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应急救援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0469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应急救援无人机,包括机身、机翼和驱动单元,机翼连接机身并通过驱动单元驱动旋转,驱动单元设于机翼上,还包括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的装载平台和摄像头,机身下端面设有固定板,装有应急救援物资的装载平台可拆卸连接固定板,摄像头通过旋转支架转动连接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不同的装载平台结构与机身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在不同使用环境下仅需对装载平台进行灵活装配即可实现无人机的多种使用功能,不仅降低设备成本,且飞行稳定型腔,载荷能力腔,还兼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应急救援无人机


[0001]本技术属于无人机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应急救援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因体积小、灵活度高等特点,在军用及民用领域得到越来约为广泛的应用。其中在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尤其是在消防领域的应用上,对云梯无法到达的高层建筑的火情扑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无人机装载消防弹,摄像头进行精准定位后,消防弹点火发射至目标火点进行爆炸灭火。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期间,无人机在社区输送物资及社区人员隔离方面的应用使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大量无人机投入使用。另外,近年来兴起的无人机方阵表演形式,也需要使用数量众多的无人机。不同使用环境下的无人机无法实现通用,也造成大量无人机的搁置,例如疫情平稳期间的防疫用无人机、无表演任务的方阵无人机及无消防任务时的无人机等,不仅造成物资的极大浪费,还需要大量空间及人力进行无人机的存储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应急救援无人机。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多功能应急救援无人机,包括机身、机翼和驱动单元,机翼连接机身并通过驱动单元驱动旋转,驱动单元设于机翼上,还包括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的装载平台和摄像头;所述机身下端面设有固定板,装有应急救援物资的装载平台可拆卸连接固定板,摄像头通过旋转支架转动连接固定板。
[0006]进一步地,所述装载平台包括发射架和导轨,发射架上端可拆卸连接固定板下表面,发射架下端固定连接导轨;所述应急救援物资包括消防弹,消防弹上端沿轴向设置有匹配导轨的滑块。
[0007]进一步地,所述装载平台包括连接架、线轴和用于驱动线轴转动的线轴驱动机构,连接架上端可拆卸连接固定板下表面,线轴和线轴驱动机构固定安装于连接架,卷轴上卷绕有牵引绳,牵引绳末端设有挂扣。
[000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下端面设有安装槽孔,装载平台上端设有匹配安装槽孔的卡块。
[0009]进一步地,所述机翼包括螺旋桨和连接臂,连接臂一端连接螺旋桨,连接臂另一端通过折叠扣连接机身。
[0010]进一步地,所述机翼数量为八个,八个机翼沿机身外圆周均匀布置。
[0011]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设置可拆卸连接机身的装载平台,可通过不同的装载平台结构及装载的不同应急救援物资,在不同使用环境下仅需对装载平台进行灵活装配,同时配合可旋转的摄像头,实现不同场景下的适配调整,提高无人机使用灵活性,不仅降低设备成本,使无人机具备多种使用功能,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0013]2、通过将连接臂与机身之间设置折叠扣,便于机翼在不使用进行收纳,减小占用空间。
[0014]3、通过设置八个沿机身外圆周均匀分布的机翼,不仅提高无人机飞行时的稳定性,且同时提高其载荷能力,进而提高所携带的消防或防疫物资的重量,实现无人机的长效工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装载平台未装配。
[0016]图2为实施例一中装载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实施例二中装载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记:1、机身;2、连接臂;3、驱动单元;4、螺旋桨;5、固定板;6、发射架;7、旋转支架;8、摄像头;9、导轨;10、消防弹;11、连接架;12、线轴;13、牵引绳;14、挂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机身1、机翼、驱动单元3、摄像头8和装载平台。
[0022]机翼和驱动单元3数量均为八个,机翼与驱动单元3一一对应。机翼包括螺旋桨4和连接臂2,连接臂2首端连接螺旋桨4,连接臂2尾端通过折叠扣连接机身1,驱动单元3设于对应连接臂2尾端并驱动螺旋桨4旋转。
[0023]机身1下端面设有固定板5,摄像头8通过旋转支架7设于固定板5下表面。装载平台包括发射架6,发射架6设于摄像机后方,固定板5下端面沿左右方向均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槽孔,发射架6上端设有与安装槽孔匹配的卡块。发射架6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导向的导轨9,导轨9轴线沿前后方向设置,导轨9下方连接有消防弹10,消防弹10顶端沿消防弹10轴向设置有匹配导轨9的滑块。
[0024]无人机执行消防任务时,机翼展开并将发射架6及消防弹10装配于固定板5下方,摄像头8转向至适应角度,无人机起飞执行任务。当到达目标火点时,消防弹10点火发射,并在落入目标位置后被火焰引爆,完成灭火作业,无人机返回起飞点。
[0025]实施例二:
[0026]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装载平台包括连接架11、线轴12和用于驱动线轴12转动的线轴12驱动机构,连接架11上端可拆卸连接固定板5下表面,线轴12和线轴12驱动机构固定安装于连接架11,卷轴上卷绕有牵引绳13,牵引绳13末端设有挂扣14。
[0027]在无人机执行防疫任务时,机翼展开并将连接架11装配于固定板5下方,在挂扣14
上装载食品、口罩、药品等防疫物资,摄像头8转向至适应角度,无人机起飞执行任务。当到达指定坐标后,线轴12旋转放线至预定长度,待防疫物资被取下后,线轴12旋转收线,完成防疫救援任务,无人机返回起飞点。
[0028]综上,本技术通过不同的装载平台结构与机身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在不同使用环境下仅需对装载平台进行灵活装配即可实现无人机的多种使用功能,不仅降低设备成本,且飞行稳定型腔,载荷能力腔,还兼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实用性强。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应急救援无人机,包括机身、机翼和驱动单元,机翼连接机身并通过驱动单元驱动旋转,驱动单元设于机翼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的装载平台和摄像头;所述机身下端面设有固定板,装有应急救援物资的装载平台可拆卸连接固定板,摄像头通过旋转支架转动连接固定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应急救援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平台包括发射架和导轨,发射架上端可拆卸连接固定板下表面,发射架下端固定连接导轨;所述应急救援物资包括消防弹,消防弹上端沿轴向设置有匹配导轨的滑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应急救援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平台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铭东程晓宇刘麒程建超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东霖宇时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