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排渣的油水分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0669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01
一种可自动排渣的油水分离机,包含底座、轴设于所述底座的驱动轴、连接于所述驱动轴的转筒单元、连接于所述驱动轴的油水分离单元、驱动单元及阀单元,所述转筒单元具有数个排渣孔,所述阀单元受所述驱动单元驱动而能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变,所述阀单元在第一位置时,所述阀单元使所述排渣孔封闭,所述阀单元在第二位置时,所述阀单元使所述排渣孔开放。利用整体的配合,当启动所述驱动单元且使所述排渣孔呈开放时,能进行自动排渣。能进行自动排渣。能进行自动排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自动排渣的油水分离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水分离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自动排渣的油水分离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一种离心式油水分离机(中国台湾证书号第TWI586417号专利技术专利),包含一个转动单元、一个导水盘、一个筒体单元,及一个油水分离单元。该转动单元包括一支油水注入管及一支驱动轴。该导水盘套接于该转动单元。该筒体单元包括一个内筒、一个中筒,及一个外筒。该内筒具有一个邻近该转动单元的溢油孔,该中筒具有一个设置于底部的排油通道,该外筒具有一个设置于底部的出水口。该油水分离单元包括一个主锥形盘,及多个设于该主锥形盘底部的次锥形盘。
[0003]在进行油水分离作业上,含有油脂的废水能持续性地自主油水注入口注入,并导流至该内筒的一个油水分离空间中。且当该转动单元的驱动轴受动力驱动且带动该内筒与该油水分离单元转动时,位于该油水分离空间的含油脂废水会因离心力作用,使得比重较轻的油脂会朝该转动单元靠近汇集,比重较重的废水会朝该内筒的一个内环壁靠近汇集。接着,已呈现相分离(PhaseSeparation)的油脂与废水分别会受到来自于该油水注入管所持续补充的含油脂废水所推挤,而让位于外围的废水自然地流经该主锥形盘的顶表面,最后经由开口方向朝下的该出水口排出。
[0004]位于内围的油脂也会自然地向下通过该溢油孔,最后经由该排油通道排出。
[0005]虽然这种分离式油水分离机已经能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但是,当使用一段时间后,该内筒内部会卡住油污、污垢,要对该内筒内部进行清理时,操作者要拆除的构件多,拆除后还要重新组装,操作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现有缺失的可自动排渣的油水分离机。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可自动排渣的油水分离机,包含底座、轴设于所述底座的驱动轴、连接于所述驱动轴的转筒单元、连接于所述驱动轴的油水分离单元、驱动单元及阀单元,所述驱动轴沿轴线延伸,所述转筒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的安装座、相对于所述安装座定位的筒件,至少由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筒件所共同界定的容置空间,所述筒件具有围绕所述轴线的筒壁,以及数个贯穿所述筒壁的排渣孔,所述油水分离单元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内部,所述驱动单元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筒件之间,所述阀单元受所述驱动单元驱动而能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变,所述阀单元在第一位置时,所述阀单元使所述排渣孔封闭,所述阀单元在第二位置时,所述阀单元使所述排渣孔开放。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可自动排渣的油水分离机,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筒件之间且能界定出气室的缸体、设置于所述气室的活塞,以及数支连接于所述活塞且穿出于所述缸体外部的连接杆,所述阀单元连接于所述连接杆且设置于所述筒件外部。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可自动排渣的油水分离机,所述驱动单元的气室围绕所述轴线呈环槽
状,所述活塞围绕所述轴线呈环圈状,每一支连接杆沿平行于所述轴线的中心线延伸,所述阀单元呈环圈状。
[0010]本专利技术的可自动排渣的油水分离机,所述驱动单元的缸体具有底壳,以及盖合于所述底壳上的顶盖,所述底壳与所述顶盖共同界定出所述气室,所述顶盖具有数个由所述气室连通至外部且供所述连接杆穿设的穿孔,所述顶盖密封套设于所述筒件底部。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可自动排渣的油水分离机,所述转筒单元还包括锁固于所述筒件的固定环座,以及嵌设于所述筒件与所述固定环座间的阻漏环件,所述阀单元在第一位置时,所述阀单元气密的抵止于所述阻漏环件。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可自动排渣的油水分离机,所述转筒单元的固定环座与所述筒件共同界定出平行于所述轴线的截面呈T形的嵌槽,所述阻漏环件平行于所述轴线的截面呈T形且嵌套于所述嵌槽内部,所述阀单元具有底环件,以及凸设于所述底环件顶部的凸肋,所述凸肋能伸入于所述嵌槽内部,并气密的压制于所述阻漏环件。
[0013]本专利技术的可自动排渣的油水分离机,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数个设置于所述顶盖与所述活塞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弹力能使所述阀单元由第一位置转变至第二位置。
[0014]本专利技术的可自动排渣的油水分离机,所述驱动轴具有能导入压力流体的通道,所述安装座具有连通于所述通道与所述气室之间的引道,自所述通道引入压力流体时,所述阀单元保持在第一位置。
[0015]本专利技术的可自动排渣的油水分离机,还包含罩设于所述转筒单元外部的外罩单元,所述外罩单元具有环设于所述排渣孔外部且能界定出外容室的环壁、相交连接于所述环壁且定位于所述底座的隔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隔板下方的收集槽,所述隔板具有数个连通于所述外容室与所述收集槽之间的连通孔。
[0016]本专利技术的可自动排渣的油水分离机,所述油水分离单元包括第一锥形盘件、位于所述第一锥形盘件下方的第二锥形盘件,以及数个设置于所述第二锥形盘件与所述安装座之间的导流锥盘,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一锥形盘件、所述第二锥形盘件与所述导流锥盘锁接成一体。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启动所述驱动单元且带动所述阀单元使所述排渣孔开放时,并配合所述转筒单元与所述油水分离单元转动,能进行自动清洗及自动排渣,排渣、清理时不需要拆卸及组装,排渣、清理的操作相当容易。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可自动排渣的油水分离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0019]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3是该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0021]图4是该实施例的排渣操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3]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可自动排渣的油水分离机的一个实施例,包含一个底座10、一支驱动轴20、一个转筒单元30、一个油水分离单元40、一个驱动单元50、一个阀单元60及
一个外罩单元70。
[0024]该底座10具有一个中心孔11。
[0025]该驱动轴20能转动且轴设于该底座10的中心孔11,该驱动轴20沿一条轴线L延伸且能受一个外力(例如马达,图未示)驱动而相对于该底座10转动。该驱动轴20具有一个沿该轴线L延伸且能导入压力流体的通道21。
[0026]该转筒单元30连接于该驱动轴20,且包括一个设置于该底座10的安装座31、一个相对于该安装座31定位的筒件32、一个锁固于该筒件32的固定环座33、一个嵌设于该筒件32与该固定环座33之间的阻漏环件34,该安装座31与该筒件32、该驱动单元50共同界定出一个容置空间35。该安装座31具有一个连通于该通道21的引道311,及数个由上朝下连通的导液道312。该筒件32具有一个围绕该轴线L且呈圆锥筒状的筒壁321,以及数个贯穿该筒壁321且邻近该筒壁321底缘的排渣孔322,所述排渣孔322围绕该轴线L呈间隔设置。该固定环座33的一个内周面与该筒件32的一个外环面共同界定出一个平行于该轴线L的截面呈T形的嵌槽36,该阻漏环件34平行于该轴线L的截面呈T形且嵌套于该嵌槽36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排渣的油水分离机,包含底座、轴设于所述底座的驱动轴、连接于所述驱动轴的转筒单元、连接于所述驱动轴的油水分离单元、驱动单元及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沿轴线延伸;所述转筒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的安装座、相对于所述安装座定位的筒件,至少由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筒件所共同界定的容置空间,所述筒件具有围绕所述轴线的筒壁,以及数个贯穿所述筒壁的排渣孔;所述油水分离单元,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内部;所述驱动单元,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筒件之间;所述阀单元,受所述驱动单元驱动能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变,所述阀单元在第一位置时,所述阀单元使所述排渣孔封闭,所述阀单元在第二位置时,所述阀单元使所述排渣孔开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排渣的油水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筒件之间且能界定出气室的缸体、设置于所述气室的活塞,以及数支连接于所述活塞且穿出于所述缸体外部的连接杆,所述阀单元连接于所述连接杆且设置于所述筒件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排渣的油水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的气室围绕所述轴线呈环槽状,所述活塞围绕所述轴线呈环圈状,每一支连接杆沿平行于所述轴线的中心线延伸,所述阀单元呈环圈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自动排渣的油水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的缸体具有底壳,以及盖合于所述底壳上的顶盖,所述底壳与所述顶盖共同界定出所述气室,所述顶盖具有数个由所述气室连通至外部且供所述连接杆穿设的穿孔,所述顶盖密封套设于所述筒件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自动排渣的油水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单元还包括锁固于所述筒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仁育
申请(专利权)人:长泰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