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人行红绿灯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人行红绿灯
,具体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人行红绿灯。
技术介绍
[0002]在十字路口和车流量较大的地段均设有红绿灯,便于将人群和车辆进行分批疏散,避免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的产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红绿灯逐渐智能化,红绿灯也不仅仅用作指挥交通使用,现阶段所使用的只能红绿灯大多具有人脸识别功能,通常用于抓拍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群众和车辆,再将抓拍信息放置在公告栏以示警告,红绿灯智能化的同时红绿灯生产所需的成本也随之上涨;
[0003]现有技术中人脸识别的智能人行红绿灯在安装时通常直接固定在地表,在车流量较大的路段,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车辆避之不及容易与智能红绿灯本体发生碰撞,容易对智能红绿灯本体造成损坏,从而减少了红绿灯本体的使用寿命,耗费了大量的维修资金,增加了智能红绿灯本体的使用成本,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人行红绿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人行红绿灯。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人行红绿灯,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设有智能红绿灯本体(2),所述智能红绿灯本体(2)的前侧设有指示灯(21),所述智能红绿灯本体(2)的外部设有防护壳(3),所述防护壳(3)的前侧铰接有盖板(32),所述盖板(32)的前侧且与所述指示灯(21)相对应位置设有玻璃挡板(321),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且位于所述防护壳(3)的左右两侧及后侧的位置均设有滑动连接的缓冲板(4),所述缓冲板(4)与所述防护壳(3)之间设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减震弹簧(4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人行红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3)的内壁设有减震垫(33),所述减震垫(33)远离所述防护壳(3)的一侧与所述智能红绿灯本体(2)的外壁紧密贴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人行红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3)的前侧嵌设有密封垫(31),所述密封垫(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长浪,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惠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