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南清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3216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桩,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雨功能、防撞功能以及电缆收拢方便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包括:底座和外壳,底座上设有外壳;投币器,外壳上设有投币器;LCD显示屏,外壳上设有LCD显示屏,LCD显示屏位于投币器上侧;充电枪,外壳上侧放置有充电枪;电缆,底座和充电枪之间设有电缆;固定组件,充电枪和外壳之间设有固定组件;绕线组件,外壳和固定组件之间设有绕线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弹簧销越过夹块的斜面部分,弹簧销自动复位能卡在夹块上,可防止充电枪滑落,实现对充电枪固定的效果。充电枪固定的效果。充电枪固定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桩,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对大气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新能源汽车作为少污染以及使用成本较低的新型交通工具,其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新能汽车的不断增多,所对应的充电装置也在相应的增加,传统充电桩在使用的过程中,充电枪的电缆收拢不够方便整齐,且不具有防雨功能,容易对充电桩造成损坏。
[0003]专利申请CN207594748U,公开日20180710,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其结构包括充电桩主体、前安装板、操作界面、底部固定座、充电枪放置口、充电枪、充电枪电缆、接线端口,充电枪的左半部分活动贯穿入充电枪放置口的内部,充电枪由充电枪主体、握持手柄、充电插头结构、接入端口、阻尼弹簧盖组成,充电插头结构通过电连接于充电枪主体的左端表面,阻尼弹簧盖活动连接于充电插头结构的外侧表面,本专利技术在为电动汽车进行电能补充的过程中,可以对设备的充电插头部件进行一定的保护处理,即使长时间使用之后也不会因接入端口内积灰而对其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和外壳(2),底座(1)上设有外壳(2);投币器(3),外壳(2)上设有投币器(3);LCD显示屏(4),外壳(2)上设有LCD显示屏(4),LCD显示屏(4)位于投币器(3)上侧;充电枪(7),外壳(2)上侧放置有充电枪(7);电缆(6),底座(1)和充电枪(7)之间设有电缆(6);固定组件(8),充电枪(7)和外壳(2)之间设有固定组件(8);绕线组件(9),外壳(2)和固定组件(8)之间设有绕线组件(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其特征是,固定组件(8)包括:按钮(81),外壳(2)上部设有按钮(81);电动推杆(82),外壳(2)上侧内部中间安装有电动推杆(82);夹块(83),电动推杆(82)的伸缩杆上设有夹块(83),夹块(83)与外壳(2)滑动式连接;弹簧销(84),充电枪(7)上侧设有弹簧销(84),弹簧销(84)与夹块(83)接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其特征是,绕线组件(9)包括:支撑板(91),外壳(2)两侧均设有支撑板(91);滑块(95),支撑板(91)上下两侧均滑动式设有滑块(95);第二转轴(96),同侧的两个滑块(95)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96);第一转轴(92),两个支撑板(91)内壁上下两侧之间均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92);滚轮(93),两个第一转轴(92)和两个第二转轴(96)上均设有滚轮(93),四个滚轮(93)均与电缆(6)转动式连接;第一弹簧杆(94),滑块(95)和同侧的支撑板(9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杆(9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夹紧组件(10),夹紧组件(10)包括:铁板(102),外壳(2)上下两侧均对称滑动式设有铁板(102);第二弹簧杆(101),铁板(102)与外壳(2)之间连接有两根第二弹簧杆(101);卡块(103),铁板(102)内侧均匀设有六个卡块(103),卡块(103)与同侧的滑块(95)接触。5.如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南清
申请(专利权)人:刘南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