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热管导热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161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热管导热的散热结构,其包括一散热基座与至少一导热组件,该导热组件装设在该散热基座的贯孔中,并且包含一弹性夹具与一热管,当将一光传输模块插设于该散热基座的贯孔内时,该热管两端的导热段会受该弹性夹具的推顶而分别贴靠于该光传输模块以及该散热基座,令该光传输模块在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便可快速且有效率地经由该热管传导至该散热基座排散,有效避免该光传输模块的温度升高,确保该光传输模块在运作时的性能及可靠度。靠度。靠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以热管导热的散热结构


[0001]本技术关于一种散热结构,尤指一种以热管来进行导热,以进一步排散热能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光传输模块(Transceiver)的主要功能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或者将电信号转换成为光信号,是光通讯领域中的关键性元件。其中,该光传输模块内封装有雷射二极体(Laser Diode)或发光二极体(Light Emitting Diode)来传送光信号,另封装有光电二极体(Pphotodiode)来接收光信号,并将该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0003]上述雷射二极体、发光二极体和光电二极体在运作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该些热能若无法有效排散,将会严重影响该光传输模块的性能及可靠度,甚至导致该光传输模块因过热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热管导热的散热结构,其可用于协助光传输模块

等电子元件排散热能。
[0005]为了达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系使一以热管导热的散热结构包括:
[0006]一散热基座,其相对两端之间贯穿形成一贯孔;
[0007]至少一导热组件,其系装设在该散热基座的贯孔中,每一导热组件包含一弹性夹具与一热管;
[0008]所述弹性夹具具有一本体、两弹性压合片与一穿孔,每一弹性压合片的一端边连接该本体,其中一弹性压合片由该本体的一前侧面向前凸出,另一弹性压合片由该本体的一后侧面向后凸出,又,每一弹性压合片具有背向该本体的一外侧面,该穿孔贯穿形成于该本体上,并且位于该两弹性压合片之间;
[0009]所述热管呈长形薄板状,该热管具有两导热段与一衔接段,其中一导热段由该弹性夹具的本体的前侧面向前突伸而出,并且迭合于相对应的弹性压合片的外侧面,另一导热段由该弹性夹具的本体的后侧面向后突伸而出,并且迭合于相对应的弹性压合片的外侧面,该衔接段形成于该两导热段之间,并且穿设在该弹性夹具的穿孔中。
[0010]所述的以热管导热的散热结构中,每一导热组件的弹性夹具能进一步具有一弹性夹片,该弹性夹片的一端边连接该本体,并且由该本体的前侧面向前凸出。
[0011]所述的以热管导热的散热结构中,每一导热组件的弹性夹具能进一步具有两固接部,该两固接部设于该本体的相对两端,并与该散热基座相互固接。
[0012]所述的以热管导热的散热结构中,每一导热组件的弹性夹具的每一固接部能为朝该本体的后侧面弯折的弯钩状,并且钩扣于该散热基座。
[0013]所述的以热管导热的散热结构中,该散热基座的外壁面上能形成有多个散热鳍
片。
[0014]通过如上所述的设计,当将一光传输模块插设于该散热基座的贯孔内时,该弹性夹具的两弹性压合片会分别推抵该热管的所述两导热段分别贴靠于该光传输模块以及该散热基座。由此,该光传输模块在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便可快速且有效率地经由该热管传导至该散热基座排散,故能有效避免该光传输模块的温度升高,确保该光传输模块在运作时的性能及可靠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散热结构于使用状态的立体外观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散热结构于使用状态的立体分解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散热结构的导热组件的立体外观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散热结构的导热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散热结构于使用状态的侧视局部剖面图。
[0020]附图标号简单说明
[0021]10:散热基座
[0022]11:贯孔
[0023]12:散热鳍片
[0024]20:导热组件
[0025]21:弹性夹具
[0026]211:本体
[0027]212:固接部
[0028]213:弹性夹片
[0029]214:弹性压合片
[0030]215:穿孔
[0031]22:热管
[0032]221:导热段
[0033]222:衔接段
[0034]30:光传输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配合附图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0036]参见图1及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以热管导热的散热结构,该散热结构能供一光传输模块(Transceiver)30插设于其中,以排散所述光传输模块30在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该散热结构包括一散热基座10与至少一导热组件20。
[0037]如图1及图2所示,该散热基座10的相对两端之间贯穿形成一贯孔11,该散热基座10具有一外壁面以及环绕该贯孔11的一内壁面,该散热基座10的外壁面上形成有多个散热鳍片12,以有助于排散热能。又,为求较佳的使用效果,该散热基座10能以铝合金或铜等导热性能佳的材质制作而成。
[0038]进一步参见图2至图4所示,该至少一导热组件20装设在该散热基座10的贯孔11中,每一导热组件20包含一弹性夹具21与一热管22。
[0039]该弹性夹具21固设在该散热基座10的内壁面,并且具有一本体211、两固接部212、一弹性夹片213、两弹性压合片214与一穿孔215。
[0040]该本体211与该散热基座10的内壁面相间隔设置,该本体211的相对两侧面分别定义为一前侧面与一后侧面,当该弹性夹具21固设在该散热基座10的内壁面时,该本体211的后侧面系朝向该散热基座10的内壁面。该两固接部212设于该本体211的相对两端,并与该散热基座10相互固接。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每一固接部212系呈朝该本体211的后侧面弯折的弯钩状,从而以钩扣方式与该散热基座10相互固接。该弹性夹片213的一端边连接该本体211,并且由该本体211的前侧面向前凸出。
[0041]该两弹性压合片214设于该弹性夹片213与其中一固接部212之间,每一弹性压合片214的一端边连接该本体211,其中一弹性压合片214由该本体211的前侧面向前凸出,另一弹性压合片214由该本体211的后侧面向后凸出,又,每一弹性压合片214具有背向该本体11的一外侧面。该穿孔215贯穿形成于该本体211上。
[0042]该热管22呈长形薄板状,并且贯穿设置在该弹性夹具21的穿孔215中,该热管22具有两导热段221与一衔接段222。其中一导热段221由该弹性夹具21的本体211的前侧面向前突伸而出,并且迭合于相对应的弹性压合片214的外侧面,另一导热段221由该弹性夹具21的本体211的后侧面向后突伸而出,并且迭合于相对应的弹性压合片214的外侧面。该衔接段222形成于该两导热段221之间,并且穿设在该弹性夹具21的穿孔215中。
[0043]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该穿孔215位于该两弹性压合片214之间,该衔接段222斜向延伸在该两导热段221之间,使该热管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热管导热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散热基座与至少一导热组件,其中:该散热基座的相对两端之间贯穿形成一贯孔;该至少一导热组件装设在该散热基座的贯孔中,每一导热组件包含一弹性夹具与一热管;该弹性夹具具有一本体、两弹性压合片与一穿孔,每一弹性压合片的一端边连接该本体,其中一弹性压合片由该本体的一前侧面向前凸出,另一弹性压合片由该本体的一后侧面向后凸出,又,每一弹性压合片具有背向该本体的一外侧面,该穿孔贯穿形成于该本体上,并且位于该两弹性压合片之间;该热管呈长形薄板状,该热管具有两导热段与一衔接段,其中一导热段由该弹性夹具的本体的前侧面向前突伸而出,并且迭合于相对应的弹性压合片的外侧面,另一导热段由该弹性夹具的本体的后侧面向后突伸而出,并且迭合于相对应的弹性压合片的外侧面,该衔接段形成于该两导热段之间,并且穿设在该弹性夹具的穿孔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婷李孝耀冯育卡
申请(专利权)人: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