滑槽的方向滑动,从而实现开启和闭合防爆门;相比于
技术介绍
中通过多个螺钉开启和闭合防爆门,提高了工作人员开启和闭合防爆门的效率。
[0008]可选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联动杆、第二支撑块、两个第一锥齿轮和两个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支撑块固定于所述地下室本体上,所述联动杆穿过所述第二支撑块,所述联动杆与所述第二支撑块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分别套设于所述联动杆的两端并与所
述联动杆固定连接;所述防爆门与所述滑动组件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分别套设于两个所述旋转杆上,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旋转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相互对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联动杆旋转。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动联动杆旋转,联动杆的两端分别带动两个第一锥齿轮旋转,两个第一锥齿轮分别带动两个第二锥齿轮旋转,两个第二锥齿轮分别带动两个旋转杆旋转,两个旋转杆分别带动两个直齿轮旋转,两个直齿轮分别带动两个齿条滑动,两个齿条分别带动两个防爆门滑动;由于两个第一锥齿轮相互对称,以使两个防爆门朝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
[0010]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主动杆、电机和两个第三支撑块;两个所述第三支撑块均固定于所述地下室本体上,所述主动杆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三支撑块,所述主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支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斜齿轮套设于所述主动杆上并与所述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齿轮套设于所述联动杆上并与所述联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齿轮与所述第二斜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地下室本体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驱动主动杆旋转,主动杆带动第一斜齿轮旋转,第一斜齿轮带动第二斜齿轮旋转,第二斜齿轮带动联动杆旋转,以使两个防爆门朝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
[0012]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蜗轮、蜗杆、电机和两个第三支撑块;两个所述第三支撑块均固定于所述地下室本体上,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支撑块转动连接,所述蜗轮套设于所述联动杆上并与所述联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互啮合;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地下室本体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蜗杆的端部固定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驱动蜗杆旋转,蜗杆带动蜗轮旋转,蜗轮带动联动杆旋转,以使两个防爆门朝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同时蜗轮蜗杆结构具有自锁功能。
[0014]可选的,所述地下室本体上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联动组件均位于所述防护罩内;两个所述旋转杆均穿过所述防护罩,两个所述旋转杆均与所述防护罩转动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和联动组件均位于防护罩内,不仅增加了驱动组件和联动组件表面的清洁度,同时当行人在地下室本体内行走时,防护罩对地下室本体内的行人有保护作用。
[0016]可选的,所述防护罩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传送有螺栓,螺栓与所述地下室本体螺纹配合。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与地下室本体螺纹配合,从而将固定块固定于地下室本体上,进而将防护罩固定于地下室本体上,增加了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防护罩的便捷性。
[0018]可选的,所述调节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旋转杆的长度方向相同。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安装防护罩的过程中,便于沿调节槽的长度方向调节防护罩的位置,增加了工作人员安装防护罩的便捷性。
[0020]可选的,所述齿条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条,所述防爆门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条位于所述连接槽内,所述连接条的外侧壁抵接于所述连接槽的内侧壁,所述连接条与所述防爆门固定连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槽对连接条有定位作用,增加了工作人员将齿条固定于防爆门上的便捷性;同时连接条位于连接槽内,增加了齿条与防爆门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0022]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穿设有螺栓,螺栓与所述地下室本体螺纹配合。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和地下室本体对第一固定部有夹持作用,从而将第一固定部固定于地下室本体上,进而将第一支撑块固定于地下室本体上,增加了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第一支撑块的便捷性。
[0024]可选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地下室人防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所述地下室本体其中一个侧壁上开设出入口和两个滑槽,使两个所述滑槽分别位于所述出入口的两侧;步骤二:将两个所述防爆门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滑槽内,使两个所述防爆门分别与两个所述滑槽滑移配合;步骤三:将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人防结构,包括地下室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本体(1)其中一个侧板(11)上开设有相连通的出入口(111)和滑槽(112),所述滑槽(112)内均滑移设置有防爆门(2),所述地下室本体(1)上设置有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滑动组件(31)和联动组件(32);所述滑动组件(31)包括第一支撑块(311)、旋转杆(312)、直齿轮(313)和齿条(314),所述第一支撑块(311)固定于所述地下室本体(1)上,所述旋转杆(312)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块(311),所述旋转杆(312)所述第一支撑块(311)转动连接,所述直齿轮(313)套设于所述旋转杆(312)上并与所述旋转杆(312)固定连接;所述齿条(314)固定所述防爆门(2)上,所述直齿轮(313)与所述齿条(314)相互啮合;所述联动组件(32)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杆(312)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人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32)包括联动杆(321)、第二支撑块(324)、两个第一锥齿轮(322)和两个第二锥齿轮(323),所述第二支撑块(324)固定于所述地下室本体(1)上,所述联动杆(321)穿过所述第二支撑块(324),所述联动杆(321)与所述第二支撑块(324)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322)分别套设于所述联动杆(321)的两端并与所述联动杆(321)固定连接;所述防爆门(2)与所述滑动组件(31)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323)分别套设于两个所述旋转杆(312)上,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323)分别与两个所述旋转杆(31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322)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323)相互啮合,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322)相互对称;所述驱动机构(3)还包括驱动组件(33),所述驱动组件(33)用于驱动所述联动杆(321)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人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3)包括第一斜齿轮(331)、第二斜齿轮(332)、主动杆(333)、电机(334)和两个第三支撑块(335);两个所述第三支撑块(335)均固定于所述地下室本体(1)上,所述主动杆(333)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三支撑块(335),所述主动杆(33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支撑块(335)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斜齿轮(331)套设于所述主动杆(333)上并与所述主动杆(33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齿轮(332)套设于所述联动杆(321)上并与所述联动杆(3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齿轮(331)与所述第二斜齿轮(332)相互啮合;所述电机(334)固定于所述地下室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尚峰童进平张毅李岳峰邹杰朱瑞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正盾人防工程防护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