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处理藻类的一体化高效臭氧气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8900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藻类的一体化高效臭氧气浮装置,包括溶药罐、气浮系统和臭氧发生系统;溶药罐通过管路连接气浮系统;气浮系统包括臭氧反应罐和清水箱;臭氧反应罐连接清水箱;臭氧反应罐顶部连接排渣管并设置第一电磁阀;臭氧反应罐的内部设置内筒柱体和隔罩;内筒柱体内部设置布水器和微孔曝气头;隔罩罩于内筒柱体上部、下端开口,顶部连接排渣管并设置第二电磁阀;臭氧发生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溶气泵和溶气罐;溶气泵连接清水箱;溶气罐连接微孔曝气头。该装置型一体化、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洁,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可进行终端自动控制,节省了人力和装置成本,同时对藻类物质去除效率高,处理效果高效稳定。处理效果高效稳定。处理效果高效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处理藻类的一体化高效臭氧气浮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处理藻类的一体化高效臭氧气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2020年,国内开展营养状态监测的110个重要湖泊(水库)中,轻度富营养状态占23.6%,中度富营养状态为4.5%。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不容忽视,湖库水富营养化造成了严重的藻类水华现象,从而致使水体产生嗅味、藻毒素、消毒副产物等水质问题。此外,大量的藻细胞会释放出藻源有机物,在水处理消毒过程中不仅会生成卤代甲烷和卤代乙酸等具有“三致”作用的含碳消毒副产物,还会生成很多含氮消毒副产物,对供水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由于藻细胞具有比重小、高负电荷、高稳定性等特点,在水中难于下沉,传统混凝沉淀工艺很难将其有效去除,易对水厂各工艺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除藻效率亟待提升。
[0003]在藻类物质的去除方法中,各种各样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单一的技术都存在着不同的缺陷,如操作不便、浪费经济资源、不易大范围使用和投药量过大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臭氧气浮工艺将传统气浮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处理藻类的一体化高效臭氧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溶药罐、气浮系统和臭氧发生系统;所述溶药罐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气浮系统,管路上依次设置进水泵、进水调节阀和流量计;所述气浮系统包括臭氧反应罐和清水箱;所述臭氧反应罐的顶部为尖顶状,从顶部通过管路连接排渣管,管路上设置第一电磁阀;所述臭氧反应罐的内部设置内筒柱体和隔罩;所述内筒柱体下端固定在臭氧反应罐底部,内部设置布水器和微孔曝气头,所述内筒柱体上端开口扩展成喇叭口;所述布水器通过管路连接流量计;所述隔罩固定于所述臭氧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立平王晓波郑振魁王永磊孙文韬王兴林薛洁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