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隔膜及阻隔性包装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221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25
本公开的阻隔膜具备包含聚烯烃系树脂的基材膜、设置在基材膜的一个面上的无机氧化物层、以及接触无机氧化物层上而设置的耐变形阻隔涂层,耐变形阻隔涂层包含含羟基的高分子化合物和水溶胀性云母,当使耐变形阻隔涂层的总质量为100质量份时,耐变形阻隔涂层中的水溶胀性云母的含量为5质量份~35质量份。胀性云母的含量为5质量份~35质量份。胀性云母的含量为5质量份~35质量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阻隔膜及阻隔性包装材料


[0001]本公开涉及可在包装材料中使用、用于限制水蒸汽及/或氧的气体阻隔膜。包装材料用于对干燥食品、点心、面包、山珍海味等食品或者片剂、粉末药、药膏、贴敷剂等药品进行包装(当然也可以包装其它物品)。更详细地说,本公开涉及具有高的气体阻隔性、在用于具有还可看到内容物的透明性的用途的包装领域中使用的阻隔膜。另外,本公开涉及具备该阻隔膜的包装材料。

技术介绍

[0002]树脂膜可用于对食品或其它内容物进行包装。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食品包装用的阻隔膜。专利文献2公开了在聚乙烯膜上层叠有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层的膜。专利文献3公开了具备基材膜和包含水溶性高分子及水溶胀性云母的涂布层的气体阻隔膜。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10066093号说明书
[0006]专利文献2:美国公开专利2016/0039181号说明书
[0007]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9/088265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9]然而,近年来,由于以海洋塑料垃圾问题等为开端的环境意识的提高,开始要求塑料材料的分类回收和资源再利用的进一步高效化。即,对于一直以来通过组合各种异种材料而实现了高性能化的软包装材料,开始要求单一材质化。但是,当要使用聚烯烃系树脂来实现软包装材料的单一材质化时,难以获得良好的阻隔性,此为实情。
[0010]例如,收容有商品的状态的软包装材料在制造及流通的过程中会发生弯折、或者软包装材料彼此相互摩擦。有必要的是,即便经过这种过程、软包装材料也维持气体阻隔性。本说明书中,将包装材料所要求的该性质称作“耐机械损伤性”。本专利技术人们获得了以下研究结果:为了实现阻隔膜的优异耐机械损伤性,按照阻隔涂层能够充分地追随基材膜的变形的方式对阻隔涂层的柔软性进行调整、即对阻隔涂层赋予耐变形性是有用的。
[0011]本公开提供对于实现包装材料的优异的再利用性有用、且具有优异的耐机械损伤性的阻隔膜及阻隔性包装材料。
[0012]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0013]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阻隔膜具备:包含聚烯烃系树脂的基材膜;设置在基材膜的一个面上的无机氧化物层;以及接触无机氧化物层上而设置的耐变形阻隔涂层,耐变形阻隔涂层包含含羟基的高分子化合物和水溶胀性云母,当使耐变形阻隔涂层的总质量为100质量份时,耐变形阻隔涂层中的水溶胀性云母的含量为5质量份~35质量份。
[0014]根据第一方式的阻隔膜,无机氧化物层及耐变形阻隔涂层作为阻隔层发挥功能、
发挥优异的气体阻隔性。耐变形阻隔涂层通过水溶胀性云母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耐变形阻隔涂层可以追随基材膜的变形,因此可以稳定地保护设置在耐变形阻隔涂层的表面上的无机氧化物层。因而,上述阻隔膜具有优异的耐机械损伤性。
[0015]根据第一方式的阻隔膜,由于基材膜包含聚烯烃系树脂,因此通过与包含聚烯烃系树脂的密封层并用,可以实现包装材料的单一材质化。此外,本公开中,单一材质的包装材料是指特定材料(例如聚烯烃系树脂)的质量比率为90质量%以上的包装材料。
[0016]本公开的第二方式的阻隔膜是具备包含聚乙烯的基材膜、和包含含羟基的高分子化合物的耐变形阻隔涂层的层叠膜。根据该阻隔膜,耐变形阻隔涂层作为阻隔层发挥功能、发挥优异的气体阻隔性。由于耐变形阻隔涂层能够追随基材膜的变形,因此具有优异的耐机械损伤性。另外,根据该阻隔膜,由于基材膜包含聚乙烯,因此通过与包含聚乙烯的密封层并用,可以实现包装材料的单一材质化。
[0017]本公开一个方面的阻隔性包装材料具备上述第一或第二方式的阻隔膜和包含聚烯烃系树脂的密封层。从实现单一材质化的观点出发,优选密封层是与基材膜相同的塑料材料。例如,当基材膜为聚乙烯膜时,优选密封层也为聚乙烯膜,当基材膜为聚丙烯膜时,优选密封层也为聚乙烯膜。油墨层例如设置在阻隔膜的耐变形阻隔涂层上。
[0018]专利技术效果
[0019]根据本公开,可以提供对于实现包装材料的优异再利用性有用、且具有优异的耐机械损伤性的阻隔膜及阻隔性包装材料。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示意地表示本公开第一实施方式的阻隔膜的构成的截面图。
[0021]图2为示意地表示本公开第二实施方式的阻隔膜的构成的截面图。
[0022]图3为示意地表示本公开第三实施方式的阻隔膜的构成的截面图。
[0023]图4为示意地表示本公开第四实施方式的阻隔膜的构成的截面图。
[0024]图5为示意地表示本公开一实施方式的包装材料的构成的截面图。
[0025]图6为用于说明热收缩率的测定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并非必须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为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利用以下说明之外的方法来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以下的说明中,同一要素或具有同一功能的要素使用同一符号,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0027]<阻隔膜>
[0028][第一实施方式][0029]图1为示意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阻隔膜的构成的截面图。该图所示的阻隔膜10A至少具备包含聚乙烯的基材膜1和设置于基材膜的一个面上的作为阻隔层的耐变形阻隔涂层3A。耐变形阻隔涂层3A至少包含含羟基的高分子化合物。
[0030]基材膜1是包含聚乙烯的塑料膜,例如是包含50%以上的聚乙烯的材料。聚乙烯是指乙烯的均聚物、或乙烯与5mol%以下的α

烯烃单体的共聚物。除聚乙烯以外的树脂材料只要未排除至少作为聚乙烯树脂的再利用的可能性,则可以进行混合。基材膜1优选是能够
作为聚乙烯再利用的材料。基材膜1还可以包含生物质来源或再利用品的聚乙烯。此外,这里示例了基材膜1为聚乙烯膜的情况,但基材膜1还可以是除聚乙烯以外的烯烃系树脂膜。
[0031]作为聚乙烯,例如可以使用分类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密度聚乙烯(M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物质。LDPE是指密度为0.910g/cm3以上且0.925g/cm3以下的聚乙烯。MDPE是指密度为0.926g/cm3以上且0.940g/cm3以下的聚乙烯。HDPE是指密度为0.941g/cm3以上且0.965g/cm3以下的聚乙烯。LDPE例如通过在1000个气压以上且低于2000个气压的高压下将乙烯进行聚合来获得。MDPE及HDPE例如通过在1个气压以上且低于1000个气压的中压或低压下将乙烯进行聚合来获得。此外,MDPE及HDPE还可以部分地包含乙烯与α

烯烃的共聚物。
[0032]乙烯与α

烯烃的共聚物例如是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以下也称为LLDPE)。LLDPE通过使α

烯烃与在中压或低压下对乙烯进行聚合所获得的直链状聚合物发生共聚、从而导入短链支链来获得。作为α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阻隔膜,其具备:包含聚烯烃系树脂的基材膜;设置在所述基材膜的一个面上的无机氧化物层;以及接触所述无机氧化物层上而设置的耐变形阻隔涂层,所述耐变形阻隔涂层包含含羟基的高分子化合物和水溶胀性云母,当使所述耐变形阻隔涂层的总质量为100质量份时,所述耐变形阻隔涂层中的所述水溶胀性云母的含量为5质量份~35质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隔膜,其中,所述耐变形阻隔涂层中的所述水溶胀性云母的含量小于20质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隔膜,其中,所述聚烯烃系树脂为聚乙烯。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隔膜,其中,所述聚烯烃系树脂为聚丙烯。5.一种阻隔膜,其为具备包含聚乙烯的基材膜和包含含羟基的高分子化合物的耐变形阻隔涂层的层叠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泉淑希子村濑友和
申请(专利权)人: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