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铸金属制品的模具单元以及连铸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0858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单元(8),用于连铸金属制品、尤其是用于连铸预制块,所述模具单元包括模具管(24)以及多个分开的加强板(30),所述模具管具有多边形外横截面形状,所述多边形外横截面形状具有多个拐角区域(50),所述加强板在外部被紧固在所述模具管(24)上并共同地围住所述模具管(24),其中,在所述加强板(30)的每个加强板与所述模具管(24)之间分别构造有一冷却介质引导间隙(44),用于引导冷却介质(46)。为了实现模具单元(8)的高使用寿命而提出,所述加强板(30)在所述模具管(24)的拐角区域(50)上没有通过拧接连接彼此连接。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这种模具单元(8)的连铸设施(2)。(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连铸金属制品的模具单元以及连铸设施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连铸(Stranggie
ß
en)金属制品、尤其是用于连铸预制块(Vorbl
ö
cken)的模具单元(Kokilleneinheit)。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铸设施。

技术介绍

[0002]在用于连铸金属制品、例如预制块的模具中,在所谓的板式模具和所谓的管式模具之间进行区分。板式模具包括多个分开的、彼此接触的模具板,这些模具板共同地形成具有多边形的、尤其是矩形的横截面形状的铸件形状。管式模具相反包括模具管,模具管形成具有圆状的、尤其是圆圈形的横截面形状或多边形的、尤其是矩形的横截面形状的铸件形状。
[0003]板式模具的优点在于,其模具板可以被支承为,使得彼此相对置的模具板之间的间距可以调节,从而利用板式模具可以铸造不同规格的金属制品。板式模具的另一优点在于,损坏的或损耗的模具板可以被有针对性地后加工或更换。但是,板式模具情况下的缺点在于,在其拐角区域处可能存在相邻模具板之间的间隙,外物、例如(液化的)铸造粉末的残余能够进入和/或液态金属能够进入到这些间隙中。在此情况下可能在束棒上产生锐棱的毛刺,所谓的翅(Finnen)。在将束棒从板式模具中推出时,翅经受到比束棒的其余表面更高的静摩擦。由此产生机械应力,这些应力可能导致正在形成的束棒壳的撕裂。
[0004]在管式模具(具有多边形横截面形状)的拐角区域处通常不出现之前描述的问题,因为模具管的侧壁通常彼此被一件式地构造。当然,利用一件式构造的管式模具仅可以铸造金属制品的唯一规格。此外,在一件式构造的管式模具的情况下不可能的是,当单个侧壁损坏或损耗时,有针对性地更换单个侧壁。
[0005]迄今为止,管式模具大多被用于连铸小规格的金属制品。为了连铸大规格的金属制品,迄今为止通常使用板式模具。但是,在连铸大规格金属制品时近来越来越多地使用管式模具,因为在管式模具中通常不出现形成翅的问题。
[0006]在应被用于连铸大规格金属制品的管式模具的情况下要注意的是,模具管的壁厚不能选择得太大,因此为了引出热到冷却介质上的目的,可以通过模具管保证足够良好的传热。但是,模具管的小壁厚具有下列缺点,即,基于作用到模具管上的高的(冷却介质)压力可能会出现模具管的变形并因此出现模具管的寿命缩短。
[0007]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如下方式来补偿模具管的小壁厚的之前所提到的缺点,即,将多个加强板在外部紧固在模具管上,这些加强板给模具赋予足够大的刚性。
[0008]从EP 1 468 760 A1中已知一种用于连铸金属制品的模具单元,该模具单元包括模具管,该模具管具有多个拐角区域。此外,模具单元包括多个分开的加强板,这些加强板在外部紧固在模具管上并共同地围住模具管,其中,在加强板中的每个加强板与模具管之间分别构造一用于引导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引导间隙。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能够实现:具有带多边形外横截面形状的模具管的模具单元或配备有这种模具单元的连铸设施达到高寿命。
[0010]该任务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模具单元以及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铸设施来解决。
[0011]本专利技术的优选设计方案在随后的描述中给出。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模具单元用于连铸金属制品、尤其是用于连铸预制块,所述模具单元包括模具管以及多个分开的加强板,所述模具管具有多边形外横截面形状,所述横截面形状具有多个拐角区域,所述加强板在外部被紧固在模具管上并共同地围住模具管,其中,在所述加强板的每个加强板与模具管之间分别构造有一冷却介质引导间隙,用以引导冷却介质。此外,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模具单元中,加强板在模具管的拐角区域处没有通过拧接连接(Schraubverbindungen)彼此连接。换句话说,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模具单元中,加强板在模具管的拐角区域处没有彼此拧接。
[0013]具体地,即不存在加强板之间的直接接触。处在两个彼此贴靠邻接的加强板之间的一可能的密封元件或者说多个密封元件没有阻止或仅无关紧要地阻止加强板的热力膨胀,因为密封元件可弹性变形且其刚性非常低。与加强板的刚性相比,密封元件的刚性低得可忽略。
[0014]本专利技术基于的认知是,在模具单元的运行中出现模具管以及加强板的热力膨胀。
[0015]当加强板在模具管的拐角区域处彼此拧接时,就像例如EP 1 468 760 A1中设置的那样,那么加强板在模具管的拐角区域处阻止了热力膨胀。由此,尤其是在模具管的拐角区域处可能出现机械应力,这些应力可以导致加强板处的损坏和/或模具管处的损坏并因此导致模具单元的寿命缩短。
[0016]因为在本专利技术的情况下加强板在模具管的拐角区域处没有彼此拧接,所以加强板可以在模具管的拐角区域处实施相对彼此较大的热运动。由此,尤其可以在模具管的拐角区域处避免出现大的机械应力。以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模具单元的较大寿命并因此也实现配备有这种模具单元的连铸设施的较大寿命。
[0017]有利地,加强板在模具管的拐角区域处没有材料锁合地彼此连接,从而加强板也没有由于材料锁合的连接而阻止热力膨胀。
[0018]当前,术语“多边形”不是必须在严格的数学或者说几何形状的意义上去理解。在本专利技术的意义上,“多边形的”(横截面)形状、例如矩形(横截面)形状尤其可以被概括为具有倒圆拐角的(横截面)形状。
[0019]模具单元的模具管当前涉及如下铸件形状,该铸件形状具有多个侧壁,这些侧壁彼此一件式构造。
[0020]以优选的方式,模具管是铜管。也就是说,模具管优选由铜或铜合金制成。由此可以确保模具管的高导热能力。之前提到的加强板例如可以由例如来自钢分类WNr.1.4301的不锈钢制成。
[0021]通过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加强板中的每个加强板与模具管之间分别构造一用于引导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引导间隙,可以取消用于引导冷却介质的所谓的导水罩。替代于此,加强板可以接管导水罩的功能。这点能够实现模具单元的费用低廉的制造,因为可以取消导水罩的耗费的制作。
[0022]之前提到的冷却介质引导间隙优选地分别通过加强板之一和模具管的侧壁之一在侧向进行限界。
[0023]有利地,模具管和加强板在所有部位上彼此间隔开。换句话说,模具管和加强板有利地没有彼此接触,而是在所有部位上彼此无接触地布置。由此可以避免,热直接从模具管被导引到加强板上。此外,以这种方式可以经由加强板的比较大的表面以及经由模具管的比较大的表面将热给出到冷却介质上,由此借助于冷却介质可以实现特别强的冷却作用。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设计方案中,模具管具有模子中空空间,该模子中空空间在模具管的横截面上具有矩形形状、尤其是带倒圆或预倒角的拐角的矩形形状。
[0025]此外优选的是,模子中空空间的所述矩形形状具有至少280mm、尤其至少320mm的长度和/或至少240mm、尤其至少280mm的宽度。
[0026]此外,模具管的模子中空空间可以被弧形地构造。也就是说,模具单元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模具单元(8),用于连铸金属制品,所述模具单元包括模具管(24)以及多个分开的加强板(30),所述模具管具有多边形外横截面形状,所述多边形外横截面形状具有多个拐角区域(50),所述加强板在外部被紧固在所述模具管(24)上并共同地围住所述模具管(24),其中,在所述加强板(30)的每个加强板与所述模具管(24)之间分别构造有一冷却介质引导间隙(44),用于引导冷却介质(46),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30)在所述模具管(24)的拐角区域(50)上没有通过拧接连接彼此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单元(8),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管(24)和所述加强板(30)在所有部位上彼此间隔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单元(8),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管(24)具有模子中空空间(28),所述模子中空空间在所述模具管(24)的横截面中具有一具有至少280mm的长度(L)和/或至少240mm的宽度(B)的矩形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单元(8),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管(24)的横截面具有一具有至少320mm的长度(L)和/或至少280mm的宽度(B)的矩形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单元(8),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管(24)具有弧形构造的模子中空空间(28)。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单元(8),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管(24)具有最高35mm的壁厚(d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单元(8),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管(24)具有最高30mm的壁厚(d0)。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单元(8),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管(24)具有矩形外横截面形状并且四个分开的加强板(30)在外部被紧固在所述模具管(24)上,其中,所述加强板(30)中的两个加强板的顶端侧的边缘面(86)至少部分地通过两个另外的加强板(30)被遮盖。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单元(8),其特征在于多个连接元件(56)和多个螺纹插件(52),借助于所述连接元件将所述加强板(30)紧固在所述模具管(24)上,且所述连接元件分别具有一个或多个螺纹区段(58),所述螺纹插件被插入所述模具管(24)的留空部(54)中,其中,所述连接元件(56)被拧入到所述螺纹插件(52)中。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具单元(8),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56)被构造为膨胀螺栓,其中,对应的连接元件(56)具有无螺纹的杆区段(60)。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具单元(8),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
申请(专利权)人:首要金属科技奥地利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