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腔相贯孔加工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9699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高精密光学零件加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玻璃腔相贯孔加工工具。本工具包括磨头(1)和磨杆(2),磨头(1)和模杆(2)同轴,磨头为陀螺状,分三部分依次为前锥部(3)、磨削部(4)、后锥部(5),后锥部(5)与磨杆(2)连接,磨杆(2)为圆柱状,所述磨削部外圆弧面上包裹有金刚石层,工具中心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数控机床等自动化设备替代手工方式进行加工,操作者只需将零件装夹到机床中,启动设备,即可实现相交孔轮廓相贯线的自动倒角加工,操作简便快速,加工效率高。加工效率高。加工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腔相贯孔加工工具


[0001]本技术属于高精密光学零件加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玻璃腔相贯孔加工工具。

技术介绍

[0002]激光器等先进军用光学仪器的制造中,其玻璃腔体内孔系特征的加工占有很大的比重,其中对各处内孔的相交处在钻孔时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破损,造成腔内结构不对称且存在破损处裂纹逐渐延伸的隐患,严重影响激光器光路对称性和长期可靠性,因此需要进行相贯孔的倒角,该倒角的加工一致性好坏对产品的使用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
[0003]目前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手工使用牙钻等工具对腔内各孔的相交处进行修磨,但加工对称性差、尺寸一致性低,依然会影响激光器腔内的光路对称性,影响激光器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效率高、加工一致性好的玻璃腔相贯孔加工工具。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玻璃腔相贯孔加工工具,本工具包括磨头1和磨杆2,磨头1和磨杆2 同轴,磨头为陀螺状,分三部分依次为前锥部3、磨削部4、后锥部5,后锥部与磨杆连接,磨杆为圆柱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腔相贯孔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本工具包括磨头(1)和磨杆(2),磨头(1)和磨杆(2)同轴,磨头为陀螺状,分三部分依次为前锥部(3)、磨削部(4)、后锥部(5),后锥部(5)与磨杆(2)连接,磨杆(2)为圆柱状,所述磨削部外圆弧面上包裹有金刚石层,工具中心设有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腔相贯孔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中心设有通孔直径尺寸为磨杆直径的一半,用于加工时的冷却液流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腔相贯孔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前锥部(3)截面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晓旭顾励李栋贾建荣叶萍白满社祁小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