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诺基亚公司专利>正文

一种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848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天线,其具有多个谐振频率,并且其包括:馈电点;接地点;以及天线轨迹,该天线轨迹在馈电点和接地点之间延伸,并且该天线轨迹依次包括第一小环、大环和第二小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天线轨迹延伸通过第一U形小环代替第一方向上的天线轨迹,接着天线轨迹延伸通过大的U形环代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天线轨迹并且天线轨迹延伸通过第二U形小环代替第一方向上的天线轨迹。可使用桥接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射频天线,并且特别是适于用在例如移动蜂窝电话的多频带手持便携式蜂窝无线终端中的天线。
技术介绍
平面倒置F型天线(PIFA)广泛用作例如移动蜂窝电话的手持便携式无线通信终端的内部天线。然而,PIFA需要天线安装在距离地平面6mm之上,因为PIFA带宽与该间隔距离成比例。如果天线元件高出地平面的高度被减小,则带宽减小并且天线无法充分覆盖EGSM(或UGSM)带宽。通常PIFA需要高出6mm的高度以获得充分的带宽并对EGSM有效。如果高度减小到6mm以下,则PIFA无法充分覆盖EGSM带宽。如果PIFA高度增加,则带宽增加并且天线能够充分地覆盖USGSM和EGSM带宽,但天线占用的体积将增大。这在例如移动蜂窝电话的手持便携式蜂窝无线终端中不是期望的。因此期望提供一种低轮廓、多频带天线。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天线,其具有多个谐振频率并且其包括地平面;馈电点;接地点;以及天线轨迹,该轨迹平行于地平面,在馈电点和接地点之间延伸,并且该天线轨迹依次包括第一小环、大环和第二小环。当与PIFA比较时,这样的天线可具有在天线轨迹的平面和地平面之间减小的间隔距离(3-4mm),并且产生足够的带宽并在EGSM带宽处有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天线,其具有多个谐振频率并且其包括馈电点;接地点;以及天线元件,在馈电点和接地点之间延伸并形成第一环和第二更大的环,其中第一环的第一部分和第二环的第一部分包括电并联的物理上隔开的天线轨迹,其中第一环的第二部分和第二环的第二部分包括第一共享天线轨迹,并且其中第一环具有第一谐振频率而第二环具有第二谐振频率,其中第二谐振频率大于第一谐振频率。这样的天线可具有天线轨迹平面和地平面之间减小的间隔距离。附图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另外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天线,其至少具有第一谐振频率和第二谐振频率,并且其包括馈电点;接地点;以及一种元件,该元件在馈电点和接地点之间延伸并且形成具有第一谐振频率的第一环,桥接元件,在第一环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用以形成具有第二谐振频率的第二更小的环,其中第一谐振频率大于第二谐振频率。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且理解如何实施本专利技术,将仅通过示例针对附图做出参考,其中图1示出多频带无线天线;图2示出一种可选的多频带无线天线;图3示出一种可选的多频带无线天线;图4A和图4B分别示出图1和图3中所示天线的插入损耗;图5示出图3中示出的多频带天线的一种变形;图6示出包括多频带天线的无线收发器设备。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具有多个谐振频率的天线10,该天线包括馈电点14;邻近接地点的接地点16;以及天线轨迹(track)12,其平行于地平面2、在馈电点14和接地点16之间延伸,其按顺序排列包括第一小环20、大环40和第二小环30。天线轨迹12延伸通过第一U形小环20代替(displace)第一方向上的天线轨迹,接着天线轨迹12延伸通过大的U形环40代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天线轨迹并且天线轨迹12延伸通过第二U形小环30代替第一方向上的天线轨迹。图1示出具有如图4A中所示的两个谐振频率的多频带无线天线10。首先,较低的谐振频率具有覆盖USGSM和EGSM频带(824-960MHz,在频带的边缘具有2的电压驻波比)的带宽,而其次,较高的谐振频率具有覆盖DCS和PCS频带(1710-1990MHz,在频带的边缘具有2的电压驻波比)的带宽。天线包括单个的天线轨迹12,该天线轨迹位于与地平面1隔开3-4mm高度的单个平面内。在图中包括并使用x-y坐标系统,下面将参照矢量(x,y)描述天线形状。通常衬底的层位于天线轨迹和地平面1之间,地平面用作天线框。天线轨迹12依次包括在馈电点14和接地点16之间的第一小U形环20、大U形环40和第二小U形环30。大U形环40在第一小U形环20和第二小U形环30之间折回,因此跨过并包括它们。轨迹12具有在馈电点14处的末端和接地点16处的末端。轨迹14从馈电点14沿方向(0,-1)延伸,在点A处沿直角右转并沿方向(-1,0)延伸到点B,在此处它又一次沿直角右转并且沿方向(0,1)延伸到点C。轨迹的该部分形成具有矩形底部的U形的第一小环20。第一小环20具有两个平行的侧部分(左侧部分22和右侧部分24)以及底部部分26。这些部分的总的合并长度,即沿轨迹12的馈电点14和点C之间的距离是L1。在点C处,轨迹14做出转向并从点C沿方向(0,-1)延伸到点D,此处它沿直角左转并且接着沿方向(1,0)延伸到点E,此处它又一次沿直角左转并沿方向(0,1)延伸到点F。轨迹12的该部分形成大环40,其具有矩形底部的U形。大环40具有两个平行的侧部分(左侧部分42和右侧部分44)以及底部部分46。这些部分的总的合并长度,即沿轨迹14的点C和点F之间的距离是L2。左侧部分42具有长度T1并且平行于第一小环20的左侧部分22伸展,同时在它们之间具有小的固定间隙2。底部部分46具有长度T2并且平行于第一小环20的底部部分26伸展,同时在它们之间具有相同的固定间隙2。右侧部分44具有长度T3,T3与T1相等。在点F处,轨迹做出转向并且沿方向(0,-1)延伸,在点G处沿直角右转并且沿方向(-1,0)延伸到点H,此外它又一次沿直角右转并且沿方向(0,1)延伸到接地点16,该接地点16相邻于接地点14。天线轨迹12的该部分形成第二小环30,该小环具有矩形底部的U形。第二小环30具有两个平行的侧部分(左侧部分32和右侧部分34)以及底部部分36。这些部分的总的合并长度,即沿轨迹13的点F和接地点16之间的距离为L3。底部部分36平行于大环40的底部部分46伸展,同时在它们之间具有固定间隙2。右侧部分34平行于大环40的右侧部分44伸展,同时在它们之间具有固定间隙2。左侧部分32平行于第一小环20的右侧部分24伸展,同时在它们之间具有1-3mm小的固定间隔。间隙2具有大约1-2mm的固定宽度。沿环20的长度L1的第一小环20的轨迹宽度W1是固定的。沿环30的长度L3的第二小环30的轨迹长度W3是固定的并且与W1相同。大环40的轨迹12的宽度W2大于W1并且是沿它的长度L2固定。在表示的例子中,无线天线10的尺寸是45mm(C到F)(D到E)以及18mm(C到D)(F到E)。宽度W1大致是1.5mm到2.5mm,则宽度W2大致是5mm到7mm。在本例中,第一小环20、第二小环30和大环40都定位于同一个方向,同时小环的底部部分26、36平行于大环40的底部部分46的连续部分并从那里由间隙2隔开。天线10基本上是对称的。其具有沿线X-X的基本反射对称。另外,长度T1等于T2并且L1等于L3。第一小环20位于线X-X的一侧而第二小环30位于另一侧。大环40跨过并由线X-X截开。在这个具体的例子中,大环40的长度L2大致等于第一小环20和第二小环30的长度的总和(L1+L3),即,L2=L1+L3。大环的基底部分46的长度(L2)大致是左侧部分42的长度(T1)的两倍,即,T2=T1+T3。在较低的频率处(例如大约900MHz的频率),天线10操作为环形天线。该天线具有谐振频率使得它的相应波长λlowf等于轨迹12的总长度的两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线,其具有多个谐振频率,并且其包括:    地平面;    馈电点;    接地点;以及    天线轨迹,该轨迹平行于所述地平面,在所述馈电点和所述接地点之间延伸,并且该天线轨迹依次包括第一小环、大环和第二小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国忠
申请(专利权)人:诺基亚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I[芬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