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204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23
同时实现针对粘性液体的吸收性和针对非粘性液体的吸收性能。上述课题通过如下的吸收性物品得到了解决,其中,吸收体(70)的上辅助层(71)具有:表面在吸收体(70)的最上面露出的、克列姆吸水度为100mm以上的高吸水无纺布(42);和与该高吸水无纺布(42)的背面相邻的第1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43),吸收体(70)的主吸收层(72)是具有收纳在隔开间隔排列的腔室(55)内的第2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53)的腔室吸收片(50),主吸收层(72)的上片(51)的上表面上的第1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43)的总单位面积重量为50~150g/m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吸收性物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其提高了具有粘性的液体(以下,也称作粘性液体)、例如泥状粪便或水样粪便中的粘性液体成分的吸收性。

技术介绍

[0002]吸收性物品具备吸收体和覆盖该吸收体的正面侧的透液性顶片,尿或经血等排泄液透过顶片而被吸收体吸收并保持。作为吸收体,广泛采用将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SAP)混合到碎纸浆等亲水性短纤维中并呈棉状积纤而成的吸收体,但为了在确保充分的可吸收量的同时满足进一步的薄型化、轻量化、低成本化等要求,提出了各种具有如下部分的吸收片(以下,也称作腔室吸收片):多个腔室(小室),它们是由具有透液性的上片和下片的接合部在周围包围着且上片和下片未接合在一起而成的;和含有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粉粒体,其包含在该腔室内(例如参照下述的专利文献1~6)。
[0003]可是,在以往的通常的吸收性物品中,在吸收对象是泥状粪便或水样粪便、软便中的液体成分那样的粘性液体的情况下,由于吸收速度慢而在尿布表面残存较长的一段时间,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吸收对象在吸收性物品的表面上流动而移动,从而容易从周围泄漏。
[0004]特别是,在上述的腔室吸收片中,由于吸收性能依赖于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因此,适用于尿等非粘性液体的大量吸收,但是吸收速度慢,不适用于粘性液体的吸收。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平09

504207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4
/>500736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

189067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0

137291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7

176507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0

52259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3]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4]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课题在于同时实现针对粘性液体的吸收性和针对非粘性液体的吸收性能。
[0015]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6]解决了上述课题的吸收性物品如下。
[0017]<第1方式>
[0018]一种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0019]所述吸收性物品具备:吸收体;和透液性顶片,其配置于该吸收体的正面侧,
[0020]所述吸收体具有:设置在最上部的上辅助层;和设置在该上辅助层的背面侧的主吸收层,
[0021]所述上辅助层具有:克列姆吸水度为100mm以上的高吸水无纺布,其表面在所述吸收体的最上面露出;和第1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其与该高吸水无纺布的背面相邻,
[0022]所述主吸收层是腔室吸收片,所述腔室吸收片具有:具有透液性的上片和下片;腔室,其是被所述上片和所述下片的接合部在周围包围着、且所述上片和所述下片未接合在一起的部分;以及含有第2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粉粒体,其被收纳在该腔室内,
[0023]在所述腔室吸收片中,所述腔室隔开间隔地排列,
[0024]所述主吸收层的所述上片的上表面处的所述第1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总单位面积重量为50g/m2~150g/m2。
[0025](作用效果)
[0026]改善覆盖吸收体的正面侧的层中的粘性液体的透过性是以往的一般的方法,虽然其很重要,但粘性液体的迅速透过是通过吸收体的迅速的吸入而被促进的。即,对于粘性液体的吸收来说,吸收体的最上部的初期的吸收速度极其重要。本吸收性物品基于这样的见解。本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在吸收体的最上表面设置有专门用于吸收粘性液体的上辅助层。即,该上辅助层具有:表面在所述吸收体的最上面露出的、克列姆吸水度为100mm以上的高吸水无纺布;和与该高吸水无纺布的背面相邻的第1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因此,即使是粘性液体,高吸水无纺布也能够一边迅速地吸收和扩散,一边交接到与其背面相邻的第1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利用第1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进行吸收保持。因此,能够显著地提高粘性液体的吸收性。
[0027]其中,在本吸收性物品中,在吸收尿等非粘性液体的情况下,如果上辅助层的第1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被均匀地设置,则第1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优先发生吸收膨胀,容易发生膨胀后的第1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紧密贴合而形成难透液性的层的凝胶阻塞,从而有可能难以对主吸收层供给非粘性液体。即,上辅助层有可能阻碍主吸收层的吸收。
[0028]与此相对,如本吸收性物品这样,若主吸收层的上片的上表面上的第1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总单位面积重量为50~150g/m2,则能够将固定于上片的上表面上的第1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有效地利用于粘性液体的吸收,并且即使在吸收非粘性液体时第1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充分地发生了吸收膨胀之后,也不易产生凝胶阻塞,从而不易阻碍非粘性液体对主吸收层的供给。
[0029]<第2方式>
[0030]根据第1方式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上片具有未被实施赋形加工的平坦的上表面,
[0031]所述下片中的位于各腔室的部分成为在展开状态下被向下侧挤出而形成的凹部。
[0032](作用效果)
[0033]在腔室吸收片中,主要为了确保第2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吸收膨胀时的容积,优选的是,上片和下片中的至少一方的位于各腔室的部分成为在展开状态下被向厚度方向的外侧挤出而形成的凹部。但是,若在上片设置这样的凹部,则在上片的上表面形成凸部,从而难以与上辅助层的高吸水无纺布紧密贴合(容易产生间隙),有可能阻碍粘性液体从高吸水无纺布向第1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交接。与此相对,在本方式的情况下,能够利用下片的
凹部确保第2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膨胀容积,并且上片的上表面和配置于此处的第1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容易与上辅助层的高吸水无纺布紧密贴合,从而不容易阻碍粘性液体从高吸水无纺布向第1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交接。
[0034]<第3方式>
[0035]根据第1或第2方式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第1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量被设置成在宽度方向、前后方向和斜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反复增减。
[0036](作用效果)
[0037]在本方式中,能够将固定于上片的上表面上的第1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有效地利用于粘性液体的吸收,并且,即使在吸收非粘性液体时第1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充分地发生了吸收膨胀之后,在第1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量较少的部分也特别难以产生凝胶阻塞,从而特别难以阻碍非粘性液体对主吸收层的供给。
[0038]<第4方式>
[0039]根据第1~3中的任意一个方式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所述主吸收层的所述上片的上表面,以交替地反复的方式设置有所述第1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单位面积重量小于150g/m2的第1部分和所述第1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单位面积重量超过150g/m2的第2部分。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物品具备:吸收体;和透液性顶片,其配置于该吸收体的正面侧,所述吸收体具有:设置在最上部的上辅助层;和设置在该上辅助层的背面侧的主吸收层,所述上辅助层具有:克列姆吸水度为100mm以上的高吸水无纺布,其表面在所述吸收体的最上面露出;和第1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其与该高吸水无纺布的背面相邻,所述主吸收层是腔室吸收片,所述腔室吸收片具有:具有透液性的上片和下片;腔室,其是被所述上片和所述下片的接合部在周围包围着、且所述上片和所述下片未接合在一起的部分;以及含有第2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粉粒体,其被收纳在该腔室内,在所述腔室吸收片中,所述腔室隔开间隔地排列,所述主吸收层的所述上片的上表面处的所述第1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总单位面积重量为50g/m2~150g/m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上片具有未被实施赋形加工的平坦的上表面,所述下片中的位于各腔室的部分成为在展开状态下被向下侧挤出而形成的凹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木祐里香
申请(专利权)人: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