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原铁路隧道辅助坑道装配式风渠式通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969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原铁路隧道辅助坑道装配式风渠式通风结构,属于隧道通风结构的技术领域,包括风渠隔板、支座和排水管;风渠隔板的两侧与二衬连接,包括矩形框架、拼接钢板和混凝土连接块;支座包括角钢、连接钢板及螺栓,两根角钢焊接,焊接角度按一根紧靠二衬、另一根满足风渠隔板横坡坡度设置,其中紧靠二衬的一根角钢预留化学锚栓安装孔,角钢通过螺栓与连接钢板连接;两个支座通过锚栓安装在二衬上,且倾斜设置;拼接钢板焊接在支座上;矩形框架的两侧焊接在拼接钢板上;排水管穿过矩形框架低位一侧的二衬,顶部进水口与过水通道连通,底部出水口与隧道排水边沟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丰富风渠式通风结构类型及高原隧道施工技术。工技术。工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原铁路隧道辅助坑道装配式风渠式通风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隧道通风结构的
,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原铁路隧道辅助坑道装配式风渠式通风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铁路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高原隧道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隧道设置长度也越来越长,需要设置辅助坑道进行施工,辅助坑道进入正洞后需要同时施工多个作业面,需实现多工作面长距离通风。针对高原独特的气候特点及隧道内高地温段落的存在,辅助坑道通风功能的设置则显得尤为必要,一种经济、高效的通风方式的选择,将极大的改善高原隧道洞内施工环境。高原隧道传统的风带式通风中存在风带易弯折、通风阻力大、漏风率高、风带损耗高、通风效率低等问题。而风渠式通风则是一种能够保证通风断面、漏风率极低的通风方式,避免了传统风带式通风中大量风带的损耗,是一种经济、高效的通风方式。但是目前关于风渠式通风结构的类型比较单一,选择过于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原铁路隧道辅助坑道装配式风渠式通风结构,以丰富风渠式通风结构类型以及高原隧道施工技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原铁路隧道辅助坑道装配式风渠式通风结构,包括风渠隔板、支座和排水管;风渠隔板的两侧与二衬连接,将辅助坑道分隔成上下两个风道,包括矩形框架、拼接钢板和混凝土连接块;支座包括两根角钢、一块连接钢板及两根螺栓,两根角钢焊接,焊接角度按一根紧靠二衬、另一根满足风渠隔板横坡坡度设置,其中紧靠二衬的一根角钢预留化学锚栓安装孔,两根角钢通过螺栓与连接钢板连接;两个支座通过锚栓安装在二衬上,且倾斜设置;拼接钢板焊接在同侧前后两个支座上;矩形框架的两侧焊接在拼接钢板上,与二衬之间设置有混凝土连接块,位于矩形框架低位一侧的混凝土连接块上设置有过水通道;排水管穿过矩形框架低位一侧的二衬,顶部进水口与过水通道连通,底部出水口与隧道排水边沟连通。
[0005]进一步地,矩形框架包括四根工字钢焊接围闭组合而成的外框,外框顶面沿着辅助坑道的横向等间距布置圆钢,圆钢与长边工字钢焊接且顶面齐平,外框和圆钢顶部点焊固定隔板钢板;矩形框架与拼接钢板点焊固定。
[0006]进一步地,两块矩形框架相邻角的两个支座的角钢相贴设置。
[0007]进一步地,支座中的角钢采用等边角钢。
[0008]进一步地,拼接钢板与同侧前后两个支座点焊固定。
[0009]进一步地,混凝土连接块由C20微膨胀混凝土浇筑而成。
[0010]进一步地,相邻两块矩形框架之间的横向间隙设置有水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胶。
[0011]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所述的高原铁路隧道辅助坑道装配式风渠式通风结构,是一种经济、
高效的新型风渠式通风结构,可以丰富风渠式通风结构类型以及高原隧道施工技术,后期维修费用极低,可作为运营通风道使用。与传统的风带式通风方式相比,通风断面稳定,通风量大,通风阻力小,漏风率极低,通风效率高,避免了风带损耗,可紧跟二衬施工,不影响施工车辆通行,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具有极其广泛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高原铁路隧道辅助坑道装配式风渠式通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矩形框架的安装俯视图;
[0015]图3为矩形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高原铁路隧道辅助坑道装配式风渠式通风结构施工时的布置图。
[0018]图中:1

排水管,2

隧道排水边沟,3

开关阀门,4

可行走台架,5

支座安装台,6

矩形框架,6.1

轻型工字钢,6.2

圆钢,6.3

隔板钢板,7

支座,7.1

角钢,7.2

连接钢板,7.3

螺栓,8

锚栓,9

拼接钢板,10

混凝土连接块,11

水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胶,12

二衬内轮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原铁路隧道辅助坑道装配式风渠式通风结构,包括风渠隔板、支座7和排水管1;风渠隔板的两侧与二衬连接,将辅助坑道分隔成上下两个风道,包括矩形框架6、拼接钢板9和混凝土连接块10;支座7包括两根角钢7.1、一块连接钢板7.2及两根螺栓7.3,两根角钢7.1焊接,焊接角度按一根紧靠二衬、另一根满足风渠隔板横坡坡度设置,其中紧靠二衬的一根角钢7.1预留化学锚栓安装孔,两根角钢7.1通过螺栓7.3与连接钢板7.2连接;两个支座7通过锚栓8安装在二衬上,且倾斜设置,以满足风渠隔板横坡坡度为准;拼接钢板9焊接在同侧前后两个支座7上;矩形框架6的两侧焊接在拼接钢板9上,与二衬之间设置有混凝土连接块10,位于矩形框架6低位一侧的混凝土连接块10上设置有过水通道;排水管1穿过矩形框架6低位一侧的二衬,顶部进水口与过水通道连通,底部出水口与隧道排水边沟2连通。
[0021]进一步地,矩形框架6包括四根工字钢焊接围闭组合而成的外框,外框顶面沿着辅助坑道的横向等间距布置圆钢6.2,圆钢6.2与长边工字钢焊接且顶面齐平,外框和圆钢6.2顶部点焊固定隔板钢板6.3;矩形框架6与拼接钢板9点焊固定。
[0022]进一步地,两块矩形框架6相邻角的两个支座7的角钢7.1相贴设置。
[0023]进一步地,支座7中的角钢7.1采用等边角钢。
[0024]进一步地,拼接钢板9与同侧前后两个支座7点焊固定。
[0025]进一步地,混凝土连接块10由C20微膨胀混凝土浇筑而成。
[0026]进一步地,相邻两块矩形框架6之间的横向间隙设置有水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胶11。
[0027]本实施例以川藏线双车道Ⅱ型的辅助坑道为例,详细说明高原铁路隧道辅助坑道装配式风渠式通风结构的施工过程。
[0028]1、测量预埋排水管点位
[0029]风渠隔板顶部设计1%横坡,在风渠隔板设计高度的低位一侧,沿着辅助坑道的纵向每间隔20m设置一处排水管1引流风渠汇水。二衬台车定位后,通过测量,在二衬台车面板上定出每处排水管1的顶部进水口设计标高,要求顶部进水口的最低点低于风渠隔板的顶面,保证风渠隔板上的水能流入排水管1中。
[0030]2、安装预埋排水管
[0031]根据测量点位,于二衬台车表面安装预埋φ100UPVC排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原铁路隧道辅助坑道装配式风渠式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渠隔板、支座和排水管;所述风渠隔板的两侧与二衬连接,将辅助坑道分隔成上下两个风道,包括矩形框架、拼接钢板和混凝土连接块;所述支座包括两根角钢、一块连接钢板及两根螺栓,两根角钢焊接,焊接角度按一根紧靠二衬、另一根满足风渠隔板横坡坡度设置,其中紧靠二衬的一根角钢预留化学锚栓安装孔,两根角钢通过螺栓与连接钢板连接;两个支座通过锚栓安装在二衬上,且倾斜设置;所述拼接钢板焊接在同侧前后两个支座上;所述矩形框架的两侧焊接在拼接钢板上,与二衬之间设置有混凝土连接块,位于矩形框架低位一侧的混凝土连接块上设置有过水通道;所述排水管穿过矩形框架低位一侧的二衬,顶部进水口与过水通道连通,底部出水口与隧道排水边沟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铁路隧道辅助坑道装配式风渠式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矩形框架包括四根工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胜马希平包烨明温辉张绍俊刘军华姜文涛高云龙李文灿李福林米瑞斌潘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