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矩形回风巷的雾幕捕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2977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矩形回风巷的雾幕捕尘装置,包括底座、安装架和安装框体,所述底座的两端设置有滚轮,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外壁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固定架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开设有空槽,且空槽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架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安装架的顶端安装有安装框体,且安装框体的内侧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外壁设置有多个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底端设置有竖杆,所述竖杆与安装架之间设置有多个捕尘网,所述安装框体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连接块在导向杆外壁滑动的传动机构;采用本技术方案,实现了全断面喷雾与捕尘网协同移动的同时,实现了巷道过人和过车时捕尘网和喷雾的自动控制。动控制。动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矩形回风巷的雾幕捕尘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回风巷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矩形回风巷的雾幕捕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由于采煤机截割头的切割作用,产生大量粉尘,而粉尘随风流漂浮在回风巷中,回风巷漂浮的粉尘,不仅会影响视线,带来爆炸危险性,且还带来职业健康危害,针对回风巷粉尘治理,国内外专家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目前,在回风巷中,降尘主要有两种手段,一种为喷水降尘,用于提高煤尘粘度,加快煤尘核化粘结,实现降尘;另一种方式幕网捕尘,在捕尘网形成水幕,将粉尘吸附到水幕上,当下最常用的除尘装置为悬挂式的全断面喷雾组合卷帘式的捕尘网,悬挂式喷雾和卷帘式的捕尘网通常悬挂在巷道顶部。
[0003]然而,随回采人为移动,工人在移动时需通过人形梯登高作业,即不便利同时也存在高处坠落的危险。虽然有专家进行了改进,如CN201921315081.9与CN201920906488.2提出了方便拆卸与可移动的捕尘网,然而目前仍存在两个难题,一是全断面喷雾与捕尘网协同移动,二是全断面喷雾与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矩形回风巷的雾幕捕尘装置,包括底座(1)、安装架(4)和安装框体(13),所述底座(1)的两端设置有滚轮(2),所述底座(1)的顶端安装有固定架(3),且固定架(3)的外壁设置有安装架(4),所述固定架(3)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槽(7),所述安装架(4)的内部开设有空槽(5),且空槽(5)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架(4)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安装架(4)的顶端安装有安装框体(13),且安装框体(13)的内侧安装有导向杆(9),所述导向杆(9)外壁设置有多个连接块(10),且连接块(10)的底端设置有竖杆(11),所述竖杆(11)与安装架(4)之间设置有多个捕尘网(8),所述安装框体(13)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连接块(10)在导向杆(9)外壁滑动的传动机构,所述安装框体(13)的前端设置有全断面喷雾发生机构,所述安装框体(13)的后壁通过底板设置有伺服电机(25),所述安装框体(13)的顶端设置有单片机(16),且单片机(16)一侧安装框体(13)的顶端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17),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7)输出端与单片机(16)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且单片机(16)输出端分别与全断面喷雾发生机构和伺服电机(25)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矩形回风巷的雾幕捕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尘网(8)的材质为聚偏氯乙烯,且捕尘网(8)的网孔为2mm。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矩形回风巷的雾幕捕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11)的一侧设置有磁铁(12),且磁铁(12)的外壁之间相互贴合。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矩形回风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宝柱胡继龙王庆永车路田传超黄钧泽徐同辉陈伟戴广龙周亮唐明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