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调控围岩变形的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7084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调控围岩变形的支护结构,用于调控围岩变形的支护结构包括套管,在套管上设置圆弧形的腔室,且在每个腔室内填充连接球形气囊,腔室与气囊沿套管的轴向和周向分别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从而在套管上成排成列的相对于套管对称分布,气囊的其中一侧与相邻两个支护体系的管状件的连接处挤压接触,对连接处在周向上提供均匀的支撑力,同时气囊和腔室配合,在套管的轴向上进行支撑,再结合利用气囊本身的可变形特性,实现对连接处周围围岩变形的调控,避免影响连接处的连接稳固性,整个结构构造简单,安装方便,支护效果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调控围岩变形的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调控围岩变形的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松散土质、上软下硬、富水软弱和胀缩性土质等软弱破碎地质条件下修建隧道工程,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隧道围岩初期的变形和稳定性,将对隧道工程建设及其周边环境造成极其不利影响,严重者导致隧道围岩失稳破坏,危及工作者自身安全与建设的有序进行,隧道初期支护中,包括设立钢拱架等步骤,钢拱架尺寸大,多为分节段式的结构连接而成,因此会在隧道内侧形成多段的隧道围岩支护体系,且鉴于隧道断面形状,钢拱架部分位置存在曲率变化处,曲率变化处或连接处容易变形或受到破坏,因此需要进行连接加固,以增加抗变形能力,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在两段隧道围岩支护体系之间设置加固结构或缓冲结构,以此来提高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但这种方式对单段支护体系本身不具备加强支撑的作用,支护体系的变形问题还是没有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调控围岩变形的支护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两段隧道围岩支护体系之间设置的连接结构不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调控围岩变形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套管内具有轴向贯通的空腔,用于将两段相邻的支护体系的管状件连接处置于空腔内进行支护,套管的内侧壁上沿径向向外凸起形成圆弧形的腔室,腔室沿套管的周向对称设置有若干个且沿套管的轴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层,每个腔室内填充设置有一个圆形的气囊,气囊与对应的腔室的内壁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控围岩变形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内侧壁上还沿径向向外凸起且沿周向延伸设置有弧形孔道,相邻的两层腔室之间,弧形孔道的一端与上层的其中一个腔室连通、另一端与下层的且位于相邻列的一个腔室连通,所有弧形轨道的环绕方向一致,弧形孔道的半径小于腔室的半径,每个弧形孔道内分别填充设置有弹性带,弹性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云浩易中平张洪鹏杨夏睿吴双刘涛冉跃辉周招文梁劲松赵胜杰熊启云杨德煊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