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应用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0090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天线,其包括一第一传导组件,位于该天线的一下部区域之中,以及一第二传导组件,位于该天线的一上部区域中且位于该第一传导组件上方,而该等传导组件的其中的一为一活动组件,用于传输以及接收信号,而同时,另一个组件则为一接地组件。(*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阵列应用天线专利技术背景码分多址(CDMA)通信系统是可以被用以提供在一基站以及一、或多个用户单元之间的无线通信,而一般,该基站是为互连至一以陆地为接地的公众交换电话网络(PSTN)的一计算机控制的切换收发装置组,且该基站是包括一天线装置,以用于发送向前链路(forward link)无线频率信号至该等移动用户单元,同时,该基站天线是亦负责接收传输自每一个移动单元的反向链路(reverse link)无线频率信号,而每一个移动用户单元亦会包括一天线装置,以用于接收该向前链路信号以及用于传输该反向链路信号,通常,一般的移动用户单元是为一数字蜂窝式电话听筒、或是耦接至一无线蜂窝式调制解调器的一个人计算机。在一移动用户单元处,大部分被用以传输以及接收信号的常见型式天线是为一全方向单极天线,此型式的天线是会包含耦接至位于该用户单元范围内的一收发器的一单一线路、或天线组件,而该收发器则是会接收将自该用户单元中的电路而被传输的反向链路信号,以及会于被分配至该用户单元的一特殊频率对在该天线组件上的该等信号进行调制,接着,该天线组件所接收的处于一特殊频率的向前链路信号则是会藉由该收发器而加以解调制,并且,被供给至在该用户单元中的处理电路。在CDMA蜂窝式系统中,是有可能多个移动用户单元在相同的频率传输以及接收信号,以及使用编码算法,以侦测以每个单元为接地而为个别的用户单元所准备的信号发送信息。本质上,发送自一单极天线的该被传输信号是为全方向的,也就是,该信号是以在一大体而言水平平面中的所有方向皆具有相同的信号强度的方式而加以发送,同样的,以一单极天线组件接收信号是亦为全方向的,不过,一单极天线在侦测于一个方向上的信号,以及侦测相同的、或是来自另一个方向的一不同信号,的能力上并没有区别。
技术实现思路
-->在习知技术中,各式的问题是在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用户单元的天线中为固有。典型地,具有扫瞄能力的一天线阵列是会包括一些天线组件位于一接地平板的顶部之上,而对该用户单元而言,为了满足可能性需求,该接地平面是必须实体上是小的,举例而言,在蜂窝式通信应用中,该接地平面是一般会小于该被传输以及接收信号的波长,而由于在一般为单极组件的,该小的接地平面以及该等天线组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由该阵列所形成的波束的峰值强度是会被抬升为在水平线之上,举例而言,大约30度,即使该波束其本身是加以指向为沿着该水平线,所以,相对应地,沿着该水平线的该波束的该强度是为大约为3db,少于该峰值强度,而一般而言,该等用户单元是会位于距该基站很大距离的位置,因而使得在该用户单元以及该基站之间的入射角度是会大约等于零,而且,该接地平面将会必须显着地大于该被传输/接收信号的波长,以能够带着该峰值波束向下朝向该水平线,举例而言,在一800Mhz系统中,该接地平面将必须为显着地在直径上大于14,以及,于一大约在1900Mhz操作的PCS系统中,该接地平面将必须于直径上显着地大于6.5,而具有如此大的尺寸的接地平面却将会妨碍利用该用户单元作为一携带式装置,因此,其是意欲于藉由设置于一较小接地平面上的天线组件,而将该波束的该峰值强度指向为沿着该水平线,因此,该用户单元即可以行动,再者,其是意欲于利用低成本的大量生产技术而产生具有这些波束指向特征的天线组件。本专利技术是会大大地降低前述习知天线系统所遭遇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会提供一不昂贵的天线,以与在一无线相同频道网络通信系统,例如,CDMA蜂窝式通信网路中的一移动用户单元一起使用,该天线是可以藉由印刷电路板(PCB)光蚀刻技术而加以制造,以精确的控制该印刷的结构。在一方面的观点中,本专利技术是会提供一种天线,其是包括一第一传导组件,位于该天线的一下部区域之中,以及一第二传导组件,位于该天线的一上部区域中的该第一传导组件上方,而且,该等传导组件的其中之一是为一活动组件,以用于传输以及接收信号,而另一个组件则为一接地组件。此方面的实施例是可包括一、或多个下列的特征。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传导组件是为该接地组件,以及,该第二传导组件是可以包括被耦接至-->一馈送条带的一中心馈送,以有利于将该天线耦接至一传输线,而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该第二传导组件是为该接地组件,以及,该第一传导组件是可以包括一末端馈送。该接地组件是可以被耦接至一接地表面,且该接地表面是可以为平面的,而该平面的接地表面则可以加以放置为实质上平行、或垂直于该第一以及第二传导组件,二者择一地、或是额外地,该第一以及第二传导组件是可以为平面的。在特别的实施例中,该接地表面是会具有一圆锥形状,且该圆锥表面的顶端是加以放置为接近该接地以及主动组件,以及该表面的基底是加以放置为远离该接地以及活动组件。该天线是可以包括一基板,而其是由,举例而言,一介电材质,例如,常见的印刷电路板(PCB)材质的聚苯乙烯(polystyrene)、或特氟龙(Teflon)所制成,再者,该第一以及第二传导组件是会被放置于该基板的相对侧、或是同一侧之上,并且,该第一以及第二组件是可以由一传导金属,例如,铜,而加以制成。在一些构型之中,该活动组件是会接收以及传输具有一天线模式的信号,其中,一峰值增益是会藉由该接地组件而实质上沿着地球的一水平线加以指向,该峰值增益是可以被指向于大约在水平线向上10度的一角度。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前述的以及其它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是将藉由接下来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正如在所附图式中所举例说明的一样的更特别叙述而清楚表示,其中,类似的参考符号是表示遍及不同图式的相同部分,同时,该等图式并不需要符合比例,而是会在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则的部分加以强调。图1A:其是显示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蜂窝式系统中,一移动用户单元所使用的一天线装置的一较佳构型;图1B:其是显示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蜂窝式系统中,一移动用户单元所使用的一天线装置的一另一较佳构型;图2A:其显示用于控制图1A的该天线阵列的电子设备的一系统层次图-->式;图2B:其显示用于控制图1B的该天线阵列的电子设备的一系统层次图式;图3A:其是显示图1的该装置的一天线组件之一侧视图;图3B:其是显示自图3A的该天线组件的相对侧的视图;图4:其是显示一波束(beam)是藉由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构型的一天线组件而指向于地平线之上十度;图5:其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天线组件的一另一实施例;图6:其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天线组件的一再一实施例;图7:其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天线组件的一又一实施例;图8A:其是显示图1的该装置的天线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一侧视图;图8B:其是显示自图8A的该天线组件的相对侧的视图;图9A:其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该天线组件的一窄带宽特征的图式;图9B:其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该天线组件的一宽带宽特征的图式;图9C:其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该天线组件的一多带宽特征的图式;图10A:其是显示具有耦接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垂直接地表面的一活动上部部分以及一底部接地部分的一天线组件的透视图;图10B:其是显示具有耦接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垂直接地表面的一活动底部部分以及一上部接地部分的一天线组件的透视图;图10C:其是显示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垂直接地表面的一阻塞的双极(choked dipole)天线组件的透视图;图10D:其是显示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圆锥形接地表面的一双极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线,包括:一第一传导组件,其位于该天线之一下部区域之中;以及一第二传导组件,其位于该天线之一上部区域中且位于该第一传导组件上方,其中,该第一以及该第二传导组件的其中之一为一活动组件,用于传输以及接收信号,而其中 另一个组件则为一接地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2-5-14 10/146,5011.一种天线,包括:一第一传导组件,其位于该天线之一下部区域之中;以及一第二传导组件,其位于该天线之一上部区域中且位于该第一传导组件上方,其中,该第一以及该第二传导组件的其中之一为一活动组件,用于传输以及接收信号,而其中另一个组件则为一接地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导组件为该接地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传导组件包括被耦接至一馈送条带的一中心馈送,以有利于将该天线耦接至一传输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传导组件为该接地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导组件包括一末端馈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接地组件被耦接至一接地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导组件为该接地组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传导组件包括被耦接至一馈送条带的一中心馈送,以利于将该天线耦接至一传输线。-->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传导组件为该接地组件。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导组件包括一末端馈送。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接地表面为平面的。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接地表面以实质上平行于该第一以及该第二传导组件的方式设置。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接地表面以实质上垂直于该第一以及该第二传导组件的方式设置。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接地表面具有一圆锥形状,且该圆锥表面的顶端设置在该接地以及该主动组件附近,以及该表面的基底放置于远离该接地以及该活动组件处。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更包括一基板,而该第一以及该第二传导组件设置于该基板之上。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以及第二传导组件设置于该基板的同一侧上。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以及第二传导组件设置于该基板的相对侧上。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基板由一介电材质-->所制成。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以及该第二组件由一传导金属所制成。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活动组件会接收以及传输具有一天线模式(pattern)的信号,且其中该天线模式具有藉由该接地组件而实质上指向为沿着地球的一水平线的一峰值增益(peak gain)。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峰值增益的指向为大约位于水平线上10度的一角度。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以及该第二传导组件为平面的。23.一种天线,包括:一基板;一第一传导组件,其位于该天线的一下部区域中的该基板之上;以及一第二传导组件,其位于该天线的一上部区域中、该第一传导组件上方的该基板之上,其中,该第一以及该第二传导组件的其中之一为一活动组件,用于传输以及接收信号,而其中另一个组件则为一接地组件。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活动组件以及该接地组件设置于该基板的相对侧上。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导组件为该接地组件。-->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传导组件包括被耦接至一馈送条带的一中心馈送,以利于将该天线耦接至一传输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里分K哥沙德姜槟克里斯多夫A史耐德肯尼士M盖内詹姆士A小波拉特
申请(专利权)人:美商智慧财产权授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