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涂房过滤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966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喷涂房过滤单元,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为中空,其内可拆卸连接有粉尘过滤迷宫,所述粉尘过滤迷宫包括两组对称布置的过滤单元组,两组所述过滤单元组之间形成辅助过滤通道,所述辅助过滤通道进口端与所述过滤进口相通且其出口端与所述过滤单元组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目前绝大多数迷宫纸盒型过滤单元在设计其内迷宫时为保证纸盒内气流的平稳流动,其内迷宫的设计经常设计为对称型,但对称型的设计使得纸盒内形成一条中间通道空间,由于带有粉尘的空气不经过中间通道,由此中间通道起不到过滤粉尘的效果,造成纸盒空间浪费的同时,降低了纸盒的过滤效率的技术问题。技术问题。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涂房过滤单元


[0001]本技术涉及过滤单元
,特别涉及一种喷涂房过滤单元。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喷涂本身对人或环境都是有危害的,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在喷涂房的排风系统出口会安装过滤单元对喷涂房内排出的带有粉尘的空气进行过滤,现有的过滤单元分为蜂窝型和迷宫纸盒型;
[0003]其中,绝大多数迷宫纸盒型过滤单元在设计其内迷宫时为保证纸盒内气流的平稳流动,其内迷宫的设计经常设计为对称型,但对称型的设计使得纸盒内形成一条中间通道空间,由于带有粉尘的空气不经过中间通道,由此中间通道起不到过滤粉尘的效果,造成纸盒空间浪费的同时,降低了纸盒的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喷涂房过滤单元,用以解决目前绝大多数迷宫纸盒型过滤单元在设计其内迷宫时为保证纸盒内气流的平稳流动,其内迷宫的设计经常设计为对称型,但对称型的设计使得纸盒内形成一条中间通道空间,由于带有粉尘的空气不经过中间通道,由此中间通道起不到过滤粉尘的效果,造成纸盒空间浪费的同时,降低了纸盒的过滤效率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喷涂房过滤单元,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为中空,其内可拆卸连接有粉尘过滤迷宫,所述粉尘过滤迷宫用于粉尘的沉降,所述盒体一侧面开设有若干过滤出口,与所述过滤出口所在侧面相对的侧面开设有若干过滤进口;
[0006]所述粉尘过滤迷宫包括两组对称布置的过滤单元组,所述过滤单元组进口端与所述过滤进口相通,所述过滤单元组出口端与所述过滤出口相通,两组所述过滤单元组之间形成辅助过滤通道,所述辅助过滤通道进口端与所述过滤进口相通且其出口端与所述过滤单元组相通。
[0007]优选的,所述辅助过滤通道内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间隔布置,且其上分别设有第一过滤门和第二过滤门,所述第一过滤门和第二过滤门将所述辅助过滤通道分为第一过滤通道、第二过滤通道和第三过滤通道,两组所述过滤单元组上设有第十流通口,所述第三过滤通道通过所述第十流通口与两组所述过滤单元组相通。
[0008]优选的,所述过滤单元组包括第一过滤单元、第二过滤单元和第三过滤单元,所述第一过滤单元、所述第二过滤单元和所述第三过滤单元依次相通,所述第一过滤单元进口端与所述过滤进口相通,所述第三过滤单元出口端与所述过滤出口相通;
[0009]所述第一过滤单元、所述第二过滤单元和所述第三过滤单元上均开设有若干通风腔和若干通风口,若干所述通风腔和若干所述通风口共同作用使得所述过滤单元组内带有
粉尘的风的流动轨迹整体为波浪形。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单元包括若干通风腔和若干通风口,若干所述通风腔和若干所述通风口共同作用使得所述过滤单元组内带有粉尘的风的流动轨迹整体为凸字型。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单元包括若干通风腔和若干通风口,若干所述通风腔和若干所述通风口共同作用使得所述过滤单元组内带有粉尘的风的流动轨迹整体为M型。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三过滤单元包括若干通风腔和若干通风口,若干所述通风腔和若干所述通风口共同作用使得所述过滤单元组内带有粉尘的风的流动轨迹整体为凸字型。
[0013]优选的,所述盒体和所述粉尘过滤迷宫均为防水纸质材料。
[0014]优选的,所述过滤单元组进口端设有负压机构,所述负压机构用于在所述过滤单元组进口端产生负压。
[0015]优选的,所述过滤单元组内设有加湿机构,所述加湿机构用于加湿所述过滤单元组内的粉尘,促进粉尘的沉降。
[0016]优选的,所述加湿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过滤单元组侧壁上,所述加湿机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开设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内储存有水,所述安装座上设有L型安装体,所述L型安装体内设有L型管道,所述L型安装体内开设有负压腔,所述负压腔与所述L型管道相通,所述L型管道内靠近所述负压腔的地方设有单向阀,所述负压腔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左端通过弹性件与所述L型管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塞上设有移动驱动件,所述移动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活塞沿所述负压腔来回移动,所述L型管道进水端连接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远离所述L型管道的一端伸入所述储水槽内,所述L型管道出水端连接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远离L型管道的一端设有喷头,所述第二软管靠近所述喷头的部分套设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和所述L型安装体之间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杆上设有转动驱动件,所述转动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螺杆转动。
[0017]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辅助过滤通道气流流通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过滤单元组气流流通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过滤单元气流流通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过滤单元气流流通示意图。
[0024]图6为本用新型的第三过滤单元气流流通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加湿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盒体;100、过滤出口;101、过滤进口;2、粉尘过滤迷宫;200、过滤单元组;2000、负压机构;2001、加湿机构;2002、安装座;2003、L型安装体;2004、储水槽;2005、L型管道;2006、负压腔;2007、单向阀;2008、活塞;2009、弹性件;201、辅助过滤通道;2010、第一隔板;2011、第二隔板;2012、第一过滤门;2013、第二过滤门;2014、第一过滤通道;2015、第二过滤通道;2016、第三过滤通道;202、第一过滤单元;2020、第一通风腔;2021、第二通风腔;
2022、第三通风腔;2023、第一通风进口;2024、第二通风进口;2025、第一流通口;2026、第二流通口;2027、第一通风出口;203、第二过滤单元;2030、第四通风腔;2031、第五通风腔;2032、第六通风腔;2033、第七通风腔;2034、第三流通口2035、第四流通口;2036、第五流通口;2037、第六流通口;2038、第七流通口;2039、第二通风出口;204、第三过滤单元;2040、第八通风腔;2041、第九通风腔;2042、第十通风腔;2043、第八流通口;2044、第九流通口;2045、第三通风出口;2046、第十流通口;205、第一软管;2050、第二软管;2051、喷头;2052、安装环;2053、螺杆;2054、螺母;2055、转动驱动件;2056、移动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涂房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内为中空,其内可拆卸连接有粉尘过滤迷宫(2),所述粉尘过滤迷宫(2)用于粉尘的沉降,所述盒体(1)一侧面开设有若干过滤出口(100),与所述过滤出口(100)所在侧面相对的侧面开设有若干过滤进口(101);所述粉尘过滤迷宫(2)包括两组对称布置的过滤单元组(200),所述过滤单元组(200)进口端与所述过滤进口(101)相通,所述过滤单元组(200)出口端与所述过滤出口(100)相通,两组所述过滤单元组(200)之间形成辅助过滤通道(201),所述辅助过滤通道(201)进口端与所述过滤进口(101)相通且其出口端与所述过滤单元组(200)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涂房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过滤通道(201)内设有第一隔板(2010)和第二隔板(2011),所述第一隔板(2010)和所述第二隔板(2011)间隔布置,且其上分别设有第一过滤门(2012)和第二过滤门(2013),所述第一过滤门(2012)和第二过滤门(2013)将所述辅助过滤通道(201)分为第一过滤通道(2014)、第二过滤通道(2015)和第三过滤通道(2016),两组所述过滤单元组(200)上设有第十流通口(2046),所述第三过滤通道(2016)通过所述第十流通口(2046)与两组所述过滤单元组(200)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涂房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组(200)包括第一过滤单元(202)、第二过滤单元(203)和第三过滤单元(204),所述第一过滤单元(202)、所述第二过滤单元(203)和所述第三过滤单元(204)依次相通,所述第一过滤单元(202)进口端与所述过滤进口(101)相通,所述第三过滤单元(204)出口端与所述过滤出口(100)相通;所述第一过滤单元(202)、所述第二过滤单元(203)和所述第三过滤单元(204)上均开设有若干通风腔和若干通风口,若干所述通风腔和若干所述通风口共同作用使得所述过滤单元组(200)内带有粉尘的风的流动轨迹整体为波浪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喷涂房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单元(202)包括若干通风腔和若干通风口,若干所述通风腔和若干所述通风口共同作用使得所述过滤单元组(200)内带有粉尘的风的流动轨迹整体为凸字型。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喷涂房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单元(203)包括若干通风腔和若干通风口,若干所述通风腔和若干所述通风口共同作用使得所述过滤单元组(200)内带有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海鹏张怀东邢希学张京军龚长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戴纳实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