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252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30
提供小型且具备排水功能的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连接器具备接触件、第一绝缘体、第一屏蔽部件、第二绝缘体以及具有筒部的第二屏蔽部件,在第二屏蔽部件的筒部中的与第二绝缘体对置的下壁,形成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一连通部,在第二绝缘体,形成有与外部和第一连通部连通的第二连通部,第一屏蔽部件具有与第一连通部对置的对置壁和从对置壁中的与开口相反侧的端部向第二绝缘体一侧弯曲的弯曲壁。部向第二绝缘体一侧弯曲的弯曲壁。部向第二绝缘体一侧弯曲的弯曲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封装于基板的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作为封装于基板的连接器的示例,已知与USB标准的类型C对应的小型的连接器(插座)(例如,参照国际公开第2018/168352号)。USB标准的类型C是能够进行高速充电、高速通信的下一代标准,与该类型C对应的小型插座作为充电器等连接器装置而搭载于智能手机或车辆等。
[0003]国际公开第2018/168352号中所记载的连接器(插座)具备:接触件(在文献中,电极),其电连接至插头;绝缘体(在文献中,形成于基板的舌部),其保持接触件;以及筒状屏蔽部件(在文献中,外壳),其覆盖绝缘体。该外壳具有覆盖舌部的壳部以及从壳部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向内侧折回的第一折回部和第二折回部,舌部配置于第一折回部与第二折回部之间。这些第一折回部和第二折回部作为用于对插头进行屏蔽的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焊盘起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般而言,搭载于智能手机的插座施行防水对策,以使水不会浸入至设备内部,但由于搭载于车辆的插座在浸入的水干燥之前再次使用的频率高,因而优选通过排水来施行防水对策。然而,国际公开第2018/168352号中所记载的插座不具备排水功能。特别地,关于如与类型C对应那样的小型插座,外壳内部的空间小,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而难以排水。
[0005]于是,期望小型且具备排水功能的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
[0006]作为一个方式,鉴于上述的连接器具备电连接至连接对象的接触件、保持前述接触件的第一绝缘体、覆盖前述第一绝缘体的第一屏蔽部件、与前述第一屏蔽部件的外表面接触并具有形成有前述连接对象所插入的开口的筒部的第二屏蔽部件以及配置于前述第二屏蔽部件的外侧的第二绝缘体,在前述第二屏蔽部件的前述筒部中的与前述第二绝缘体对置的下壁,形成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一连通部,在前述第二绝缘体,形成有与前述外部和前述第一连通部连通的第二连通部,前述第一屏蔽部件具有与前述第一连通部对置的对置壁和从该对置壁中的与前述开口相反侧的端部向前述第二绝缘体一侧弯曲的弯曲壁。
[0007]在本方式中,在以将第二绝缘体配置于比第二屏蔽部件更接近基板的一侧的状态将连接器封装于基板的情况下,第二绝缘体比第二屏蔽部件更设置于外侧,因而能够防止在将连接器的接触件等连接至基板时的焊接导致的助焊剂或焊球浸入至第二屏蔽部件的内部。另外,在第二屏蔽部件的下壁形成与外部连通的第一连通部,在第二绝缘体形成与外部和第一连通部连通的第二连通部,因而在将第二绝缘体比第二屏蔽部件更配置于重力方向侧而使用时从第二屏蔽部件的筒部的开口浸入的水能够经由这些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从第二屏蔽部件向外部排水。
[0008]而且,第一屏蔽部件具有与第一连通部对置的对置壁,因而从筒部的开口浸入的
水被该对置壁截断,能够抑制水向接触件一侧的浸入,并同时从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向外部排水。另外,由于第一屏蔽部件具有从对置壁中的与开口相反侧的端部向第二绝缘体一侧弯曲的弯曲壁,因而能够由该弯曲壁将沿着对置壁移动的水引导到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
[0009]照此,由于为在第二屏蔽部件和第二绝缘体设置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并在第一屏蔽部件设置弯曲壁这一简便方式,因而能够提供如下的连接器:即使小型,也具备防止助焊剂等浸入的功能和排水功能。
[0010]另外,优选在前述第二屏蔽部件的前述下壁,设置有从前述第一连通部的前述开口一侧朝向前述相反侧向前述第二绝缘体一侧倾斜的倾斜壁。
[0011]如本方式那样,如果在第二屏蔽部件的下壁设置从开口一侧朝向相反侧向第二绝缘体一侧倾斜的倾斜壁,则引导至该倾斜壁的水顺畅地下落,因而能够从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可靠地排水。
[0012]另外,优选在前述对置壁,形成有向前述第二绝缘体一侧弯折的台阶部。
[0013]如本方式那样,如果在对置壁设置台阶部,则沿着对置壁移动的水由台阶部引导至第二绝缘体一侧,因而能够从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顺畅地排水。
[0014]另外,优选前述弯曲壁比前述第二连通部更向前述外部延伸。
[0015]如本方式那样,如果使弯曲壁比第二连通部更向外部延伸,则在将连接器封装于形成该弯曲壁所进入的孔的基板的情况下,水从弯曲壁经过孔排水,因而能够防止水浸入至连接器与基板之间。
[0016]另外,优选前述对置壁和前述弯曲壁包括具有亲水性的表面。
[0017]如本方式那样,如果对置壁和弯曲壁的表面具有亲水性,则水容易被对置壁和弯曲壁的表面导引,能够从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可靠地排水。
[0018]作为一个方式,具备上述的任一个连接器的连接器装置具备封装有前述连接器并形成有与前述第一连通部和前述第二连通部连通的贯通孔的基板和在与封装有前述连接器的一侧的相反侧支撑前述基板的外壳,在前述外壳,形成有通过毛细管现象来吸引从前述贯通孔排出的水的吸引路径,经由该吸引路径向前述外壳外排出前述水。
[0019]在本方式中,设置通过毛细管现象来吸引从基板的贯通孔排出的水的吸引路径,因而能够从贯通孔经由吸引路径强制性地吸引由连接器的弯曲壁引导到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的水。由该吸引路径吸引的水向外壳外迅速地排水,因而能够防止水滞留于连接器或基板、外壳的内部的这一不合适状况。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连接器的整体立体图。
[0021]图2是连接器的在俯视观察下的分解立体图。
[0022]图3是连接器的在仰视观察下的分解立体图。
[0023]图4是图1的IV

IV截面图。
[0024]图5是将连接器的一部分切口的立体图。
[0025]图6是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截面图。
[0026]图7是连接器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0027]图8是连接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28]图9是连接器装置的截面图。
[0029]图10是示出连接器装置的吸引路径的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基于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连接器的一个示例,如图1所示,作为封装于基板K的插座100来说明。但是,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0031]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插座100的整体立体图,图2和图3是从上方观察插座100的分解立体图和从下方观察插座100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4是插座100的侧视截面图(图1的IV

IV截面图),图5是如与图4对应的那样将插座100的一部分切口的立体图。此外,将插座100中的基板K一侧规定为重力方向侧或下(图1的“D”)侧,将其相反侧规定为上(图1的“U”)侧,将连接有插头P(连接对象的一个示例)的一侧规定为前(图1的“F”)侧,将与其对置的一侧规定为后(图1的“B”)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具备:接触件,其电连接至连接对象;第一绝缘体,其保持所述接触件;第一屏蔽部件,其覆盖所述第一绝缘体;第二屏蔽部件,其与所述第一屏蔽部件的外表面接触,具有形成有所述连接对象所插入的开口的筒部;以及第二绝缘体,其配置于所述第二屏蔽部件的外侧,在所述第二屏蔽部件的所述筒部中的与所述第二绝缘体对置的下壁,形成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一连通部,在所述第二绝缘体,形成有与所述外部和所述第一连通部连通的第二连通部,所述第一屏蔽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一连通部对置的对置壁和从该对置壁中的与所述开口相反侧的端部向所述第二绝缘体一侧弯曲的弯曲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第二屏蔽部件的所述下壁,设置有从所述第一连通部的所述开口一侧朝向所述相反侧向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野贵生横堀修也三田丰南宏治森下达也
申请(专利权)人:星电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