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低影响设施淋水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373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低影响设施淋水试验装置,包括:水压调节器、给水管以及至少两个淋雨喷头;水压调节器的进水口适于连接水源,水压调节器的出水口与给水管连通;淋雨喷头并联在给水管上;淋雨喷头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淋雨喷头的支架;每个淋雨喷头的喷水覆盖范围内均设置有四个雨量器,四个雨量器适于以淋雨喷头为中心沿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在地面上;每个雨量器旁均设置有一个渗透雨量器;渗透雨量器具有集水端以及渗水端,集水端位于地面上方,渗水端位于地面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海绵低影响设施淋水试验装置,其更加贴近现实降雨场景,且拆装灵活,能较为快速准确地测定渗透系数。数。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低影响设施淋水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建设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海绵低影响设施淋水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渗透系数是海绵城市工程质量验收中重要的技术参数,较准确测定渗透系数在海绵城市工程质量验收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海绵城市渗透系数的试验中,大多仍采用的是淋水的方式来粗略试验渗透性能,未能充分考虑现实中大雨或暴雨的试验结果,导致测定的渗透系数与实际偏差较大;而市面上的人工降雨模拟系统又比较大型,安装不便的同时使用成本还高,不能快速有效的测定渗透系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低影响设施淋水试验装置,其更加贴近现实降雨场景,且拆装灵活,能较为快速准确地测定渗透系数。
[0004]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海绵低影响设施淋水试验装置,包括:水压调节器、给水管以及至少两个淋雨喷头;所述水压调节器的进水口适于连接水源,所述水压调节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给水管连通;所述淋雨喷头并联在所述给水管上;所述淋雨喷头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淋雨喷头的支架;每个淋雨喷头的喷水覆盖范围内均设置有四个雨量器,四个雨量器适于以所述淋雨喷头为中心沿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在地面上;每个所述雨量器旁均设置有一个渗透雨量器;所述渗透雨量器具有集水端以及渗水端,所述集水端位于地面上方,所述渗水端位于地面下方。
[0006]进一步地,所述雨量器与所述渗透雨量器在地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合。
[0007]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淋雨喷头的进入水端均设置有流量计。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三角支架。
[0009]进一步地,所述雨量器以及渗透雨量器上均设置有刻度线。
[0010]进一步地,所述雨量器上套设有第一支撑圈,所述第一支撑圈上连接有第一插杆,所述第一插杆的长度大于雨量器的长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渗透雨量器上套设有第二支撑圈,所述第二支撑圈上连接有第二插杆,所述第二插杆的长度大于渗透雨量器的长度。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杆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圈的一端为尖端。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插杆远离所述第二支撑圈的一端为尖端。
[0014]进一步地,所述雨量器以及渗透雨量器的内径均为65mm;所述渗透雨量器的渗透端位于地面下方10mm处;所述淋雨喷头的喷水覆盖面积为4

,所述淋雨喷头之间的间隔为4m,所述淋雨喷头与所述给水管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雨量器的中心线间隔150mm处设置有一个所述渗透雨量器;所述喷头在地面上的正投影与雨量器之间的距离为800mm。
[0015]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每个淋雨喷头对应的四个雨量器均匀的分布,从而可以较为准确地测量出该淋雨喷头覆盖范围内的降雨量。然后通过该雨量器的雨量值减去该雨量器旁边的渗透雨量器的雨量值,便可以得到每一组雨量器与渗透雨量器所在区域的渗透量,接着用得到的渗透量除以渗透雨量器的内径,即可计算出渗透系数,非常的方便快速。最后通过对计算出的多个小区域的渗透系数进行算术平均,即可较为准确地得到试验区域的渗透系数。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海绵低影响设施淋水试验装置的俯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海绵低影响设施淋水试验装置的主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雨量器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渗透雨量器的示意图。
[0020]图中:1、水源;2、水压调节器;3、给水管;4、淋雨喷头;5、支架;6、雨量器;61、第一支撑圈;62、第一插杆;7、渗透雨量器;71、集水端;72、渗水端;73、第二支撑圈;74、第二插杆;8、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4]如图1

4所示,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海绵低影响设施淋水试验装置,其至少包括水压调节器2、给水管3以及至少两个淋雨喷头4。其中淋雨喷头4的排列可以呈直线排列,也可以呈矩形排列,本技术中不做限制;根据现场的实际工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合适的排列方式。水压调节器2可以对给水管3内的水压进行调节,为现有技术,此处对其实现原理不做过多介绍。在一些场合,水压调节器2也被称做给水自动配压装置。
[0025]上述的水压调节器2的进水口适于连接水源1,具体可以通过水带与水源1连接,水源1应该要无污染、无腐蚀、无悬浮物,并应确保在淋雨喷头4喷水时间内的用水量,例如水源1可以是水箱、水桶、水池等。水压调节器2的出水口与给水管3连通,淋雨喷头4并联在给水管3上,淋雨喷头4并联设置可以减少淋雨喷头4之间的相互影响,保证喷水的可靠性;另外,为了方便控制出水,可以在给水管3上设置用于通断给水管3的阀门。一般来说,淋雨喷
头4需要高于地面设置,以便于有更大的喷水范围,所以为了支撑保证淋雨喷头4离地的可靠性,本技术中设置了支架5用于支撑淋雨喷头4;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淋雨喷头4离地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而定。在本技术中,通过水压调节器2以及淋雨喷头4的配合可以模拟现实小雨、中雨、大雨等多种降雨情况,使得试验结果更加可靠。
[0026]每个淋雨喷头4的喷水覆盖范围内均设置有四个雨量器6,四个雨量器6适于以淋雨喷头4为中心沿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在地面上;每个雨量器6旁均设置有一个渗透雨量器7;渗透雨量器7具有集水端71以及渗水端72,集水端71位于地面上方,渗水端72位于地面下方。上述的设置方式中,每个淋雨喷头4对应的四个雨量器6均匀的分布,从而可以较为准确地测量出该淋雨喷头4覆盖范围内的降雨量。然后通过该雨量器6的雨量值减去该雨量器6旁边的渗透雨量器7的雨量值,便可以得到每一组雨量器6与渗透雨量器7所在区域的渗透量,接着用得到的渗透量除以渗透雨量器7的内径再除以试验时间,即可计算出渗透系数,非常的方便快速。最后通过对计算出的多个小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低影响设施淋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压调节器(2)、给水管(3)以及至少两个淋雨喷头(4);所述水压调节器(2)的进水口适于连接水源(1),所述水压调节器(2)的出水口与所述给水管(3)连通;所述淋雨喷头(4)并联在所述给水管(3)上;所述淋雨喷头(4)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淋雨喷头(4)的支架(5);每个淋雨喷头(4)的喷水覆盖范围内均设置有四个雨量器(6),四个雨量器(6)适于以所述淋雨喷头(4)为中心沿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在地面上;每个所述雨量器(6)旁均设置有一个渗透雨量器(7);所述渗透雨量器(7)具有集水端(71)以及渗水端,所述集水端(71)位于地面上方,所述渗水端位于地面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低影响设施淋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量器(6)与所述渗透雨量器(7)在地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低影响设施淋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淋雨喷头(4)的进入水端均设置有流量计(8)。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低影响设施淋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为三角支架(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低影响设施淋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量器(6)以及渗透雨量器(7)上均设置有刻度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低影响设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萌廖伟汉何忠意李紫欣林坤坚胡泽方程龙高新岳清瑞聂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建设安全科学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