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尘投料机的过滤除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8904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尘投料机的过滤除尘系统,包括:外壳,其为上下贯通的槽型结构;第一除尘系统,其内套在外壳的内侧并与外壳间形成气体通道;密封板,其设置在第一除尘系统的顶部,包括第一密封板,其沿进料口的外周设置并用于封闭同侧的气体通道的顶部;第二密封板,其位于进料口的另一侧并用于封闭同侧的第一除尘系统的顶部;第二除尘系统,其位于第一除尘系统内部并通过安装孔固定在第二密封板上;除尘风机,其封闭气体通道和第二除尘系统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过滤除尘空间的周向和中部分别设置第一除尘系统、第二除尘系统,两者共同作用对粉尘进行吸附和过滤,增大了除尘系统与粉尘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了除尘效率和除尘效果。效率和除尘效果。效率和除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尘投料机的过滤除尘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除尘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无尘投料机的过滤除尘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无尘投料机可将投料时产生的物料粉尘等与人体、相关设备进行有效隔离,其中,过滤除尘系统对有效隔离粉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在进料口顶部设置过滤器和除尘风机,在除尘风机作用下,进料仓内产生负压,将粉尘吸到过滤器内与物料分离,达到除尘的目的。常见的过滤器为单个或多个滤芯结构,其设置在进料仓中部用于吸附并过滤粉尘,但一次性投料太多或物料产生粉尘量较大时,单滤芯结构存在过滤效率低下,粉尘过滤不及时,粉尘反向喷出进料口对工作人员、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多滤芯结构虽然能够提高过滤和吸附效率,但占用了大量的进料仓空间,不利于物料和粉尘的有效、快速分离,不适用于在小型投料机中应用,且设备成本较高。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无尘投料机的过滤除尘系统,在保证粉尘分离效果的同时提高除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尘投料机的过滤除尘系统,通过在过滤除尘空间的周向和中部分别设置第一、第二除尘系统,两者共同作用对空间内的粉尘进行吸附和过滤,在不改变无尘投料机原有空间体积的条件下合理增大了除尘系统与粉尘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了除尘效率和除尘效果。
[0005]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无尘投料机的过滤除尘系统,包括:
[0006]外壳,其为上下贯通的槽型结构,所述外壳上部的一侧设有进料口;
[0007]第一除尘系统,其沿周向内套在所述外壳的内侧并支撑在无尘投料机的筛分系统的顶部,所述第一除尘系统与所述外壳间隔设置并沿所述外壳的内周形成气体通道;
[0008]密封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除尘系统的顶部,所述密封板包括第一密封板,其沿所述进料口的外周设置并设置为用于封闭同侧的所述气体通道的顶部;第二密封板,其设置在与所述进料口相邻的另一侧并设置为用于封闭同侧的所述第一除尘系统的顶部,所述第二密封板的中部设有安装孔,其与所述第一除尘系统的内部连通;
[0009]第二除尘系统,其位于所述第一除尘系统的内部并通过所述安装孔固定在所述第二密封板上;
[0010]除尘风机,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密封板的顶部并封闭所述第二密封板周围的气体通道的顶部和所述第二除尘系统的顶部。
[0011]优选的是,所述无尘投料机的过滤除尘系统,无尘投料机的进料板设置在所述进料口处,所述进料板倾斜向下设置并封闭所述第一密封板与所述第二密封板的间隙,所述
进料板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密封板的顶部铰接。
[0012]优选的是,所述无尘投料机的过滤除尘系统,所述气体通道的底部与所述筛分系统连通。
[0013]优选的是,所述无尘投料机的过滤除尘系统,所述第一除尘系统包括多个过滤板,其沿所述外壳的内周连续设置并形成闭环结构,任一过滤板竖直设置且不与所述进料口重合,所述过滤板与所述筛分系统的顶部可拆卸连接。
[0014]优选的是,所述无尘投料机的过滤除尘系统,所述第二除尘系统包括除尘滤筒,其顶端与所述安装孔卡接固定,底端竖直向下伸入所述第一除尘系统的内部。
[0015]优选的是,所述无尘投料机的过滤除尘系统,所述除尘风机包括多个第一出风口,其沿所述第二密封板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除尘风机的底部,任一第一出风口与同侧的所述气体通道连通;第二出风口,其与所述第二除尘系统对应设置在所述除尘风机的底部,所述第二出风口通过气管与所述第二除尘系统的内部连通。
[0016]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通过在过滤除尘空间的周向和中部分别设置第一除尘系统、第二除尘系统,两者共同作用对空间内的粉尘进行吸附和过滤,在不改变无尘投料机原有空间体积的条件下合理增大了除尘系统与粉尘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了除尘效率和除尘效果,能够适用于一次性投料量大、物料产生粉尘量较大、无尘投料机大小受限等多种工作环境,适用范围广。
[0018]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无尘投料机的过滤除尘系统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无尘投料机的过滤除尘系统(未安装除尘风机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除尘风机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外壳;2、进料板;3、除尘滤筒;4、过滤板;5、气体通道;61、第一密封板;62、第二密封板;7、除尘风机;71、第一出风口;72、第二出风口;73、密封圈;8、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5]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
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无尘投料机的过滤除尘系统,包括:
[0027]外壳1,其为上下贯通的槽型结构,所述外壳1上部的一侧设有进料口;
[0028]第一除尘系统,其沿周向内套在所述外壳1的内侧并支撑在无尘投料机的筛分系统的顶部,所述第一除尘系统与所述外壳1间隔设置并沿所述外壳1的内周形成气体通道5;
[0029]密封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除尘系统的顶部,所述密封板包括第一密封板61,其沿所述进料口的外周设置并设置为用于封闭同侧的所述气体通道5的顶部;第二密封板62,其设置在与所述进料口相邻的另一侧并设置为用于封闭同侧的所述第一除尘系统的顶部,所述第二密封板62的中部设有安装孔,其与所述第一除尘系统的内部连通;
[0030]第二除尘系统,其位于所述第一除尘系统的内部并通过所述安装孔固定在所述第二密封板62上;
[0031]除尘风机7,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密封板62的顶部并封闭所述第二密封板62周围的气体通道5的顶部和所述第二除尘系统的顶部。
[0032]上述技术方案中,外壳1为无尘投料机整体外壳1的一部分(用于过滤除尘系统的部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外壳1继续向下延伸为筛分系统提供相对封闭的工作空间,筛分系统与过滤除尘系统的工作空间通过筛板/筛网分隔,第一除尘系统可设置在筛分系统的支架等固定结构上,第一除尘系统与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尘投料机的过滤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其为上下贯通的槽型结构,所述外壳上部的一侧设有进料口;第一除尘系统,其沿周向内套在所述外壳的内侧并支撑在无尘投料机的筛分系统的顶部,所述第一除尘系统与所述外壳间隔设置并沿所述外壳的内周形成气体通道;密封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除尘系统的顶部,所述密封板包括第一密封板,其沿所述进料口的外周设置并设置为用于封闭同侧的所述气体通道的顶部;第二密封板,其设置在与所述进料口相邻的另一侧并设置为用于封闭同侧的所述第一除尘系统的顶部,所述第二密封板的中部设有安装孔,其与所述第一除尘系统的内部连通;第二除尘系统,其位于所述第一除尘系统的内部并通过所述安装孔固定在所述第二密封板上;除尘风机,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密封板的顶部并封闭所述第二密封板周围的气体通道的顶部和所述第二除尘系统的顶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尘投料机的过滤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无尘投料机的进料板设置在所述进料口处,所述进料板倾斜向下设置并封闭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曦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跃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