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腔体干细胞输液注射设备,涉及干细胞注射技术领域,盒体底端中部开设有安装槽,液氮腔内壁覆盖有保温垫,且安装槽顶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贯通于保温垫的气孔,安装槽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顶部嵌入安装有位于安装槽内部的扇风设备;储液组件由框板、储药容器、药液管一和药液管二组成,框板的数量为两块,且框板呈左右对称排布,储药容器的数量为三个且呈共线排布相互固定,且储药容器位于框板之间,侧边储药容器与框板固定连接,药液管一的数量为两根且分别固定于侧边储药容器底部,旋钮因为螺纹的自锁性,自身不能进行前后移动,所以出现误碰旋钮导致扎破针移动的概率较低。旋钮导致扎破针移动的概率较低。旋钮导致扎破针移动的概率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腔体干细胞输液注射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干细胞注射
,更具体的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多腔体干细胞输液注射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干细胞指的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
[0003]根据专利公告号CN209316517U一种干细胞输液用袋表示:所述袋体上依次设置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用来盛装输液药品,所述第二腔体顶端设有输注口,用来加注干细胞混悬液;所述三个腔体底端与塑料软管相连接,所述塑料软管顶端进行虚焊密封,形成软密封区,软密封区内部设置穿刺棒;还设有输液袋口,输液袋口顶端与塑料软管相连接,底部设有橡胶塞,中间设有细胞筛,用来过滤团聚的干细胞。
[0004]其优点是:能够无污染的实现干细胞的全程静脉回输无需频繁插拔插瓶针,并且彻底杜绝回输干细胞悬混液的团聚现象,减轻病患的痛苦。
[0005]而存在的缺点是:专利公告号CN209316517U一种干细胞输液用袋,在存储输液药物时,不具备有冷存功能,所以仅可在输液时容载输液药物,在药物运输过程中依然需要另外配备冷存设备;并且输液过程中采用穿刺棒扎破软密封区的方式依次输注药物,穿刺棒与软密封区之间不具备局限性,很容易出现误碰导致穿刺棒移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专利公告号CN209316517U一种干细胞输液用袋,仅可在输液时容载输液药物,容易出现误碰导致穿刺棒移动的情况,针对此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多腔体干细胞输液注射设备。
[0007]本技术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多腔体干细胞输液注射设备,包括盒体和储液组件,所述储液组件位于盒体内部顶端;
[0008]所述盒体内部底端开设有呈凹形状的液氮腔,且盒体底端中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液氮腔内壁覆盖有保温垫,且安装槽顶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贯通于保温垫的气孔,所述安装槽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顶部嵌入安装有位于安装槽内部的扇风设备;
[0009]所述储液组件由框板、储药容器、药液管一和药液管二组成,所述框板的数量为两块,且框板呈左右对称排布,所述储药容器的数量为三个且呈共线排布相互固定,且储药容器位于框板之间,侧边所述储药容器与框板固定连接,所述药液管一的数量为两根且分别固定于侧边所述储药容器底部,且药液管二固定于中部所述储药容器底端;
[0010]所述药液管一和药液管二内部均紧密粘接有薄膜层,且药液管一和药液管二前端并位于薄膜层正前端均固定有附属套件,所述附属套件前端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旋钮,且旋钮后端固定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后端贯穿过药液管一以及药液管二,且联动轴后端固定有扎破针。
[0011]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盒体内部顶端开设有存放槽,且液氮腔环绕于存放槽左右两侧以及底端,所述液氮腔左上角插接有橡胶堵块。
[0012]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扇风设备由马达、转轴和叶片组成,且马达安装于安装板顶面,所述转轴位于马达顶部且与其传动连接,且叶片的数量为若干片并均匀嵌接于转轴外壁两侧,所述叶片位于气孔内侧。
[0013]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储液组件安装于存放槽内,且框板顶面均铰接有挂钩。
[0014]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药液管二底部固定有输出管,且药液管一内端固定于输出管边壁,所述药液管一和药液管二均与输出管相通。
[0015]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薄膜层呈Z字形,且薄膜层分别遮挡药液管一以及药液管二与输出管的相通位置,所述联动轴对应于薄膜层中段。
[0016]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扎破针后端呈尖锐锥状,且扎破针随旋钮旋转后移与薄膜层相接触,通过所述扎破针扎破薄膜层。
[0017]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盒体顶部安装有盖子。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1、液氮腔的低温能够直接传导至存放槽,让药液以及干细胞混悬液进入到低温的储存环境中,良好保存药液以及干细胞混悬液,将液氮的低温往周边扩散,从而使得存放槽三侧均匀受冷,可防止温度流失,液氮消耗的速度变慢,使存放槽的温度保持低温,延长药液以及干细胞混悬液的冷藏时间,配合药液以及干细胞混悬液的运输工作;
[0020]2、按输液顺序依次拧动相对应的旋钮,从而释放不同的药液于输出管内,因为触发扎破针移动的动作需要人为拧动旋钮,旋钮因为螺纹的自锁性,自身不能进行前后移动,所以出现误碰旋钮导致扎破针移动的概率较低,并且旋钮后端因为扎破针的限制,使旋钮始终保持与附属套件连接的状态,不可脱离于附属套件,能够保证输液过程中药液不渗透。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盒体与盖子结构拆分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盒体结构内部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框板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的药液管一结构内部顶面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的药液管二结构内部侧面示意图。
[0028]图1
‑
图7中:盒体1、液氮腔101、安装槽102、气孔103、保温垫2、安装板3、扇风设备4、存放槽5、框板6、挂钩601、储药容器7、药液管一8、薄膜层801、附属套件9、旋钮10、联动轴1001、扎破针1002、输出管11、药液管二12、盖子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9]请参阅图1
‑
图7,一种多腔体干细胞输液注射设备,包括盒体1和储液组件,所述储液组件位于盒体1内部顶端;
[0030]所述储液组件由框板6、储药容器7、药液管一8和药液管二12组成,所述框板6的数
量为两块,且框板6呈左右对称排布,所述储药容器7的数量为三个且呈共线排布相互固定,且储药容器7位于框板6之间,侧边所述储药容器7与框板6固定连接,所述药液管一8的数量为两根且分别固定于侧边所述储药容器7底部,且药液管二12固定于中部所述储药容器7底端;所述储液组件安装于存放槽5内;
[0031]具体的,由三个储药容器7分别储存干细胞混悬液和其他两种例如生理盐水和地塞米松药液,储药容器7顶部均设有铝塑盖,用于封闭储药容器7,使储药容器7能够对药液以及干细胞混悬液进行良好储存,并且由盒体1容载储液组件,储药容器7整体置于存放槽5中;
[0032]所述盒体1顶部安装有盖子13;
[0033]进一步的,初始状态下盖子13遮盖于盒体1顶部,便于运输干细胞混悬液;
[0034]所述盒体1内部底端开设有呈凹形状的液氮腔101,且盒体1底端中部开设有安装槽102,所述液氮腔101内壁覆盖有保温垫2,且安装槽102顶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贯通于保温垫2的气孔103,所述安装槽102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安装板3,且安装板3顶部嵌入安装有位于安装槽102内部的扇风设备4;
[0035]所述盒体1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腔体干细胞输液注射设备,包括盒体(1)和储液组件,所述储液组件位于盒体(1)内部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内部底端开设有呈凹形状的液氮腔(101),且盒体(1)底端中部开设有安装槽(102),所述液氮腔(101)内壁覆盖有保温垫(2),且安装槽(102)顶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贯通于保温垫(2)的气孔(103),所述安装槽(102)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安装板(3),且安装板(3)顶部嵌入安装有位于安装槽(102)内部的扇风设备(4);所述储液组件由框板(6)、储药容器(7)、药液管一(8)和药液管二(12)组成,所述框板(6)的数量为两块,且框板(6)呈左右对称排布,所述储药容器(7)的数量为三个且呈共线排布相互固定,且储药容器(7)位于框板(6)之间,侧边所述储药容器(7)与框板(6)固定连接,所述药液管一(8)的数量为两根且分别固定于侧边所述储药容器(7)底部,且药液管二(12)固定于中部所述储药容器(7)底端;所述药液管一(8)和药液管二(12)内部均紧密粘接有薄膜层(801),且药液管一(8)和药液管二(12)前端并位于薄膜层(801)正前端均固定有附属套件(9),所述附属套件(9)前端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旋钮(10),且旋钮(10)后端固定有联动轴(1001),所述联动轴(1001)后端贯穿过药液管一(8)以及药液管二(12),且联动轴(1001)后端固定有扎破针(10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腔体干细胞输液注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内部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一,
申请(专利权)人:王世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