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天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007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制造由可导材料形成的导线的天线(404、406、408、410),其路径呈螺旋形状。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这样的方法的特征在于隆起的印迹形成在电绝缘材料的元件(402)的一侧上,这样螺旋形状通过将可导点材料沉积在此凹陷中而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造天线和/或天线网络的方法、及天线和/或天线网络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制造天线和/或者天线网络的方法,以及根据这样的方法制造的天线和/或者天线网络。其尤其涉及螺旋天线或者螺旋天线网络。
技术介绍
天线是用于发送和/或者接受电磁辐射的装置。其被使用在需要一个或者多个这样的辐射装置中的多种通讯系统。天线网络比一个天线具有特定的优点,诸如提供了更大的方向性,网络的等效辐射孔比此网络内的单个天线大。螺旋天线,即由导线所形成的天线描述了一个螺旋,被用于诸如移动电话、集中系统的焦点用源、或者主天线网络的多种系统中。图1a显示了将螺旋天线100投影到包括天线的纵向轴线104的平面上,并且图1b显示了将天线100投影到垂直于天线的纵向轴线104的平面上的视图。图1b使得螺旋的内部105能够限定为由轴线的圆柱产生的体积、等于轴线的半径和螺旋的半径,螺旋的外部107是围绕内部105的体积。螺旋天线100包括螺旋形状的一个或者多个导线段102。各段102可以根据纵向轴104由其长度108、线圈匝数110的数目、线的横截面112、螺旋的节距114、螺旋的倾斜角度116(螺旋的切线和垂直于天线的轴线104的平面之间的角度)、螺旋的半径106和形成线的导电材料的属性来限定。此外,必须说明的是这些参数可以沿着螺旋的轴线104变化或者是恒定的,尤其是沿着段102。这样的螺旋天线100具有几个依赖于诸如其半径106、其线圈匝数110的倾斜的角度116和其节距114的几个操作模式。根据第一偏振模式,螺旋可以在被称为普通的模式中沿着其纵向轴线-->104(线性偏振)偏振,此线性偏振尤其使用在移动电话中。根据第二模式,当螺旋半径是将被传送或者接收的波的波长的数量级时,螺旋也以圆形的方式(在成为轴的模式的圆形偏振)围绕螺旋轴偏振,此圆形偏振例如通常用于出现用于接收和发送来自卫星的电磁波的抛物面天线的焦点上。在后者的情况下,圆形偏振的质量依赖于线圈匝数110,而指向性依赖于天线的长度108。公知的是螺旋天线使用下述几种不同的方法制造,这些方法在此后进行描述:第一制造技术包括与制造弹簧相似的方式通过成型将导线形成螺旋外形。第二制造技术包括围绕诸如塑料管或者泡沫塑料块料之类的绝缘元件而缠绕导线,绝缘元件被用于支撑螺旋。绝缘元件可以接着被保留、或者如果螺旋天线的强度足够大以在不需要支撑的情况下保持其形状而将其移除。第三技术包括在诸如折叠到自身的绝缘元件板的衬底上对角压印一个或者多个导线,这样形成倾斜角度是衬底上的对角线角度的螺旋。此外,当天线单独制造时,这就必须将这些天线组成网络,在这种情况下,天线必须通过刚性可导电元件和驱动器电路而链接在一起。用于制造天线的这些方法具有不同的缺点。因此,所述形成技术需要导电元件具有充分的刚度,同时根据第二和第三技术的制造方法,即,通过围绕支撑件缠绕或者通过折叠衬底的方法,相对较为复杂并且实施成本高,尤其是因为导线(用于缠绕)或者衬底(用于折叠)所需的变形。最后,这些方法只应用到这样的一类的单独的天线的制造中:成组形成网络的天线类型需要其它特定操作,这样增加了制造网络的成本。在将天线组成网络的这些具体操作中,必须要说明的是,各天线必须用机械刚度在很长的周期上足以整个地保持天线网络的偏振特征而连接到这个天线网络,这特别复杂且成本较高。现在,公知的是,在网络中,天线必须彼此相对应并相对于驱动器电路保持它们的方向,这样驱动器电路可以保持其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特别是从观察到当其形状突出到平行于其轴线的表面时螺旋不能重叠所获得的,如同1a所示。这就是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造包括由导电材料所制造的导线的天线的制造方法,其路径呈螺旋形状,所述螺旋形状的特征在于隆起压印以隆起方式形成在电绝缘材料部件的一个侧面上,这样通过在此压印中沉积导电材料而产生螺旋形状。由于本专利技术,就可以制造具有有限成本的天线,因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简单地将导线沉积到承载表面上,从而制作天线。特别地,根据如上所述的缠绕和形成方法,没有必要成形导线,或者折叠衬底以获得螺旋形状,这简化了天线的制造。此外,本专利技术能够制造较大数目的不同螺旋天线,设计上更灵活,因为可以只是通过根据物理参数而改变这些天线的承载表面来考虑制造天线之间的物理参数的变化。因此,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可以很容易地修改许多参数。例如,绝缘元件的材料、其介电常数(这使得无线电特征可以被修改),导电材料和对天线可能不同的螺旋轮廓。本专利技术也涉及用于制造特征在于几个天线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螺旋天线制造方法被形成在单个绝缘元件上的天线网络。由于本专利技术,就可以简单、可靠、可复制和迅速地将螺旋天线分组为网络,这与形成网络的各天线的制造方法相似。此外,由于通常的支撑整个天线网络是刚性的,这使得其相对于彼此保持天线的相对方向,并由此保持网络的性能。也有可能在单个工业操作中连接驱动器电路,诸如在共面线的压印中或者在网络的天线被制造在其上的相同的绝缘元件上将微带添加到衬底和接地平面。和用于制造天线的方法相似,所述方法是实施和需要限制制造成本的简单方法。本专利技术也涉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制造的螺旋天线网络或者螺旋天线。-->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材料和压印中的绝缘材料之间的接触表面位于一定部分的螺旋之外和其它部分的螺旋之外。根据一个实施例,电绝缘元件的材料通过模制或者通过成形而制作而成。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元件通过将金属材料沉积在绝缘元件上而形成。根据一个实施例,绝缘元件泡沫。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绝缘元件的侧面上的螺旋模的机械压力产生压印。根据一个实施例,产生压印的螺旋模是用于制造的天线的模型。在一个实施例中,压印包括沿着纵向轴的一系列规则的槽,该轴对应于螺旋天线所需的轴线,这些槽实际上彼此平行并以峰至峰之间的距离等于螺旋天线所需的节距而均匀分开,与螺旋天线所需的倾斜角度相对应,槽的方向和天线轴线的垂直线之间具有角度。根据一个实施例,利用模版通过将金属微粒喷射到压印中而沉积导线。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版具有与承载表面的隆起相对应的隆起。本专利技术也涉及用于制造包括至少两个具有螺旋形状的天线网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这些天线中的至少两个根据上述实施例之一中的方法制造而成。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使用单电绝缘元件制造而成。根据一个实施例,天线通过压印到单电绝缘元件上的导电电路来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器电路与电绝缘元件一体形成。根据一个实施例,驱动器电路被印刷或者雕刻到粘接至电绝缘元件的衬底上。本专利技术也涉及其特征在于其通过根据前述的天线制造方法的实施例之一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螺旋天线。最后,本专利技术也涉及其特征在于根据前述天线制造方法实施例之一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天线网络。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特征将在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的过程中而了解到,其中:-->如上所述的图1a、1b显示了两个简单螺旋天线的示意图;图2a、2b示意地显示了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天线的制造方法的两个阶段;图3a、3b是用于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天线的绝缘元件的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螺旋天线网络的实施例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此后将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根据本专利技术,压印被用于将导线沉积到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天线(404、406、408、410)的方法,所述天线包括由导电材料制造的导线,导线的路径呈螺旋形状,其特征在于,隆起压印(210、302)以隆起方式形成在电绝缘材料部件(208、300、402)的一个侧面上,这样通过在此压印中沉积导电材料而产生螺旋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FR 2004-2-12 04502561.一种制造天线(404、406、408、410)的方法,所述天线包括由导电材料制造的导线,导线的路径呈螺旋形状,其特征在于,隆起压印(210、302)以隆起方式形成在电绝缘材料部件(208、300、402)的一个侧面上,这样通过在此压印中沉积导电材料而产生螺旋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压印(210、302)中的导电材料和绝缘元件(208、300、402)之间的接触表面对于一些部分被安置在螺旋之内,对于另外一些部分安置在螺旋的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绝缘材料元件(208、300、402)通过模制或者成形而获得。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电元件通过将金属材料沉积到绝缘元件(208、300、402)上而形成。5.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绝缘元件(208、300、402)为泡沫。6.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压印(210)利用绝缘元件(208)的侧面上的螺旋模(202)的机械压力而产生。7.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产生压印(210)的螺旋模(202)是将制造的天线的模型。8.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压印(210、302)包括沿着纵向轴的一系列规则的槽,该轴对应于螺旋天线所需的轴线,这些槽实际上彼此平行并以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让弗朗索瓦平托斯菲利普米纳尔阿里卢齐尔菲利普尚贝林
申请(专利权)人:汤姆森许可贸易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